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凡道剑仙 > 第二十七章 少年明志,再起风华

凡道剑仙 第二十七章 少年明志,再起风华

作者:小熊很哇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子墨话音刚落,四下一阵风起,吹动山林树叶沙沙作响。

刘子晏顿时惊得倒吸一口凉气,神情错愕,转头向四周望去。

鸦雀啼鸣,振翅惊飞之声一时间不绝于耳。

雾,仿佛一道帘幕,在二人面前骤然打开。

那一瞬间,两人只是觉得脚下土地微微颤抖,一种昏昏感觉席卷而来,又转瞬消散。

徐子墨抬头仰望,小声念叨:“我们到了。”

刘子晏:“哪到了?哪到了?这不......”

徐子墨一把扯着刘子晏的肩膀:“转过来!”

刘子晏急忙转过身,只见二人早已站立在蜀山主峰大殿前。

三清宫,巍峨伫立,气派威仪。

清徽掌门一脸慈祥温和地笑意,身后还有四殿长老,各手执拂尘法器,携一众小辈弟子迎接两人。

“师兄,你们回来了。”

徐子墨看到,这是当初追着他们打的一个弟子,还有几人,也都在这些弟子当中,脸上也是欢迎的喜悦。

“师兄这身打扮真英气。”

徐子墨眉梢弯下,抿嘴一笑。

徐子墨这一笑,是发自内心的笑,因为对于他来说,蜀山就是故乡一般亲切,平时虽然自己无时顾暇这些弟子的交际,但是心中对彼此的尊敬与关心却始终没有一分放下。

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徐子墨跪地施礼,刘子晏也急忙跪下。

徐子墨:“弟子拜见掌门与各位长老。”

刘子晏:“啊,我也是。”

清徽掌门脸上盈盈笑意,弯腰扶起两人。

清徽子:“先进大殿,褪去这凡间的俗气。”

说完,就带着几位长老和徐子墨二人向三清宫大殿走去。

众弟子也纷纷在大殿前盘膝而坐,手执经卷,虔诚诵读。

大殿内,徐子墨刘子晏跪拜在三清神像前,四位长老手执法器安坐在二人四周方位。

四位长老微合双目,轻声诵念经文,徐子墨顿时感觉一股清风拂面,荡平心中的尘埃。

清徽掌门取出三支香,静静地站在三清神像前,缓缓把香扎在香碗中。

清徽掌门拂尘一挥,香上升起三缕青烟,徐徐飘散。

清徽掌门缓缓向徐子墨走来,停在二人面前站立。

清徽掌门:“孩子,我要你们二人帮我所寻之物,可曾带回来。”

徐子墨跪立在地,恭敬地回答。

徐子墨:“掌门要弟子寻一盏灯,要价值连城。”

清徽掌门笑道:“你可曾找到。”

徐子墨:“弟子寻遍了平阳的花灯商铺,遍览琳琅。”

徐子墨:“其中虽有价值万两黄金者,却也终不及一物万分之一的价值。”

清徽掌门:“哦?你说说是哪一物。”

徐子墨:“灯,晦暗中一亮,可使光明。”

徐子墨:“即便是千年的暗室,只要有一盏灯,便可使之亮如白昼,给人以光明。”

徐子墨:“所以灯的价值,就在它可以给黑夜里的人一缕光亮。”

清徽掌门轻抚白须,点了点头:“嗯,不假。”

徐子墨:“但是灯也有其自身的缺憾。”

清徽掌门:“是吗?说说看。”

徐子墨:“火把者,可燃半个时辰,仅此而已。”

徐子墨:“油灯者,只要填充灯油,便可长久燃烧,却不禁风雨,一触即灭。”

徐子墨:“灯笼者,竹笼宣纸覆盖其表,虽能经历一些吹打,却是朴素至极。”

徐子墨继续说道:“花灯者,前三者集大成也,即可长久燃烧,又可经历风雨,还华贵绚烂至极,甚至遍布人间喜气,可谓之价值不菲,赛过万两黄金。”

徐子墨:“但是,一盏花灯之亮,也不过一室之围,其最大者,却也仅仅可以照明三十步的街市而已。”

清徽掌门点了点头:“不错,但是有没有比这四样还要优越的东西。”

徐子墨:“有。”

清徽掌门:“是太阳吗?”

徐子墨:“不是。”

徐子墨:“太阳东升西落,虽是至明,却也是至暗。”

徐子墨:“今,弟子寻得一物。”

徐子墨:“其长久,可至海枯石烂。其光亮,可照天下苍生。其坚韧,可抗天灾险恶。其价值,可兴国,可平世,可安天下黎民。”

徐子墨:“这些,是普天之下任何一盏花灯所不能比拟的。”

清徽掌门微笑着点点头,仿佛猜到了徐子墨的答案。

清徽掌门:“是什么。”

徐子墨答道:“是弟子的心。”

话音刚落,四位长老的身躯微微一颤,仿佛他们也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会有如此答案。

清徽掌门:“孩子,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想。”

徐子墨:“弟子此番下山,见平阳富庶繁华,就仿佛是一根火把,没了天下的民脂民膏就会化作一根焦炭。”

徐子墨:“弟子见举子回乡,他们就像是油灯一般,攀附权贵寻找庇护,否则经不起一点风雨。”

徐子墨:“弟子见那小民的男女爱慕,朴素温馨,但是却享受不到富裕的生活。”

徐子墨:“弟子见那公主选亲,极尽人间奢华富贵,却如同那花灯一般。光辉所限,众人庆贺欢喜权势联结,众人忧愁痛苦食不果腹。其华贵,不过平阳也。”

徐子墨:“所以,弟子的心,愿化作这一盏灯,平定乱世,安抚黎民。弟子愿以此为必胜执念,纵使魂飞魄散,也要护佑百姓黎民,直到海枯石烂,沧海桑田。”

清徽掌门仰天大笑,仿佛这个答案深深地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不错,对于清徽掌门来说,派徐子墨下山就是让他在心里按下一颗种子,一颗济世安民,平定乱世的种子。蜀山是人间的净土,绝不允许人间战火纷乱,生灵涂炭。也因此,需要挑选一位“救世主”,将人间再造一统安定,盛世祥和。

所以,清徽掌门才会倾尽全力培养徐子墨。当然,这也是徐子墨的“天命”。

刘子晏心里正跑过一群“尼玛”,只见他神情错愕地转头看着徐子墨。

刘子晏心想:我尼玛,子墨。哦不是,大哥。也不对,祖宗!我给您跪了,给您跪了。

在刘子晏眼中,徐子墨的身后仿佛散发出万丈光芒,耀眼明亮,无比圣洁威严,让刘子晏的心肝震颤,有一种剧烈的想要叩头的冲动。

这时,清徽掌门缓缓想刘子晏走来:“孩子,别看了。”

刘子晏急忙转过头来施礼:“是。”

清徽掌门慈眉善目,微微笑道:“孩子,你这次下山,找到了什么呀。”

刘子晏:“弟子寻到了。”

说完,刘子晏从袖带中取出一物,放在面前的地上。

是那盏铜油灯,就是那晚那个老太太家里的油灯,锈迹斑斑,满是污渍。

清徽掌门点点头:“孩子,这是什么呀。”

刘子晏神情凝重,平静地回答道:“是人间。”

刘子晏:“是人间疾苦。”

清徽掌门:“说说看。”

刘子晏:“弟子在那平阳戏楼独饮美酒,饱尝珍馐,极尽口福盛宴。”

刘子晏:“弟子在涂宁茅屋啃食甘薯,勉强果腹,才知百姓艰难。”

刘子晏:“在弟子看来,平阳的灯火,戏子高歌,胡姬起舞,万分华贵。”

刘子晏:“却不如涂宁茅屋里,这一盏铜油灯来的踏实。”

清徽掌门:“这个怎么说。”

刘子晏:“弟子曾纨绔放荡,也曾流浪江湖。经历了人生富贵,也饱受世俗疾苦。”

刘子晏:“弟子所知,天下百姓苦寒困乏,日不过血汗,食不过两餐。”

刘子晏:“弟子感同身受,故愿平尽此生,为百姓谋福。”

清徽掌门点了点头:“嗯,很好,你这样做,想必了却了那人的心愿了。”

刘子晏抬头望向清徽掌门:“谁?”

清徽掌门笑而不语。

天命,这是清徽掌门心中默默念叨的答案。

徐子墨有天命,刘子晏亦有天命。

当年,云洛偷了宝册,带着那仆从下界,为祸人间。

天尊于心不忍,于是派下了九灵元圣去寻他,结果三世不见。三世之后,天尊放云晟下界,经历人间祸福,以成剑仙资质。

当然,还有一物,也随之降世。

就是那块青石。

清徽掌门望着跪拜在地的刘子晏,心头五味杂陈。

清徽掌门:“起来吧,孩子们。”

徐子墨二人缓缓起身。

只见清徽掌门拂尘一挥,两人褪去身上衣物,换上了蜀山的道服。

四位长老也缓缓起身,收了消灾祈福的法力。

神相子:“真是让贫道刮目相看啊。”

中临子也微微笑着:“真是少年有为,让贫道羡慕。”

徐子墨:“长老您过誉了。”

清徽掌门:“孩子们,人生过往,如白驹过隙,再回这蜀山可就不一样喽。”

徐子墨:“弟子愚钝,请掌门明示。”

和光子:“掌门已经安排我们几个老家伙日后教你蜀山的秘**术。”

刘子晏顿时受宠若惊:“真,真的?”

降尘子:“哈哈哈,当然是真的。”

降尘子:“贫道要让你们看看什么是正宗蜀山功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