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真的真的我的心中只有你 > 生死离别

真的真的我的心中只有你 生死离别

作者:十七春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1:5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本来可以在一九七七年上小学的,但是我外婆硬压了我整整四年,之所以会让我等了四年后上小学,是因为她老人家怕小英受到其他同学欺负,因此也就是一九八一年的秋季开学前三天,我外婆来到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六一中学附小为我俩报了名,我和小英在海淀区北京第一六一中学附小上的。我俩在一年级一班上的学,上学第一天起,外婆教育我:“学会要懂得礼貌,对那些想欺负的你的表妹同学们,你要保护好自己的表妹小英,好了,外婆现在把她交给你了。”于是我点了点头。然后我牵着小英手走进了一年级一班的教室,而这一年小英六岁,我十岁。我和小英先给是一位女老师:“同学们好我性刘。”鞠了一躬接着转过身向再坐的同学们鞠了一躬,然后我对说到:“刘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李腾文,这是我的表妹吴小英。”老师对我俩的举动欣赏有加。老师先让我俩坐下,我俩找了一个空课桌坐了下来。上课铃声响起,随后老师说:“现在开始上课,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一页。”我俩和其他同学把语文书翻到第一页后,在这时一位胖子男同学走了进来,他也不向老师和同学们鞠躬,只是简单作了一下自我介绍后,找了一位女同学的傍边坐了下来,因为那位男同学长的实在是太胖了,所以把那位女同学挤得差点从自己的坐位上掉下去,全班同学都笑了。

老师咳了一声,我们都坐好了。刘老师说:“今天咱们学习李白的一首诗《静夜思》。”然后老师说:“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咱们先背诵拼音字母。”刘老师在黑板上写完拼音字母之后,说:“李腾文、吴小英和王小胖,由于你们三位是新生,你们轮流着背。”于是我们三位轮流开始背,竟然全部合格。

刘老师问:“你们谁来背呢?”我第一个举手,老师看见了,让我朗读。我大声朗读了一遍。老师问:“你是不是学过这首诗?”我答道:“我外婆在我三岁的时候就让我背《唐诗三百首》。”老师听到后对我佩服得很。老师又问到:“那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首诗,好吗?”我随后介绍了一下这首诗,特别是提到了这首诗其实有两个版本的有关情况。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大家要向李腾文同学学习。”然后刘老师示意我坐下。这时,刘老师说:“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读五遍《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花对鸟,鱼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于是我们跟随刘老师朗读了五遍,就在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云对雨,雪对风。花对鸟,鱼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过了半个小时,下课铃响起。刘老师:“现在下课!李腾文同学请留下。”小英小声说:“表哥,你小心点,刘老师可能要收拾你。”

等同学们都走出教室后,刘老师把我叫了过去,问我:“你有没有读过《声律启蒙》的‘东’?”我点了点头:“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听的刘老师是连连点头。

随后刘老师又问:“你最近还读过什么书?”我答道:“前不久我把《明史》读完了。”刘老师感觉不信,就让我把明朝的皇帝的名字和年号按顺序说一下。我毫不犹豫地张口就来:“一、朱元璋(“洪武”);二、朱允炆(“建文”)(只在位五年,实际上在位四年零六个月);三、朱棣(“永乐”) ;四、朱高炽(“洪熙”); 五、朱瞻基(“宣德”); 六、朱祁镇(“正统”); 七、朱祁钰(“景泰”); 八、朱见深(“成化”);九、朱佑樘(“弘治”); 十、朱厚照(“正德”) ;十一、朱厚璁(“嘉靖”) ;十二、朱载垕(“隆庆”);十三、朱翊钧(“万历”);十四、朱常洛(“泰昌”)(只在位了二十八天);十五、朱由校(“天启”); 十六、朱由检(“崇祯”) 。”这位刘老师听完后不禁吃了一惊。然后她对我说:“明天放学后把你外婆叫到我办公室,我要好好地了解一下她是怎么教育你的。”然后我问刘老师:“我可以出去了吗?”刘老师连忙说:“当然可以,快出去玩吧。”小英已经在教室外边听到了我和老师的对话,我走出教室,小英说:“表哥,你真行!”我笑了笑,没说话。

第二节课是数学。教我们数学课是一位男老师:“同学们好。我姓赵。”我和小英还有其他同学都进教室坐好了,还是那个胖子同学在课堂上捣蛋。赵老师刚要开口讲课,他举手,说:“我还要去厕所!”赵老师和同学们都看着他,共同有一个疑问:“你刚才干嘛去了?”下胖同学:“我最近有点儿拉肚子。”“那你赶快去吧。”他一溜烟就跑了。赵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数学题,我小声对在我身边坐着的小英说:“这道题太简单了。”这时,那位小胖同学回来了,坐好以后,对旁边一位女同学说:“这道数学题有点儿难,我好像作不出来。”我随即就把答案作出来了,感到我旁边的小英还没反应过来,我就让她看了答案,她赶紧拿笔抄了下来。赵老师提问:“谁会作?”我第一个举手。赵老师看见我举手,让我到讲台上,给大家演算一下。我逐步演算完毕,赵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惊讶地看着我。于是,老师我问:“你怎么会算这道题?”我笑了笑,没说话。赵老师也是很佩服我,说:“请回到你的座位。”赵老师就问:“你是怎么知道这道题要这样演算?”我说:“我外婆在家里教我五年了。”然后赵老师欣赏地看了我一眼他心里可能想:“这孩子是个好苗子,应该好好培养培养。” 这位仁兄想测一下我的深浅,于是他又出了一道五年级数学题,题目是:“鸭子和猪共15个,算了算共有40套脚,共有几只鸭子和共有头猪?”同学们一看,都不会做。赵老师问“谁能解出这道题?”我举手:“让我试一下。”我走上讲台,用我自己的方法三下五除二就做出来了。我的算法是:假设鸭和猪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时鸭子都一屁股坐地上了,猪还两只脚立着。所以,猪有10÷2=5只,因此我的答案:“鸭子共有5只,共有10头猪。”

赵老师:“这位同学解题思路很别致、很新奇,而且答案非常正确。他的解题方法开阔了我们大家的视野,他简直是个怪才!希望大家向他学习,平时要多练。没过一会儿下课铃响起。”于是赵老师:“现在下课!同学们再见!”我们齐声说:“赵老师再见!”

半个小时的大课间早操后,接下来是语文课。刘老师走进教室,对我非常客气地笑了一下。该吃午饭了,同学们都跑到食堂喝水吃饭。饭后,我第一个跑回了教室,因为下午还有两节课。

下午两点半,上课铃响了。第三节是体育课。大家不是打篮球就是踢足球,要不就是打乒乓球。那个小胖同学看见小英,就问她:“你就是吴小英?你哥哥很牛!他竟然能解出那么复杂的五年级的数学题,那道题只有五年级才会出现。”于是小英告诉他:“我表哥就喜欢看课外书,我外婆也是一名老师,她在第一中学教初中语文。”那位同学恍然大悟,他说道:“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我。别的我不敢说,帮人打架我还是可以的。”

我把小英叫过去,问她:“刚才谁跟你说话了?”“说小胖同学,人家夸你呢。你可出了风头了。你知道他刚刚用敬畏的眼神看着我,问你怎么能接触那么复杂的数学题呢?然后我把外婆的工作告诉给他。他说他别的事帮不了,但是打架还是可以帮助的。”我笑了笑,没说话。

第四节上美术课。王老师:“同学们好!下面我们来拼图。”很快全班同学一起就拼成了我国的地图。

接下来是画画。有些同学画的是房子,有些同学画的是北京的公交车,而我和小英画的是故宫里面的前三殿。老师奇怪地问道:“你们为什么画这个?”我的回答有点儿出乎他的预料:“这是我国的建筑精粹,应该画下来。”她摸着我俩的头对我俩说:“真是我国的花朵!”不知不觉中,我们听到了放学铃声。王老师:“明天见!”我们齐声说:“老师,再见!” 此时,我们急急忙忙地收拾好书包离开了教室,排成两路纵队快走出了校门。

我外婆看见大多数孩子都是由父母接走的,而小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心里难受了好一阵子,止不住的辛酸泪模糊了双眼。小英地我外婆说:“不哭了,外婆。今天表哥在课堂上表现得十分出色,一下子镇住了全班同学。”“好好好,外婆不哭了。你说你表哥今天在课堂上镇住了全班同学。”我插了一句:“外婆能不能明天来我们学校?因为语文老师想见你。”“那当然可以啦,走吧,回家以后细说。”

到家之后,小英就把我在开学第一天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给我外婆说了一遍。就在这个时候,我插了一句:“外婆,你明天能不能到我们班,我们的语文老师想见你。”“放心吧,我明天请假去见她。”

于是在第二天上午我外婆请了半天假,坐车来到了我们学校,对门卫说:“师傅,请您帮忙叫一下一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刘老师好吗?”门卫师傅打了个电话,过了一会儿,刘老师到校门口接着来我外婆。“走,到办公室说。”刘老师问我外婆:“您怎么给李腾文那么早就开始教知识?”“我只教了一点点,主要是他自己有兴趣,喜欢自学,遇到难题就问我。”“难怪他学得那么优秀,有您这样的外婆真好。”

一年后,在我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头一个星期左右,我们二年级不知是哪个班的一位男生在校园里追着小英拿鞭子抽。被抽了一下后,她边跑边喊:“为什么打我?为什么打我?”我刚好路过,亲眼看见小英被打。我怒发冲冠,立即大喝一声:“住手!”我夺过鞭子,问小英有没有受伤。小英只是哭,指了指自己的脖子,那里有一道红色鞭痕。正是这次被打,为她日后得白血病埋下了隐患。我随即上去抽了那小子三鞭子,他两边眉毛上都有伤,边抽边骂:“这就叫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你小子再敢动她一指头,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接下来对小英说:“以后没人敢欺负你了。”果然从那以后再没有人动过小英一指头。

就在这时,我们二一班的班主任郝老师把我们三人叫到办公室,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骂了一顿:“你李腾文平时看着文质彬彬的,没想到你还会骂人。打电话把你家长叫来!”我就在他的办公室给我外婆拨了电话,让她快点来我们学校。大约一小时后,我外婆气喘吁吁地赶来了,直接进了郝老师办公室。郝老师对我外婆说:“你赶紧管管你外孙吧,他竟然用鞭子抽打别的同学,还威胁人家。”我外婆:“我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不会是这种人。”郝老师把那位男生叫来,对我外婆说:“你自己看看吧。”我外婆一看,对郝老师说:“我回家收拾他。”然后拉着我就跑,小英也跟着跑。进了家门,我外婆让我跪下。我开始还不跪,委屈地说:“这事不怪我,是那位同学先打的小英。”“小英,过来。”她扒开小英的衣领,更生气了:“叫你保护好小英,你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了,看看把小英打成什么样子了,你让我怎么跟你姨妈交待呀!你给我跪下!”我只好跪下。

这时,我母亲回来了。一看:“这是怎么啦?”“你的好儿子惹的祸,还让小英受伤。”我母亲扒开小英的衣领:“这是谁打的?文腾文,是你打的吗?”小英这时插话道:“是那位同学先用鞭子抽了我,表哥才还手抽的他。”我外婆一听,把我搂在怀里:“文腾文,外婆不该没问清楚情况就责罚你。之所以让你晚了两年上学,就是为了今天,就是要你在学校保护好小英不受人欺负。”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西长安街派出所打来的,让我们过去一趟。我外婆说:“别怕,过去就过去。”接着对小英说:“从今往后不要再叫表哥了,就叫哥哥。”小英很高兴地答应了,从此以后就管我叫哥哥。

我们到了派出所,打小英的那位仁兄、他父母和爷爷奶奶都在场。看见我们进来,表现得十分愤怒。派出所的民警问:“谁先动的手?”我和小英异口同声地说:“是他先动的手!”派出所民警走过来,看了看小英的伤,回过头看了看那小子,只见他支支吾吾,憋红了脸,半天说不出个一二三来。然后民警对他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服,可以到法院起诉。”我外婆问民警同志:“我们可以走了吗?”“当然可以。但是那位先打人的同学要在这里写一份检讨书,以表悔过。”

走出派出所,我向我外婆提出我想跳级。我外婆问:“怎么啦,你嫌学校的老师教得慢?”我点了点头。于是我外婆对我说:“可以跳级。”从此就开启了我的跳级生涯。

八二年底,我外婆就退休在家了。在我跳到四年级三四个月后,我父亲得了一场怪病。在一天早上起来,我父亲站起来以后摔了一跤。小英当时正在写作业,听到扑通一声,这个时候小英跑了过来,问:“姑父,你怎么啦?”“小英,把我扶起来。”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我父亲扶了起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摔倒了?”我父亲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只是腿站不住。”“我去叫外婆来。”她跑了出去,叫来了我外婆。“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就摔倒了。”“不行的话,就去医院。小英,赶紧给你姑妈打电话,让她快点儿回来。”然后我母亲接到家里的电话,就向领导请假,飞奔着跑回来,打车去了解放军总医院。经过各项检查,医生也没有办法治疗。医生对我母亲说:“你丈夫得了脆骨病,你有没有后代?”“有一个儿子。”“这是遗传病,隔代传。你的儿子长大后,最好要一个女孩。你需要给他买个轮椅,和一幅拐杖。”

到家后的当天晚上,趁我母亲熟睡期间,我父亲爬在书桌前,给我母亲写了两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书同一去兮不复返。”此外,他还写道:“我对不起你,小芳,咱们还是离婚吧,因为我不忍心再拖累你们了。请你也在这三份离婚协议书上签字。”

第二天一早,我母亲看到我父亲留下了三份离婚协议书时感到很难过,随即把三份离婚协议书撕了。根据那两句诗,她就知道我父亲去易水河了。我母亲很快返回单位,立即向领导递交了她和我父亲两个人的辞职报告,领导二话没说就批准了。我母亲把办公室里个人的东西收拾了一下,给几位同事说了已经辞职的事,然后就回家了。

第二天是个星期天。早上起床后,我母亲于是把我叫到他们的屋子里,搂着我哭泣着说:“孩子,我已经辞职了。”说着,从自己的斜挎包里掏出一封信,对我说:“待一会儿你外婆买菜回来,你把这封信交给她。好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懂事了,现在你父亲得病了,还挺严重。母亲要去照顾你父亲了,很可能二十年都回不来。你和外婆、外公还有小英好好过吧。”说完,她哭着离开了这个家。从此,这个家就四分五裂了。

我外婆回来后,我把我母亲走了的事给她说了,同时把那封信也交给她了。我外婆打开信看完后,这才明白她女儿真是不容易。我母亲在信中写道:“妈,在你第二次回唐山后不久,我就认识了书同,他也是一名知青。当时我没有想太多,但是我感冒发烧了,是书同用物理小芳式给我降温,然后背着我跑了半天才到县医院。而且他不离不弃,使得我非常感动。他用自己的工分给我换小笼包子,还自己动手**汤和鱼汤。妈,让都是感情动物,从我小时候起,你也是这样教导我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你的女儿,我不会忘记这句话。之后,我找到书同,对他说跟我比赛跑步,只要他能跑过我,我就答应他一件事。结果我输了,随后就有了文腾文。妈,我不敢对任何人说我怀孕了,因为我怕书同受到连累。本来我想一个人承担被发现的风险,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县医院门诊部走廊里,我捡到了一份骨癌穿刺报告和诊断证明。上面的患者姓名和年龄都跟的一模一样。由于我的文笔还不错,结果公社领导把我调到公社广播站,当了一名播音员。可是,我发现自己当不下去了,因为我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万般无奈之际,我就学习明成祖燕王朱棣装病的法子,装了一场病。我下到易河大队,想写点儿新闻报道。到了那里,我跪在地上开始装病。小陈和小张把我扶了起来,我告诉她们我得了骨癌。小陈把我送回广播站,我拿出那两份东西让她看。小陈提醒我应该尽快把那两份东西呈报给公社领导。这次公社领导和县知青办的工作效率非常快,第二天就做出决定,让我去北京治病,并且给我发了六个月的工资。”信看到这里,我外婆自言自语地说:“这孩子真傻,为什么不告诉我呢!”然后她接着往下看:“妈,我和书同就去县民政局领证结了婚。我带着两张结婚证和六个月的工资去了北京,在北京家里住了八个月。八个月后,我回到唐山,后边的情况你都知道。我在唐山住了七个半月,然后跑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刚好小畅她大姨是肿瘤科的一名主治大夫之一。我求她给我开了肿瘤科住院证明和出院证明。返回胜利公社后,我把这两份证明交给了,马书记要要到别的公社开展其他工作了,把我推荐上去了。就这样,我成了胜利公社的党委书记。之后我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符合法定年龄的知青可以申请结婚。当时,小胡、小畅、小宁,特别是小宁,她比我大三岁,她一直都和书同他弟弟关系不一般。于是,我让她们几个递交了结婚申请材料,并且领了结婚证。到了七七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我和小胡、小畅,还有书同等知青考上了大学。现在书同生病了,他提出离婚,并且写好了离婚协议。我看了后,就把离婚协议撕了。我爱书同,所以请原谅你的女儿不辞而别。我知道他有两层意思:一、不想拖累我了;二、他觉得住在北京很丢人,于是就回到了七三年我当易州镇公社党委书记的地方。我从单位办理了我俩的辞职手续。腾文还小,不懂事。请二老多多担待。妈,等我初步安顿下来,就会给你写信。女儿:小芳。”我外婆看完这封信后,把我叫过去,搂着我,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发:“你父亲病了,你母亲要去照顾你生病的父亲,孩子,你放心,天塌下来有外婆顶着,绝对饿不着你。”我懂事地点了点头。

我母亲很快就找到了我父亲,问:“你想当荆轲吗?”我父亲一回头看见说话的人是我母亲:“小芳,你怎么来了?”“我不来管你,你能活吗?”“文腾文呢?”“你不要担心了,我已经给咱妈交待清楚了。”然后我父亲用手指了指那座知青桥:“你还记得这座知青桥吗?”她当然清楚我父亲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要用手指着那座知青桥问自己了,我母亲由终发出这样感叹:“是呀,五年了!”所以我母亲对我父亲说:“走吧,先找个地小芳住下,然后再说。”于是,我母亲推着我父亲来到了一家小旅馆,并开了一间房我父母就住了下来。我母亲对我父亲说:“腾文都长到了十一岁,你还没有碰过我呢!”我母亲对我父亲说:“谢谢你当年帮助我,背我去医院看急诊,书同,我爱你,这样吧,咱们俩说好从今往后周末过上两次夫妻生活呢。”我父母知道还有我呢,所以我母亲就通过往北京的家中每年打上50快钱,虽说每年打过去的钱并不多,但是他们还要吃饭呢。于是,我母亲在易县广播电台找到了一份工作,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当一名播音员,而我父亲也在没先着,他明天晚上还要帮我母亲改稿子呢。

六月二十二日是我父亲的生日。我母亲感念我父亲的好意,在家里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谢谢他当年送的小笼包子和排骨汤。好了,今后我还会偶尔提到我父母在这里的生活。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让咱们回过头再来说一下在北京的我吧。又过了三个月后的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我从北京第一六一中学附小四年级跳到北京第一中学,初一读书上学去了。大家知道我外婆在这里上了半生的班,在我刚到学习。我外婆向北京第一中学提交了自己的退休申请,三个月后她的退休申请得到了获批而这一天是一九八二年底了。小英从来没有跳过级,她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不像我那样跳级。我们从唐山回到北京以来,我外公一直都很喜欢小英,而且他一直是很不错的北京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他不贪污,也不受贿,一心一意干着本职工作。他一回家就给我和小英辅导功课,特别是小英的功课全部都由我外公辅导。

我父母离开北京一年后的一九八三年,在易州镇买了一套房子。我父母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我母亲于是给我外婆和我外公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妈、爸:我和书同我们两个在这里买了个二手房,八成新。我在易州镇广播站上班,书同行动不便,在家里替我写广播稿。每个月的收入两个人基本够用,你就不要操心了。”我母亲在信中把自己的地址告诉了我外婆。

同一年我读初暑假期间,我外婆领着小英和我到了我母亲那里。就在我放暑假之前一个月,我外婆为我父亲办好了肢体三级残疾证。我们在那里住了一个月,我就睡在水泥地上,天天都要看好几个小时的书。我母亲问我外婆:“李腾文现在是几年级了?”“你走的时候孩子刚上完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九月份开学腾文就要上初二了。小英没有她哥那么聪明,但也没有留过级。另外,我在去年秋退休了,这样我老太婆可以在家了。”

一个星期天吃过早饭,我外婆和我母亲领着小英和我到易水河去玩。看到河水会清澈,我和小英脱了鞋就下了水。河水里的小鱼和蝌蚪真不少,我们高兴地在水里乱扑腾文,不一会儿就抓了几十条小鱼,还有一些小蝌蚪,小鱼放在脸盆里,小英蚪装在一个大玻璃瓶里。我们两个玩得开心坏了,一直到该吃午饭了还不愿意回家,因为长这么大我俩还没有在河水里玩过呢。一个月过得真快啊!我们该回北京了,因为再过一个星期就开学了。我们依依不舍地跟我父母告别,然后坐上了返京的长途大巴。

回到北京五年后的一九八八年夏小英就从北京第一六一中学附小毕业了,那年九月一日她直接升到了北京西城区第一六一中学南校区读初一。小英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之所以她会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该校离家特别近。嘿嘿巧了这一年我高中毕业,就在我高中毕业的前一年,当我选报理科班之时,十处敲锣,九处有他。当时我外公非让我报文科班的时候。我外婆当即做出了反对,在教育干线上干了一生她,不会不清楚这一改碧意味着什么。于是她跟我外公大吵架。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馊主意,我还是听从了我外公的话,去报了文科班。在我读高三的第一学期,我外公给唐山市教育局领导打了个电话:替我报名要返回唐山参加来年高考。半年后我高中毕业,以我外公当时的职权,我完全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他不同意那样做,并且告诉我:“既然你的户口在唐山开平区,你应该回去参加高考。”于是,我和小英还有外婆回到唐山,迎接我那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而这年我十七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