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 第433章 真正的读书人

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第433章 真正的读书人

作者:舜君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10:00: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秋水看了看赵穆和李清露。她随后说道:“好了,看到你们平安无事,我这老太婆也放心了。就不打扰你们小两口相会了。”

赵穆问道:“师娘您要去哪?”

李清露也说道:“是啊祖母,你才来一会,这就要离开吗?这大宋帝都汴京城的风月不是咱们大夏能相提并论的,孩儿还打算邀您一同观赏一二呢。”

赵穆随即附和道:“是啊,虽然这这汴京城也没有什么,但乘船去看汴河夜景,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李秋水摆了摆手,又摇了摇头说道:“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情了。师娘年纪大了。不喜那些繁华的吵闹了。况且.唉!”李秋水没有说什么,只是眼神当中流露出了一丝伤感。

那个陪自己游遍千山万水的人不在了,那么这迷人眼的花花世界又有什么可看的呢?

虽然李秋水生性水性杨花,拥有过的男人,她自己可能都数不过来了。但是她心底里真爱的永远是自己的师兄无崖子。什么天下第一,什么皇妃太后,若得真爱之人相伴终身,那么什么她都不稀罕!

李秋水随后对两人说道:“好了,临别的话,也没什么好说的。看到你们平安无事,我老婆子也放心了。我这就回灵州城去了。”李秋水拍着赵穆的肩膀说道,“臭小子,师娘等着你迎娶银川的那一天。只不过师娘年纪大了,可不要让我等得太久。”

赵穆回答道:“师娘这是说的哪里话,师娘风华正茂,自然寿比南山。”

李秋水面对这奉承话,也没多说什么,对着两人摆了摆手,便转身离去了。

赵穆望着李秋水离去的背影,他也是叹了口气说道:“若是能像师娘这般洒脱,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李清露将脸托在了赵穆的肩膀上说道:“这有什么?你如果羡慕的话,那么也和我私奔不就好了。就是不知道岐王殿下舍不舍得你这尊位?”

赵穆搂着李清露回答道:“尊不尊位的我倒是能舍下,但是这金银富贵我可就舍不下了。”

李清露抬头问道:“这是为什么?”

赵穆叹了口气回答道:“如果没有这尊位赏下的泼天富贵,那么我拿什么养伱们呢?虽然钱是很俗的东西,但没有钱的生活是绝对不会幸福的。”

李清露闻言轻笑了一声,她随后说道:“这倒是。”

赵穆在李清露这里待了一个下午,“安抚”好她后,傍晚时分才回家。

赵穆还邀请李清露进府,但李清露还是不打算现在就跟大家见面。赵穆倒也没有强迫她。只是说,她什么时候想回归自己的大家庭,什么时候都可以。

时间也一天一天的过去,这一两个月京城当中倒是热闹了许多。这是因为各地的举子们纷纷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了。而京城当中的各大客栈,也是率先接待这些应考的举子。若是他们的客栈当中能出一个进士,甚至状元,再请状元公提上几笔,那么对以后的生意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而赵穆这段时间也是忙碌了起来。虽然此次恩科真正的主考官是礼部尚书苏轼,包括一切种种都是苏轼一手安排的。但赵穆作为本次的主考,哪怕不做事他也得上前装装样子才行。

这几天苏轼去哪,他去哪。面对这些学政们的话,赵穆也是一连的好好好,是是是。

其余时间赵穆就换上便装,然后在京城的各大客栈酒肆当中观察一下这些应试的举子。

就在赵穆走访的时候,他也发现了一些和自己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截然相反的场景。

一般的影视剧里,为了贬损读书人,都会给他们扣上“穷酸腐儒”亦或者是“穷秀才”“穷书生”的帽子。而且一些神鬼故事里,更是编一些穷书生上京赶考,路遇鬼狐的艳情故事。

但赵穆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他发现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

第一,凡是能来京城应试的,有一个算一个,他们一点都不穷。不敢说像京城权贵子弟那般穿金戴银,但至少每个人都很体面。

他们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有些人甚至都做过一任知县或者是县尉。只不过吏部考核没通过,他们便只能通过继续科举,来实现自己的仕途。

他们上路也根本不会一个人提着个书箱就上路,这些人大多都有仆役,书童,甚至有丫鬟,保镖随行。

就算稍微差一点的,他们也是同乡的举子三五结伴。而且都是有车马船载,根本不会步行,更不会住进什么破庙,荒山孤岭当中。

而且京城当中的官宦小姐,亦或者是什么王公贵戚,也不会跟这些应考的举子定个什么海誓山盟的亲事。但凡能在京城为官的,哪怕是个九品芝麻小官,那么也是有一定的资源背景的。

有些甚至是各府公侯家的子弟。

别说这些举子,哪怕是状元,在其他人眼里或许是人中龙凤了,但在这些权贵子弟们面前屁都不是。

甚至他们会试之后拜的老师,也有可能是他们家里的长辈。以后入了仕途能不能更进一步,也得看他们的脸色。

让这些官宦子弟家的小姐嫁给一个刚刚入仕的进士,这太搞笑了。

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来京参加科举的举子们,平均年龄都在四十岁上下。

常言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他们这帮人,别说儿子了,有的可能连孙子都有了。他们当然不可能和京中那些权贵家的妙龄小姐们成亲了。

赵穆也是有些感叹,那些古代传下来的小说,大多数也是没参加过科举的写出来的意淫产物。

不过倒也有例外。也有年纪轻轻青年得志,二十多岁就考上进士及第的。

这个人就是苏轼。

还有更年轻的,十八岁就进士及第的。这人叫苏辙。

这两位虽然都是天才,但在这个世道上想要顺风顺水,少年得志。除了自身够硬以外,还需要那么一点点“运气”。

而巧合的是他们兄弟俩就有这个运起,因为他们有一个父亲叫苏洵。

虽然他们的父亲苏洵没做什么高官。

但他们父亲凭借自己的才情结交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叫“欧阳修”。

而更巧合的是,欧阳修就是苏轼兄弟那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而欧阳修也有个朋友叫范仲淹。欧阳修还提拔了俩后进,他们叫曾巩,王安石。

显然这些中年得志的乡野举子们,都似乎没有这样的“运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