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学》杂志的特派记者,勒布朗-简森是有些高傲的,他的工作能让他高傲的起来--世界各大科学院的研究员,世界各个顶级学府的教授,在科学、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大人物,这些都是他的采访对象。
在采访的过程中,这许多科学界的大人物都是很谦虚,很配合采访工作,其中许多人在科学界很有名气,在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实知道的人并没有多少,所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增加名气。
正因为如此,简森无论到哪里都很受欢迎,他也习惯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简森认为,被采访对象就会以最积极的态度配合采访工作,因为《科学》杂志的平台,是他们增加名气最好的方式。
《科学》杂志,在新闻娱乐界名不见转,普通人也很少接触这样的专业性杂志,但它却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也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
1880年,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杂志,14年后,这份杂志成为了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
每一年《科学》杂志都会发行51期,每周一期的专业性学术杂志,在全球的发行量居然超过了150万份,这项数据就足以证明《科学》杂志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影响力。
正因为有这种影响力,全世界的科学人士都希望能登上《科学》杂志的版面。
所以简森才会如此高傲,他认为,即便自己态度不像其他记者那样好,也根本不算什么。这一次的采访工作,他就是抱着这种心里来的,他也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中国年轻人的。被《科学》杂志提名为‘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家’,这是《科学》杂志给出的巨大荣誉。这个年轻中国人肯定应该最积极的配合采访工作。
于是在米德尔斯堡,索斯盖特下课的呼声就很高了。
更关键的是,这个时间段,米德尔斯堡俱乐部很难找到临时接管球队的替代者,结果索斯盖特一直呆在主帅位置上不动。
和曼城比赛时,索斯盖特仍旧稳稳的担任米德尔斯堡主帅,米德尔斯堡也依旧稳稳的担任‘英超末流球队’职位,然后这场曼城主场迎战米德尔斯堡的比赛就可以想象了。
6:0,全场毫无悬念。
面对进攻上取得强势压制的曼城,米德尔斯堡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到了下半场,他们甚至连进攻都提不起劲,全力防守的防线,却一次次被曼城攻破,结果这成为了一场让米德尔斯堡记忆深刻的比赛。
直到比赛结束,曼城还有很多球员感觉意犹未尽。
“真可惜,我没进球!”大卫-席尔瓦就感觉非常遗憾,球队进了六个球,其中却没有他一个,“还是尼古拉运气好。”
阿内尔卡在比赛里进了三个,完成了个人本赛季在英超的第一个帽子戏法,也就此成为了全场最佳球员,赛后他笑的嘴都没办法合拢。
凭借这一场比赛的三个进球,他在联赛的进球数也达到了7个,和达伦-本特以及效力于布莱克本的麦卡锡并列英超射手榜第一位。
同时,阿内尔卡在欧洲冠军联赛还有两个进球,在进球数字上,他已经成为球队名副其实的当家射手。
另外,高兴的还有伊万-克鲁和达伦-本特,两人都有一个进球。
伊万-克鲁在上一场比赛还担心自己的‘进球荒’,没想到这一场,利用一次斜插上的机会,就直接打破了进球荒,虽然只是一个进球,但有一个就能有第二个,赛后他的心情相当不错。
达伦-本特则是凭借这个球,追平了麦卡锡的进球数,虽然他只能是球队的‘第二’射手,但他有进球数做保证,球队也给他足够的出场时间,对现在的情况,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最后一个进球则属于莫瑞斯,作为一个中场组织核心,他在联赛的进球数也达到了4个。
对莫瑞斯来说,进球其实不算什么,即便没有进球,球队也没有人能撼动他的地位,他是球队的核心,最重要的工作是还是组织进攻,比起进球来说,他更喜欢助攻队友去进球。
无论如何,这场比赛对曼城是非常完美的。
赛后万胜也显得很高兴,他夸奖了一众球员,随后特别提到了伊万-克鲁,“我很高兴他能进球。我不喜欢‘进球荒’这个词,但之前他确实一直没有进球,现在有了进球,我相信之后的比赛,他的心态会更好,状态也会更好。”
然后他谈到了阿内尔卡和达伦-本特,经过这场比赛,再联想两人的进球数,很多媒体对于达伦-本特只能作为‘二号射手’其实是有些遗憾的,对此万胜表示说,“达伦是个天才,尼古拉也是,但尼古拉比达伦强的地方在于他的经验更丰富。但实际上,我们的锋线并不存在‘不公正’的问题,因为我们理论上只有他们两个前锋,而我们需要三线作战。”
这也是达伦-本特有足够出场时间的原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