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刘邦坐了天下,对商贾执行的是跟秦始皇一样的政策。
将所有商贾全部打入另类,连户口本,商人们都是另立一册,号为‘市籍’。
不止如此,刘邦还通过法律和命令,布下重重束缚和约束。
刘邦活着的时候,商贾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只高于刑徒,甚至不如赘婿。
当时的天下,假如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不然,没有人愿意走上经商这条道路。
刘邦这么玩,他自己当然爽了。
但却给国家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因为商贾被强力打压,天下经商的贩夫走卒都几乎绝迹了。
所以社会商品流通几乎为零,国家经济面临崩溃。
到惠帝时期,在吕后的统治下,汉室废除了‘商贾之律’,不再严格控制和束缚人口流动。
但,汉室依然有‘市井子孙不得仕宦’的潜规则。
简单的来说,那就是商贾和他的子孙,不得出仕为官。
只是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初刘邦对商人的严刑酷法,消失的无影无踪。
现在,就连最后的遗留‘市井子孙不得仕宦’的潜规则,也早就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
旁的不说,刘彻的尚书台里,那一堆的赀官,就基本全是商贾子侄。
而朝堂之上的千石甚至两千石、九卿大臣里,也早就开始出现了商贾子弟的影子。
故廷尉张释之,就是典型的商贾子弟出生。
而在民间,兜里有钱后,商贾们也早就不满自己是‘市籍之人’,备受轻慢的现实了。
于是。有钱的大商贾,开始了买爵。
晁错推出的‘输粟捐爵’制度,简直是对准了这些家伙的胃口。
上造六百石粟米。五大夫四千石,大庶长一万两千石。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面对这样的价格,商贾们毫无抵抗能力。
在后世的地球上,有钱的任性总裁,捐个几百上千万,换个名校毕业证,不也是稀松寻常的事情吗?
于是,原本紧紧扎在商贾头上的紧箍咒,瞬间支离破碎。
对这话,刘彻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财富确实是衡量地位的标准。
谁能离得开钱呢?
皇帝要是没钱,皇帝都是个傀儡!
刘彻心里面,对天下商贾的情况,已经摸的差不多了。
他已知道这些家伙的软肋和弱点,明白了他们的运作方式和财富积累方式。
刘彻深深的明白,对商人,要分别对待。
要打击和削弱大商人,尤其是垄断性的大商人和从事高利贷以及其他不直接从事生产制造的商人。
不然,天知道,这些家伙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另一方面,刘彻要扶持中小商人和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作坊、工场。
因为,商业发达,一方面能带来财税,另一方面能消化多余人口。
最近两年,汉室因为刘彻鼓励和奖励生育,已经迎来了一波生育高峰。
仅仅是关中诸县,在两年内,就已经多了数十万人口,平均每对夫妻在过去两年,生下了两点几个小孩。
放在天下,等于人口起码增加了两三百万。
而且,这个数字还会不断滚雪球。
可能二十年后,汉室人口就将翻上一番,达到可怕的一亿人口的门槛。
现在,整个地球,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大陆和岛屿以及深谷中的人类数量可能加起来,也不过如此!
这种级数的人口,对中国来说,是进化的源动力,引擎。
但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毫不客气的说,假如百年之内,中国能顺利突破文明的限制,进入工业时代,那么,这庞大的人口,足以保证,中国未来必然主宰全球,君临天下,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哪怕全世界联合起来,以中国的体格和人口基数,也能轻松吊打和奴役他们。
反之,这就将是汉室王朝崩塌和毁灭的导火索。
正是这种空前的压力,让刘彻不得不选择,在南阳的重工业基地完工前,就开始对商业布局。(未完待续。)
ps:最近低血压啊~
今天量血压80/60
我去,难怪一直头晕乏力~
明天还得继续吊针,医生我这个貌似只能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