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无限之诸天横行 > 第7章 纷乱事务、军队训练

无限之诸天横行 第7章 纷乱事务、军队训练

作者:二手电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7 20:17:31 来源:小说旗

第七章我在三国铸汉魂

7.7纷乱事务、军队训练

本书——有舵主了?而且不是慢慢来,而是直接一个万赏?

作为一个小扑街,作者菌是懵逼的!

原本按照作者菌的估计,本书写完能够有个舵主就不错了,但是既然有老爷打赏,咱不管是咋回事,哪怕是“轻於羽毛”老爷只是点错了,作者菌还是万分感激!

今明两天,每天一个加更奉上,感谢老爷打赏!

..................................................

“明公如此干脆的处理了郡兵事务,倒也......别致。”待到军中事务安排好,邓枫直接把张辽、高顺和王越的10个徒弟留下,带着剩下的人以及8个小鬼头返回了太守府。

刚一到大堂,陈宫就表情古怪的向邓枫说道。

“你不放心?”邓枫笑着问道。

“能做到一部校尉的人,后面肯定有自己的势力,明公杀的太急了些。”陈宫叹了口气,还是说了出来。

“我没时间和他们磨牙。若是朝廷方面,你不用担心,我的路子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若是你说有人想要我的命,那就更不用担心,我会让他们再也回不去。”

邓枫既然敢动手,肯定已经想好了安排。

“既如此,宫多言了。”陈宫点点头表示明白,“招兵好说,1000步兵也就是三五天的事情。

骑兵麻烦的多,500骑兵恐怕需要需要半个月才行,这些都不算什么,只是需要明公安排些人手协助。”

“王越手里还有五个徒弟,给你三个。”

“联系本地世家要麻烦的多,宫亲自安排,想要凑够1000匹战马以及配套的装具兵器,没有一个月肯定不够。”

“可以,这一点我给你全权,只要办成事就行。”

“我们还缺少粮草,少不得还要联系世家。”

“没问题,但不要交给一家,对方给的条件再好都不行。”

“明公放心,宫省得。”陈宫松了口气,“只是还望明公再征召几个文人,否则单凭宫一人,怕是会误了明公大事。”

“公台可有什么同学朋友,放心,我手里还有不少位置,不会亏待他们的。”邓枫想起了《三国》原着中,征召一个就能带出一串的事情。

“这——明公见谅,宫惭愧!”陈宫脸色发红的拒绝了。

“嗯?”邓枫一开始没理解,然后想了起来。

原着中陈宫一直都是孤家寡人,也是吕布手下唯一的谋士,看来他的臭脾气,不只是各方大佬不喜欢,一般人也不喜欢,以至于连个要好的朋友都没有。

“算了,你先从本地找几个人,能力过得去就行,就算不能独当一面,好歹也能给你当个助手。”

“谢明公体谅!”

“不用考虑钱的问题,该多少及时报告,我们现在刚刚起步,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势力,只要事情办成,一点钱财损失完全不用在乎。

等我们彻底站稳的时候,随时能够挣回来。”邓枫补充了一句。

“明公放心,宫省得。”陈宫行礼之后转身离开。

“灵丫头,写好了吗?”目送陈宫出门,邓枫转身向里间问道。

“公子请看。”程灵素出来后把两张看起来很值钱的绢帛递给邓枫。

“很好——”邓枫把内容读了一遍,满意的点点头,“我这就派人送过去。”

这两份,其实就是邓枫临来时向何皇后要的征召令。

原本邓枫并没太在意,到手时才发现,整整十份征召令,竟然全是用的明黄色绢帛,长约两尺,宽约一尺,厚实耐用,光是材料就非常值钱。

邓枫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东汉末年的主要书写载体,仍然是竹简或者木简,如果是一些高级文件,一般都是用昂贵的绢帛。

这也就算了,偏偏邓枫手底下暂时只有陈宫一个高级文官,剩下的压根没有上台面的。家里五个人,却只有程灵素的书法很好,邓枫受的是现代教育,对书法要求很低,更别说是毛笔书法。

小昭从小跟着邓枫长大,书写和阅读都没问题但也没多少水平;小龙女只是认字会写,书法不提也罢。

小狐狸倒是从小受到私塾教育,问题是她受的教育主要是面向科举,偏偏她一个姑娘家其实就是学学就行,她也没兴趣练书法。

东汉末年的字体主要还是隶书,行书也有应用,但不多,全家只有程灵素能写,邓枫暂时也找不到人帮忙,只能让她担任秘书职务。

这两份征召令,一份是发给我们的“白马银枪赵子龙”,此时他也就勉强成年,很可能还跟着师傅,只能说是碰碰运气,如果他已经出师,正好找过来。

若果没有,那就看看他家里是否有能用的人才,要是有也招过来,等他出师的时候不愁不上门。

第二份则是给田丰田元皓,这位和陈宫一个毛病,能力突出脾气也很突出,而且出身一般,正好试试能不能招过来,邓枫现在手里的文官太少,陈宫实在忙不过来。

“公子不嫌弃就好。”程灵素温婉一笑。

“来人!”邓枫把王越叫进门,两张征召令都递过去,“正好你还有两个徒弟在家,一人一张,尽可能把这两个人招过来;如果失败,就近看看有么有什么可用人才。”

“是,主公!”王越没废话,接过征召令就出门了。

“公子,我们是不是太急躁了?”程灵素看着邓枫松口气瘫在榻上,有些心疼的说道。

这个年代的家具也和后世不同,坐的东西叫“榻”,有大有小,越是高级货越大,越是地位高的人用的,尺寸就越夸张。

比如邓枫用的这个,其实比现实中的单人床还要大一号,但其用途就是供一个人坐的。

当然你想躺下也不是不行,只能在没啥人的时候这么干,人前躺着是非常失礼的表现,正常做法是“跪坐”,现在的盘腿坐下,当时叫“胡坐”,同样是非常失礼的表现。

“没办法啊!”邓枫也很无奈,“单靠我们的实力,估计用围杀的方法能够干掉三仙中的任意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情报来源,根本没办法确认他们的位置。

就算偶尔看到一个,也没法保证是不是还有其他埋伏,万一他们两个同时出手,我都不敢保证你们是否会受到伤害,我不想发生任何让我抱憾终身的事情。”

“公子放心,姐妹们其实实力并不差,至少相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高手都是如此,王越号称京城第一高手,但他的实力也不过是先天圆满,还是以牺牲身体为代价才达到的。

其他各级武将就算有差别,也不可能高过我们。这样的大环境下,‘汉末三仙’就算实力非常突出,上限也不会太高。

我们现在都已经是金丹修为,而且早已稳固,就算是一对一,我们差的估计也就是一点手段。”程灵素倒是对这次任务很有信心。

“有句话说的话,‘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宁可将来无用,绝对不能因为失误而栽了跟头。

在这个该死的地方,稍微不小心,丢掉的就是生命,我不怕死,但我决不允许死之前看着爱人死,而我却无能为力!”为了自己的亲人、爱人,邓枫不想冒哪怕是一点风险。

“谢谢公子。”程灵素甜美一笑,轻轻伏在邓枫胸口。

“算了,不想这些有的没的。”邓枫搂紧程灵素,一个翻身压在榻上,“正好我想起了一句现实名言,有事秘书干,没事嘿嘿嘿。”

“公子,我还有好多工作没干。”程灵素脸色绯红的推拒。

“我说没有就没有。”邓枫顺手远程带上了房门,“乖哦!”

“公子不要,呜——”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整个太守府忙的连轴转。

首先是军队人员方面,不管是张辽还是高顺,负责这点人员训练管理根本不叫事儿,问题是招兵需要时间,而且邓枫定的招兵标准,按照这个年代可以说非常高。

身高七尺五(汉尺,一尺大约23厘米左右)以上,年龄在16--25之间,身体看起来应该是健壮,太瘦或者太胖都不要,面容必须看着正常,太丑的不要,看起来就不是好人的不要。

而且必须是知根知底的良家子,来历不明者不要,独丁不要。

这么多条件下来,招收速度比邓枫、陈宫的预计慢了不少,光是步兵就用了半个多月才招满,骑兵凑齐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半月以后了,还只是区区500人。

其次是装备方面。按照陈宫、张辽、高顺三人的意见,其实军营里原本留下的装备就能凑合着用,但邓枫看不上。他不准备把兵种弄得太复杂,只想要几个简单兵种就解决。

一是近战兵种,有长矛手就够了,而且不是这个年代还在大量使用的重型长矛或者长戈一类,而是全长大约九尺到一丈的后世长矛,也就是2.1--2.3米。

矛头是邓枫设计的,刃长一尺五(35厘米左右),大致就是剑形,末端是套管,在套管和枪刃结合部加强了一段长约半尺的横刃,平时防止刺杀过度,必要时也可以作为攻击方式。

套管接上长木杆,到时候步兵、骑兵通用。

二是远程兵种,邓枫只准备保留弩手,弓箭手淘汰,因为后者的训练太需要时间、也太需要天赋了。至于弩的制作,邓枫准备用铁胎弓技术,上好的精铁或者钢材用技术解决。

第三防具,所有人统一着汉朝样式、下摆覆盖到大腿中部的半身札甲,用皮革为底料,以铆钉固定金属护片,但只有腰部以上腋窝一下有钢制护板,以便减轻重量。

增加了现代样式的“武装带”,同样是步兵骑兵通用。战时,除非士兵倒霉的被人命中了肩部、颈部或者面部,否则基本不用担心敌方弓箭手。

再次,关于整个上党郡的治理,邓枫一概不问,全权交给了陈宫,为此陈主簿在很短时间内招募了超过10个出身寒门、郁郁不得志的才子,组建了太守府专门的文官机构,同时把涉及到军队的内容全部移交,兵员招募交给了王越的三个徒弟,装备问题交给邓枫,财务管理的负责人是程灵素,将来肯定也是要交给别人的。

最后是工业生产,这个是邓枫提的,现代人都知道一个基本常识,没有工业就没有发展。问题是整个华夏的封建时代,始终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匠也很少重视。

邓枫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发展工业,但他知道最基本的道理,就是规模优势,为此,他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召集了上党郡大约20名铁匠和他们的徒弟。

总数大约是100人,在郡城外的一个小山谷组建了铁工坊,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小煤矿,发现的原因是附近的人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只是谁也不懂是啥玩意儿,就是比烧柴好使,他们就用了。

人员有了,钱也不缺,邓枫带着铁匠们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搞出了土高炉,当第一炉上千斤的铁水出来后,所有的铁匠都给邓枫跪下了。这座高炉是真的花了时间的,出来的也不是垃圾,而是货真价实的生铁,邓枫在《群侠》世界用了十多年。

这样的产品要是再现代,那都是残次品级别,但在这个年代,那是上等的好铁。生铁出来之后,再用土法搞得焦炭为能源,专门加入石灰石脱硫、脱磷,搅拌法脱碳,最终搞出熟铁。生铁、熟铁都有了,钢也就非常好办了。

又用了一个多月,邓枫用“铸模”方式生产兵器,很轻松的给所有步兵骑兵配齐了长矛和头盔。其实就是设计一个标准模型,然后以铸造的形式弄出基本坯料,最后稍作锻打加工就是质量不错的成品。

当然这是建立在材料好的基础上,特别是长矛,更加简单,最主要的是用这种方式生产,成本不到直接锻打的一半,工时三成多点。

头盔则是两件式,分别铸造加工好左右两半,然后中间用皮革底料、铆钉固定,就是人人都有的铁盔,肯定不如整体加工的防御好,但成本降低了四成,工时缩短了近七成。盔甲麻烦点,长方形叶片用的是畜力冲床,把钢材直接冲击好,再固定在皮革底料上,就是远超这个时代的钢板护甲。

所有兵器、装具最后统一刷上黑漆,美观大方——汉朝尚火德、重红色,军队的装备以红底为主,但主要指的是军服,而且也不是大红色,邓枫安排的军服自然是原本的东汉制式,胡乱更改军队装具形制可是会被当成谋反的,但兵器铠甲漆成黑色没有问题。

最后是人员训练,也采用了现代风格的“标准化”训练模式,但并不是抛弃了这个时代的训练方式,而是把这些练兵方式标准化、制度化,宰以现代理念为辅助,最终完成训练。

步兵主要是邓枫提出来的“步伐训练”,其实就是齐步和跑步,正步没要求,因为没必要。用这两种训练,以邓枫简化现代军规指定的纪律为管束。

配合这个时代的阵型和变阵,王越协助邓枫设计的刺杀训练,加上适当的体能训练,仅仅三个月后,陈宫亲口对高顺训练的步兵以肯定,称为“昔日冠军侯之雄兵不过如此”。

骑兵邓枫不懂,张辽才是专家,但邓枫还是根据后世的资料给出了着名的近代骑兵战术——密集阵“墙式冲锋”,本来招募的这些骑兵全部都有基本的马术基础。

战马是陈宫通过丁家、就是后来并州刺史丁原所在的那个丁家弄来的上等草原战马,装具是邓枫直接“拿来”的双侧金属马镫、高桥马鞍,还要加上专业的半圆形马蹄铁。

最终训练完成后,当500骑兵以三排密集排面平端着长矛猛烈冲锋的时候,哪怕是当了几年骑兵、参加了数十次战斗、因功获封屯长的骑兵专家张辽都觉得心中悸动。

毫不客气的说,这1000步兵、500骑兵已经全部完成了初步训练,只要再加强训练一段时间,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凶悍的精兵!

唯一的问题,就是邓枫至今也没解决远程火力的问题。

一开始,他肯定想要用曾经的火枪队,问题是,当他按照《群侠》世界试验出来的最优配比搞出发射药时,却发现这些东西只能剧烈燃烧,不会发生任何爆破,不管用多少数量、压紧到什么程度都不行。

倒是陈宫对此非常惊喜,认为这玩意儿简直是火攻和水战的神器,但邓枫却很无奈的看看天,这个以灵气、武艺为根基的世界,显然是排斥科学元素的。

火枪失败,那就用钢弩好了。然后发现,古代的铁胎弓是非常复杂的工艺,根本没法量产,倒是给某个人弄个五石弓之类的东西很好使。

邓枫只好以此为基础进行简化、标准化,最终把弩臂搞了出来,只是因为金属材料原因重量偏大,射程100步的标准步兵弩,重量按照现代标准是5公斤多点。

同时,单纯依靠臂力发射的话,一个人能射十次就算是绝对精英了,为此邓枫将其改进为腰张弩,借助腰力上箭,随便哪个弩兵都能轻松发射30次以上。

最后以等比缩小的形式搞出了射程大约40步的骑兵弩,重量也超过了3公斤,准备将来给所有骑兵人手一副。

不过这两样东西刚刚搞出来,弩臂只有那些已经出师的优秀铁匠才能制作,哪怕是按照最快标准,搞出300步兵弩手、600副骑兵弩,没半年一点戏都没有,主要是优秀的铁匠太少了。

无奈之下,邓枫只能先让他们弄出300副步兵强弩,骑兵暂时就当近战枪骑兵好了。

PS:东汉的军服颜色、款式都有争议,铠甲也不好说,这里就简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