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吾来此世开大道 > 九十五【泰山之重 狐黄白柳】

吾来此世开大道 九十五【泰山之重 狐黄白柳】

作者:黄梁梦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求票,求赏,二章合一章】

当夜,整个午山腰上,十余院舍,亭阁,廊庭之间,灯火通明。

数十灯笼,蜡烛,油灯,在这乱世之中,显然是极为奢侈的。

中庭正当中,一张台案,两边太师椅,钟七坐于上首,贾清风落侧坐。

底下几个年轻道人,领着四五个道童,手托木盘,上盖红绸,一齐朝上首两人作揖礼拜。

“怎么就这几人,其他人呢?”见这堂中几个道人,与原先数十大小道士相差甚远,钟七有些疑惑道。

贾清风眼神微沉,转瞬之后,若无其事的笑道:“前些天下山去了,有去采买的,还乡的,走亲的,余下的都在这儿了…”

“喔…”

钟七点点头,把疑惑压在心底,也不再多言。

随即祝玉遐,张笃二人,先后走入堂中,朝上首礼拜三匝,叩首九次,奉三花,五果,金籽,玉珠,等等礼物,钟七挥挥手,一旁道童将之收下。

堂下二人又递上拜师茶,恭声道:“弟子,拜见师尊…”

钟七抿口茶水,便算是收下二徒,道:“贫道我的好友甚少,也不及请他们观礼,咱自己小办一场,都乐呵,乐呵就成…”

下面人都是笑笑,颔首同意,却没人开口插话,钟七伸手抚过下首二徒顶上,笑道:“入我门下,持戒受律,约束德行,潜心学道,不骄不躁…”

“谨记师尊教诲…”祝,张二人叩首应诺。

“玉遐,你为吾门下大弟子,按法脉字辈,为师与你取个法名,叫承云,如何?”

祝玉遐叩首道:“谢师尊赐法名…”

钟七颔首道:“内有法名,以传辈分,外有道号,以承道统,贫道观你丰姿俊逸,有前古羽士之风,心若仙台一尘不染,磊落光明,你的道号,便叫玄都,如何?”

“玄都者,仙人之宫室也,以此为名,表承道登仙之志,弟子叩谢…”祝玉遐是个博通佛道经义,又有文采的,闻言欢喜非常,又叩头道。

钟七见这边张笃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家,便道:“你本为我道家,又转释门,后又归入贫道门下,算是佛道精通,根基夯实,以承子辈,你的法名,就叫承道吧?”

“谢师尊赐…”张笃叩首道。

钟七颔首微笑,打量张笃一阵,略微思索片刻,又道:“你相貌奇古,不似今人,仙风道骨,根性深厚,倒像是古之洞天仙客,道号就叫太华,如何?”

“太华,乃天北第一高峰,接天摩云,直冲霄汉,有临云之志,亦表成仙,妙,妙,妙…”

张笃是个嘴笨的,想不出甚妙玉能夸赞师父会取名,气氛一时沉静,好在一旁有长袖善舞贾清风,抚掌称赞道。

“谢师尊…”

四下诸道,亦是抚掌称妙,张笃忙叩首称谢道。

钟七又勉励二人几句,随后便大手一挥道:“先开席,边吃边聊…”

诸人亦是心喜,当下各按辈分,真传坐一桌,别传坐一桌,各自对饮。

几个童儿就比较惨,在一旁端茶倒水,侍奉诸师,得等诸位道长,二位祖师,吃过之后,才能上席。

贾,钟二人独坐一案,菜也最好,席上是四热四凉,配上三苦一温的道家延寿菜。

四热四凉,鸡鸭鱼肉自是不表,那三苦一温,却是苦黄精,焯黄莲,伴曼青,煮罗藤,皆是道人保青春,延寿数之物。

钟七一见这些,不由称赞道:“师兄有心了…”

“师弟你在山中炼气,不食俗物,往常端来鸡鸭鱼肉,也不见你吃,想来时休谷绝粮。

索性这些皆是山中草药,不染红尘,亦不算五谷,是专门给师弟你准备的…”

却是贾清风知道,钟七住在洞中,日常炼法须得斋戒沐浴,长久如此,有避谷休粮,不食五谷的习惯,遂专门着小道人安排了这些。

钟七颔首点头,抬筷子夹了草药下酒,与贾清风对酌几杯,叙些旧事。

不多时,祝玉遐,张笃二人轮番上来,给师父,师叔敬酒,满堂诸人,亦是吃喝嬉闹,互相打趣。

唯有贾清风,似有些淡淡愁绪,一直强打精神,把持笑颜,待众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告声罪,便匆匆走了。

钟七一直看在眼里,见师兄不说,便并未多言,此时见他落寞走了,忙与大众道:“小的们,吃好喝好,贫道不胜酒力,就先去歇着了…”

“师尊慢走…”

“祖师且去吧,不必管我等…”

堂中众道都是脸色陀红,闻言不顾着礼节,醉熏熏摆手道。

唯有祝玉遐,张笃俩人要跟过来搀扶,被钟七挥退,着他二人自去玩耍,随即一路朝主持院中而去。

到贾清风屋外,见里面黑嘁嘁也未点灯,钟七敲了敲门,叫道:“师兄…”

“进来吧…”

不久,窗内泛起昏黄灯光,钟七推门进去。

见贾清风趺坐榻上,钟七肃然道:“师兄,可是有甚心事儿?”

贾清风嘴唇动了动,却只是摇摇头,道:“没什么,只是想起老师父罢了,师弟随意坐吧。”

“贫道初下山时,就发觉气氛不对,观中数十道人少了大半,不可能都下山去了,余者几人,神色嘁嘁,眼露悚然…”

钟七坐在一旁,紧紧盯着贾清风道:“倒底有何事,师兄不必瞒我,贫道有阴兵耳报神,若要细查,你也瞒不住…”

贾清风闻言苦笑,摇头叹道:“早就知道师兄法眼,怎能瞒过,却是近月来,观中生了怪事…”

“哦…是有邪祟?”

“不错,这事儿最开始发生时,师弟还未回山,当时早课,诸人发现平常敲锣的承宣未至,便禀报于我。

我等本以为是他睡过了,也未管他,不料随后两天,承宣也没过来,我才领人去找,最后在其房中,才发现承宣早已死于榻上。”

贾清风说着,面露悚然道:“随后每隔几日,观中便要失踪一人,随后才在卧房,柴房,经堂等少有人去的地方发现。

而这些死去的道人,无一例外,都是赤身**,神情欢愉,四周尽是**,如同脱阳滑精而死…”

钟七闻言,腾得一下,站起身拍案喝道:“观中出这么大的事儿,月余时间,死者不下十数人,师兄,你为何不与我言说,若我不问,还打算一直瞒下去么?”

面对钟七的喝问,贾清风目露悲伤道:“师弟,那都是我的徒儿啊,他们死了,我如何不悲,不想让你查个清明,与他们报仇?

只是你自回山之后,急匆匆便闭关去了,此后一心修行,要参悟**,我怕以此事相告,反而乱了师弟心境,不能一心参法,才一直忍痛,不敢来搅扰…”

“大争之世,天下高人辈出,谁道行高一筹,谁就有成仙了道之机,将余者踩在脚下,师弟的时间比我们的命贵,不能丝毫耽搁,叫师弟落后于人…”

“想比于这些弟子,包括师兄我,都算根性浅薄之辈,无成仙了道之机,纵是牺牲性命,那又如何?

只要师弟你修成**,不落于天下高人之下,便能将我等道统发扬光大,如此,我等死而无憾矣…”

贾清风眼中含泪,随即又道:“一切罪过,皆在贫道,与其他人无关,愧疚,自责,皆由贫道担之…”

看着贾清风鬓角,不知何时已添丝丝白发,钟七心下微酸,一切想要指责,怪罪的话,到了嘴边,再也说不出口。

反而不觉间,已经眼眶湿润,忙负手背过身去,掩饰神情,冷声道:“若我不问,师兄还打算瞒我多久?”

“本想你一下山,便要告诉你的,只是师弟门下新添弟子,我门中传承不绝,算是喜日,大家都开开心心,便准备明天,后天,再与师弟讲明…”贾清风低头道。

话至如此,钟七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再也说不出口,反而心中如山岳般沉重。

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邪祟鬼怪,而是一门,一宗之重。

从老庙主陈空山,贾清风,到伏魔宫翘首以盼的众弟子,外出筹化法财的承法,承泽等人,无一例外,都在竭尽所能,搜刮资源,殷切的在供养自家一人。

屋中两人都是低头不语,气氛沉寂。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才整理思绪,恢复正色,对视一眼,皆知当务之急,还是要将妖邪拿住,才谈后事。

钟七才沉声道:“除了浑身**,滑精脱阳外,死者还有甚特征,观中可还有什么异常?”

贾清风凝神沉思许久,回忆道:“都是死于夜间,悄悄的没有异常声响,亦无苟合淫秽之声,一般至白日才被众人发现,死者神情欢愉…”

钟七暗自思索道:“按师兄所言的情形来说,明显属于有采阴补阳的妖邪。只是不知是鬼,还是精,如今天地灵机复苏不久,鬼物虽然法力增长极快,但一般鬼怪不能接触物质。

没到恶鬼界限,也不需要幻化少女,少男,去迷惑凡人,吸取阳精练功,除非观中生有厉鬼。但观中有阴兵行营镇压,这种可能性不大。

反倒是精怪通灵,除了帝流浆或是接触人类,道经之外。要想省却积年修行,便得吸人阳精,才能进境飞快。

虽然目前这天下得道精怪的可能不多,但精怪之类,有肉身躯壳依附元神,可以昼出夜伏,能避开阴兵抓捕,反而可能性最大…”

想到此处,钟七问道:“最近这观中屋角瓦檐处,可见了狐,鼬,黄皮子,长虫,刺猬之类,常期出现,形迹诡异的?”

“这…”

贾清风回忆一阵,道:“这倒不曾有,观中又不养鸡犬,狐(狐狸),黄(黄鼠狼),柳(蛇),灰(刺猬)等皆在山中,多年不曾见矣。

倒是老鼠么,有十好几窝,常在殿中偷喝香油,扯些谷种去吃,我等不厌其烦,奈何鼠类洞窄,处于墙缝,地洞之下,也拿它们没法子…”

“如此来说,可能便是鼠鼬之流,在我观中偷喝香油,又听我等讲经说法,久而通灵得道了…”贾清风略一思付,也明白钟七意思,于是猜测道。

却是飞禽走兽中,常见最易修成变化,通灵得道的,不外呼狐精,蛇精,刺猬精,黄鼠狼,老鼠精等五类。

甚至有的修成元神,便自谓仙人名号,称狐,黄,白,柳,灰等五仙。

其中有一心求道的,在人间寻找弟子,换作弟马,这些弟马开堂之后,供奉它们,若有人生怪病,有妖邪,鬼怪作祟,便能请五仙上身,捉妖拿怪,一方面能享受香火,也能积累功德,早日成仙。

当然,这种只是少数,如同万千妖精,才出一个“白素贞”一般。

更多的,却都爱走捷径,行了邪道,道行浅的,幻化美女,俊男,去勾引凡人*****之后,吸人阳精修行。

道行深的,甚至据山画地,自成一族,点化无数子孙,充做小妖,自谓妖王,妖仙。

钟七摇摇头,没有否定,也没有赞同,沉吟道:“是精怪作祟,还是鬼神害人,待贫道出元神一观,便见分晓…”

转而见窗外月色当空,钟七趺坐蒲团,朝贾清风道:“师兄你将我肉身看住,莫使人来动我,我出元神探查法界诸天…”

贾清风郑重点头,将四下门窗禁闭,转而从床榻下掣出一柄宝剑,清光艳艳,寒芒四射,坐在钟七面前四下看顾。

却是这观中原本五人,老庙主陈空山,贾清风,皆习有武艺,只是贾清风的武艺相对钟七而言,比较蹩脚而已。

不过防备些霄小之辈,却是够的,钟七双目微阖,存神运气,伸手将发髻一抚,身子囫囵靠在榻边,将头垂下。

贾清风见此,伸手一探,见其呼吸心跳俱无,如死去一般,不由大是惊异。

忽而有所觉,转头望去,却见一缕真光,自钟七卤门腾起,借月光一照,显化一尊仙人,立于身前。

“师兄稍待,贫道去矣…”

贾清风呆呆看去,那仙人稽首一礼,随即摇身一晃,化作一缕青烟,自窗户缝隙飞出院外,转瞬不见踪迹。

“这…这…今日才见师弟**耶…”

许久之后,贾清风才反应过来,愕然的喃喃几句,随即拔剑四顾,紧紧护持钟七肉身。

然而实际上,在凡人看不见的法界中,主持院外,十余猖兵,持戈弄枪,为主公巡游护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