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我要做皇帝 > 第六百三十四节 新学派(3)

我要做皇帝 第六百三十四节 新学派(3)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7 08:42:43 来源:小说旗

倘若这许九真的仅仅只是一个跨过贩奴走私集团的老大。

那么,刘彻根本无需亲自来见他。

更别说,搞的这么神秘了。

真正使刘彻动心的——是他最近捣鼓出来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民富》。

看上去,只是一个虽然有些偏离主流,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书名。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那些先贤们几乎探讨过了所有可能的道路。

其中,管仲、孔子、孟子都曾经探讨过富民的问题。

甚至孟子还提出了‘民为重,君为轻’这样大逆不道不和谐的口号。

只是,这本《民富》里的说法,却跟孔孟管仲伊尹等人的论著,都大不相同。

虽然其中依然有着很多儒、黄老学派的陈词滥调。

但却用了一种辩证的方法来阐述问题。

在这本书的第一篇《本末》中,就很辩证的探讨了士农工商的本末问题——对农民:农桑为本,游业为末;对工匠:致用为本,巧饰为末;于商人:流通为本,居奇为末。

虽然这本书里的理念,还显得相当稚嫩,论述问题的方法,也有些相互矛盾。

但仅仅在这个方面来看。

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是一种升华,一种进化!

要知道,在这之前,无论儒法黄老,对待本末问题的态度都是死板而僵硬的。

基本都是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农业高。

如此一来,至少两三个月内,许九和他背后的那个人以及《富民》这本书应该不会出现在董仲舒的视线内。

要知道,以毛笔抄录五百遍《论语》《礼》《诗》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这可不是后世小学生完成老师作业,字迹可以潦草,纸面可以污染。

必须是字正清晰,卷面整洁。

想了想,刘彻决定给褚大增加点难度,于是对剧孟吩咐道:“命人告诉褚大,只能以竹简抄录,不许用白纸……”

好吧,这个决定,可能会将《富民》的曝光时间,至少再向后退两个月。

至于到时候,褚大是否还记得他曾经跟许九争论的内容。

那就要看褚大的记忆力,能否有那么厉害了。

刘彻觉得,很大可能,到时候,褚大只能记得他与许九争论过,还动过手,但具体过程,就呵呵了。

等到褚大完全消失在芝房之内。

刘彻才好整以暇的看向许九。

“宋子候……”刘彻翘着嘴角,打量了这个家伙一番。

“罪臣恭听圣训!”许九立刻就叩首道。

毫无疑问,刘彻很清楚,这个许九是个聪明人。

而且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刘彻现在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肯定,目前的一切,都是这个家伙布下的局。

刘彻从知道这个事情开始,就已经怀疑了这一点。

而绣衣卫的调查报告和御史大夫衙门给出的情报,在时间线上,也非常吻合。

刘彻在去年开始,就已经不止一次的通过诏书,向朝野群臣,暗示了他的政治倾向。

自甲子诏谕以来,刘彻的态度,甚至已经可以说是,明明白白的摆给别人看了。

其他的多次诏书和朝会上的表态,更是将这些东西,都明摆着告诉了大臣和列侯们。

刘彻一直在等,在等一个主动靠拢和跪舔的臣子出现。

可惜,一直都没看到什么动静。

这让刘彻的千金市马骨计划,如悬空中,让他好不尴尬。

好在,聪明人多的是。

刘彻已经隐隐绰绰的听说了许多列侯和官宦世家在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了。

譬如,著名的万石君石奋一家什么的。

但刘彻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的,居然是毫不起眼,排名倒数第一的宋子候。(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