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凡道剑仙 > 第一百七十四章 谕旨

凡道剑仙 第一百七十四章 谕旨

作者:小熊很哇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说,你跑到我儿子那里去了?”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二十。

深夜,万家灯火,禁内自然也是通明。

人静,除了空中飞过的几只鸟的啼鸣,再也没有了什么声响。

这种静,是一种安宁的静,感受不到一点危急。

先前,就是八月十八那天,徐子墨向赵安请求回山修炼的事,当时赵安先是万般不准,答应徐子墨只可准他十五天的期限,但是在徐子墨的一再坚持下,赵安也有些心软了,便告诉徐子墨容他考虑再三,等到八月二十一这天答复徐子墨。

所以现在,徐子墨便早早换上了一身常服,就是那身下山时的衣服,恭敬地跪在赵安寝宫的大殿之外,等待着子时的到来。

大殿之内,赵安正襟危坐,一身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殿外跪着的徐子墨。

君臣二人,就这么隔着一道宫门。

却仿佛隔着两个世界一般。

赵安也不宣徐子墨进殿,徐子墨也不高声向赵安请安。

仿佛这二人谁都没有看见谁一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既像是斗气,又像是尊敬。

斗气与彼此的所作所为,尊敬于各自的身份选择。

在徐子墨眼里,赵安就像是一个沉着阴狠的棋手,每一步都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有着深层次的利害权益。而在棋手的手中,就只有棋子,在棋手的眼中,也只有两个字。

摆布。

摆布身边亲信,摆布朝中臣子,摆布天下局势。

每一天,都让徐子墨提心吊胆。

每一步,都让徐子墨胆战心惊。

自从下山之后,徐子墨感觉自己仿佛就像存活在阴影之中,不得光明,却又四处碰壁。

再看看周围的人,顾怀楼被下狱削权,三贤王被猜疑算计,平阳王被冷落监视。长孙洛依受伤,赵景玄旁落,纪峰郁郁不得其志。剑门关的驻军如同行尸走肉,大汉的臣子却又在忍受饥寒匪官……

天下之大,装得下山川秀丽,装得下日月辉光。

天下之小,容不得温饱富足,容不得忠信礼义。

所以徐子墨甘愿放弃这一百二十两白银的年俸,放弃这佣兵两千的重权,放弃着位极人臣的显赫,放弃着誉满京都的名声。也要去寻那一处偏安宁静,顿悟一生。

这,便是徐子墨回山的意图。

而在赵安的眼里,徐子墨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一块外裹顽石的美玉。最外面的孤傲与放纵,便是这顽石,它一文不值。而内裹的才华与潜力,却是价值连城。

现如今,天下纷争,北唐崛起而南汉式微,朝中内外皆是结党营私混吃等死之徒,在这些所谓的“朝廷命官”眼里,只有每日高歌圣明以换取官位功名的把戏,而没有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眼光。

面对北唐的虎视眈眈,还有南明的口蜜腹剑,南汉需要一大批文臣武将,来安抚域内,震慑边关。

公孙琦算一个,韩成雁算一个。

但是,除了这两个武夫,还有他们麾下所属的大小家臣,赵安再想不到任何可以辅佐自己大业的人选。

直到徐子墨的出现,这才让赵安心中稍稍有了一丝慰藉。

与公孙琦韩成雁不同,徐子墨在蜀山时便博览群书,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兵法武功,都有着很好的基础。

缺少的,是一种磨炼。

只有足够的磨练,才能将徐子墨这块美玉雕琢出来,震惊天下之人。

所以,当时还在策划“妖祸之乱”铲除异己的赵安便顺水推舟将计就计,成就了徐子墨。

紧接着,藏计大内城,兵出剑门关。都是为了继续磨练徐子墨。

无论是徐子墨的意志,还是徐子墨的才能。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有时候,用千万个蝼蚁,成就这么一只雄鸡,也是值得的。

这,便是赵安所作一切的最终目的。

只是现在,君臣二人却都沉默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赵安坐在龙椅之上,竟也觉得自己有些太高高在上了,忍不住使劲低着头,望向徐子墨。

而在一旁,小德张恭敬地侍候着,也是一言不发。

小德张现在,真想一个箭步上前,伸手撕碎了徐子墨。

因为自己曾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徐子墨千万别说回山的事。

就算想说,也要等些时日再说,何必在赵安对未来最有憧憬与信心的时候给他这么当头一棒。

就如同你一盆冷水,浇在了一个满怀希望之人的脸上。

但是,小德张也不敢说话。

因为小德张知道,自己终归也是个奴才,只能替赵安着想。

不能去干涉。

所以,此时此刻的君臣奴三人,都在等待着子时的到来。

渐渐地,天色也越发沉暗,百姓各家也纷纷吹灭了灯火,开始休息。

直到最后,整个京城,只有禁内的几处灯光,与星辰辉映。

分外的静,没有一点声音。

就连烛焰地摇曳,也仿佛被这份宁静衬托出了声音。

过了许久,这才响起打更太监高声喊着子时。

远处,也清晰地传来那几声铜锣的清响。

赵安:“听说,你跑到我儿子那里去了?”

赵安的声音不大,但是在徐子墨和小德张的耳朵里却很清晰。

徐子墨回答道:“臣,确实到过太子殿下那里。”

赵安笑了笑:“哟,终于能好好地说一声‘臣’了。”

徐子墨也赔笑道:“陛下也终于能好好地说这一声‘儿子’。”

赵安听罢,仰头哈哈一笑。

笑完,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赵安:“是啊,朕想了很久。”

赵安:“却是要好好做这个父亲。”

徐子墨:“臣也相信,陛下也能做好天下人的父君。”

赵安默默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赵安:“朕像你这般大时,先帝那时过得苦,一家子人挤在三间茅草屋里过活。”

赵安:“吃不饱,穿不暖,就像寻常人家一样的清苦。”

赵安:“但是如今想起,朕却觉得那个时候是最难忘的时候。”

赵安:“你猜猜为什么。”

徐子墨:“因为有情。”

徐子墨:“有情,人虽穷,却彼此着想照应,这便是天下最难得的。”

赵安点了点头:“对,有情。”

赵安:“所以朕想过了。”

赵安:“准你回蜀山。”

赵安:“但是朕还要你帮朕对付那些无情之人,所以这次回山,两个月内必须回京,不可延误。”

听完,徐子墨坚定地说道。

徐子墨:“臣遵旨。”

赵安:“对了,你不能一个人独自回去。”

赵安:“路上带个人照应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