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凡道剑仙 > 第九十七章 雨夜述权谋,良将受天命

凡道剑仙 第九十七章 雨夜述权谋,良将受天命

作者:小熊很哇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二。

雨夜。

簌簌细细的雨声,敲打着树叶,给整个大内带来了一抹凉意。

偶尔,还有几声雷鸣划过,更加增添了几分凉意。

赵安一身常服,静静地坐在勤政殿的书房之中,批着各部递过来的折子。

油灯的亮,在雨夜里如同萤火一般,显得十分渺小。

小德张:“主子,公孙琦回来了在殿外恭候,宣他进来吗?”

赵安放下了手中朱笔,点了点头。

赵安:“宣。”

小德张领了命,佝偻着腰,便一路小跑向殿外。

过了许久,小德张便又回来了,身后还紧跟着公孙琦。

只见公孙琦一身银甲,头扎蓝绸带,整个人都显得十分英武。

公孙琦进了书房,便在赵安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

公孙琦:“末将公孙琦拜见我皇。”

赵安端坐在龙椅上,平静地说道。

赵安:“爱卿起来吧。”

公孙琦立即起身,从袖甲中抽出一块红缎子,双手捧着,恭敬地递到赵安面前。

赵安随手接过那块红缎,缓缓打开。

只见红缎之上,画着一张偌大的地图。

那是瓜分了北唐之后的地图。

赵安静静地看着地图,一言不发,只是思索着。

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恐怖的寂静,只有雨声的细细莎莎。

赵安:“这么说,明藩同意了。”

公孙琦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是的,目前我已经在江阴秘密屯扎了三万兵马。”

公孙琦:“明军则暂时接管济州。”

赵安:“办得不错,不过那些文官还会闹几天,你自己多担待着。”

公孙琦:“臣明白。”

赵安将那地图折了折,随手放在桌上,因为对于赵安来说,他对瓜分北唐这件有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并不关心。

赵安:“他们在济州屯了多少人。”

公孙琦:“步兵七万。”

赵安:“七万?”

赵安:“济州一共才多大!”

赵安的神色突然有些凌厉,语气也有几分坚决。

公孙琦:“陛下息怒,现在的济州城外,是我军佯装成的明军。”

公孙琦:“济州城内实际有明军两万五千人。”

赵安听罢,稍稍放下心来。

赵安:“虽然名义上汉明此时应暗地结盟。”

赵安:“但是对于明藩来说,他们未必有什么一统山河的智慧。”

赵安:“所以我们不得不防,以免在心窝插了把刀。”

公孙琦:“请陛下放心,有卑职在,定为陛下扫清一切内贼祸害。”

赵安轻轻点了点头:“有你在,朕确实放心不少。”

说完,赵安便不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地闭上了眼。

公孙琦是赵安的直属武官,在赵安身边侍候久了,自然知道这是赵安遇到什么难心事儿了,又不好意思开口讲。

公孙琦见自己也不好妄自揣测圣意,便闭上了嘴,静静地站在一旁。

这时,赵安缓缓起身,小德张见状急忙跑到赵安身前侍奉。

赵安缓缓走到一扇窗前,冷冷地说道:“打开。”

小德张急忙挥了挥拂尘,恭敬地打开了窗户。

霎时间,雨声,风声,清晰地传进屋内,并带进来了一阵寒意。

那是一种独属于秋季的刺骨的寒冷。

赵安:“怀之。”

怀之,是公孙琦的字,这是赵安当年给公孙琦起的字,那个时候赵安还只是太子。每当赵安用这个称呼的时候,就是赵安最纠结的时候。

公孙琦:“臣在。”

赵安:“朕记得上一次和你一起听雨,是什么时候。”

公孙琦:“臣愚钝,臣也忘了。”

赵安:“还好朕记得。”

赵安:“是前朝,靖安十六年。”

赵安:“也就是通州大战的那一年。”

赵安:“那一年,朕被明军给围了,是你在一个雨夜将朕给背出去的。”

公孙琦:“臣想起来了,承蒙陛下记得。”

赵安:“当年,朕还只是个太子。”

赵安:“那个时候,满朝文武都说朕是一个太平世子,成不了出息。”

小德张轻声劝说道:“陛下莫要信了那些文官的道。”

小德张:“文官的酸气,他们见了谁当太子都觉得不如自己。”

赵安轻声笑了笑:“是啊,朕也是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赵安:“所以朕看着现在的太子和徐子墨,就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

赵安又笑了笑,只是这次,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无奈。

公孙琦一听赵安的话,顿时以为徐子墨卷进了立储的事情当中,这可是作为臣子的大忌!

公孙琦也顾不得盔甲的笨重,急忙跪身下拜:“求陛下息怒。”

公孙琦:“我那师弟生性孤傲,好耍弄一些小聪明,不懂得为臣之道。”

公孙琦:“望陛下千万息怒,莫伤了龙体。”

赵安:“你就是太谨慎了。”

赵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赵安转过身,看着跪在地上的公孙琦,转头向小德张使了个眼色。

小德张心领神会,快步走到公孙琦面前,将他扶了起来。

小德张:“公孙大人,你误会陛下的意思了。”

小德张:“徐子墨很好,前几日陛下刚刚封他做了东宫的直属武官。”

听了小德张的话,公孙琦顿时放下心来。

赵安:“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朕吗?”

赵安:“内阁那些人压着朕这么多年,朕还不是由着他们的性子?”

赵安:“又怎么会为这个少年置气。”

赵安缓缓走到了公孙琦面前,拍了拍公孙琦的肩膀。

赵安:“以后,你就留在朕身边。”

赵安:“大理寺就交给徐子墨吧。”

赵安:“朕想明白了,朕想培养他。”

公孙琦有些懵,因为这么多天他也不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

所以公孙琦惊得说不出话了,因为他深知这是何等的荣誉。

赵安:“就像当年的我们一样。”

赵安:“朕要把他培养成为社稷栋梁。”

赵安微微笑着,那笑容充满了真诚。

赵安:“至少要超过你。”

公孙琦:“那谢陛下栽培。”

此时,公孙琦的内心发自肺腑地替徐子墨高兴。

这不仅仅意味着徐子墨的前途一片光明,更意味着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得到了陛下的认可,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的了。

赵安:“徐子墨够聪明。”

赵安:“但就是太聪明了,什么都想猜到底。”

公孙琦也笑着说道:“山上待久了,不懂得人间的世故。”

赵安点了点头:“嗯,没错。”

赵安:“所以朝堂上的这些事情就够他悟道了。”

赵安:“朕给他安排了一个活。”

“所以有些事情,得额外交给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