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薄世鼓励后,张未央只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然后,他就被薄世送到了使团里,成了这支将在风雪季节,跋涉将近两千里,穿越荒原与动土,抵达乌恒部族所在的乌恒山的汉室使团中的一员。
使团主要由来自三部分的人组成。
第一,就是新化城主薄徐坚率领的包括张未央自己在内的汉室官吏和士卒,总共由十七人。
第二,是濊人部族里找来的猎手和向导以及他们所养的猎犬,大概有个十几人,据说都曾经有过在雪地中生存月余的经验。
而且,他们不止从一个方向出现。
野力之看到了,立刻就大声喊道:“这是鲜卑本部的人!”
对于自己的邻居,乌恒人实在是太熟悉了。
闭着眼睛都能分辨出,那些是野鲜卑,那些是真鲜卑。
只是,这些鲜卑人,什么时候从鲜卑山上走下来了?
徐坚看到这样的情况,却放下心来了。
在这样的天气,这样大张旗鼓的出现,鲜卑人,肯定不是来为难他们的。
于是,徐坚拿起自己的节牦,弹了弹身上的积雪,走出使团,来到前面,对着那些呼啸而来的鲜卑人用着匈奴话喊道:“来者何人?此乃大汉使团驻节之处,依据大汉天子与匈奴单于约法,凡汉使团节牦所在,视同匈奴单于大蠹在处,凡大小渠帅,不得侵犯!”
连续喊了三遍,那些呼啸而来的鲜卑人,停在了距离使团所在百步外的地方,然后,就没有了动静。
这让徐坚感觉有些喉咙发干。
可能过了大约一刻钟,或者更久,徐坚感觉自己都快拿不稳手里的节牦时,百步外的鲜卑人群众,走出了一个披着狐皮的男子,这个男子用着匈奴话对使团喊话道:“鲜卑大人丘可具,闻听汉使到来,不胜欢欣,特请汉使及使团诸位,来鲜卑山做客!”
他用的是字正圆腔,极为通顺的汉语。
而且还是明显带着齐鲁口音的汉语。
这让徐坚顿时就像见了外星人一样——什么时候,这冰天雪地,荒无人烟,而且从未有过中国人到访过的蛮荒之地,出现了汉人的身影了?(未完待续。)
ps:注:鲜卑和乌恒同宗同源,目前乌恒人的社会习惯什么的,已经不太可考,只有零星记载。
譬如魏书,晋书中能找到一些,后汉书里也记录过一些。
从这些记载里,能知道一些大概。
譬如,乌恒人的胡须是黄色的,属于白种人,鲜卑人也差不多。
证据就是晋明帝被人骂是黄须鲜卑奴,因其母亲是鲜卑人,他本人也是黄须,带有白种人特征。
另外,乌恒人善养狗,鲜卑人住石洞,这都是明史记载的。
后汉书记载,乌恒人‘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这证明他们会用犬送终。
至于鲜卑人早期居住在石洞中的记录就很多了,北魏甚至曾经专门派人回祖宗生活的石洞祭祀。
另外,鲜卑乌恒的首领,都称大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已经不清楚乌恒山和鲜卑山在那里,只大概知道在当时的饶乐水,现在的西拉木伦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