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276章 局势紧迫,组装首台极紫外光刻机

“这次他们那么快发布联合声明,并且表现出如此果断的态度,肯定是得到了什么有利的消息。”就在会议室陷入沉默时,坐在左侧的一位高管说道:“或许是打算把希望压在科学院研究的光刻机上。”

安伦科夫的心情已经糟糕到了极点,在他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时间里还是首次发生这种事。

眼下听到有人发表意见,情绪顿时稍微平复些向其投去目光。

将这番话悉数听进耳朵中,稍作思考他给予了肯定又开口询问。

“恐怕你的分析是对的,这段时间他们在高端光刻机的研发上确实很很调。”

“你认为我们还能保住这些订单吗?”

“恐怖非常难。”那位高管摇摇头皱眉道:“首先我们不可能取消已经发布出去的规定,对方也不可能再改变主意采购芯片。”

尽管话语中透露着消极态度,但说完这句话后紧接着又转变话锋。

“我始终不认为他们能制造出高端芯片,只要这个条件无法达成,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就不会受影响。”

而随着话音落下,在场其他人的心思也顿时活泛开来踊跃发言。

“他们想实现独立高端芯片制造产业链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等那些厂商始终找不到可代替的高端手机芯片货源,肯定还会选择和我们签订采购合同。”

“整个产业链涉及了那么多公司企业,又岂是短时间就能完善的。”

“发布出去的文件我们肯定不能撤销,既然他们想寻找替代方案,那就看看到最后谁才是着急的那个。”

“就算他们们研发出光刻机,没有性能强大的EDA工业软件辅助,所设计出的芯片性能也不会高。”

如果说刚得到消息时,安伦科夫表现的很紧张,那么听完众人这些话后则彻底冷静下来。

仔细想想他的担心确实多余。

就算那些厂商发布联合声明不采购芯片,所能坚持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解决芯片问题。

否则公司市值只会不断缩水,彻底在这个行业里败下阵来。

因此失去订单也是一时的。

另外他和那位高管的看法完全一致,仅凭一个徐昀想制造出极紫外光刻机无疑是做梦。

毕竟这可是大量科研人员很多年的结晶,又岂是那么容易研究。

如此等那边迟迟解决不了极紫外光刻机,那么就只能继续采购他们的高端芯片。

何况除了光刻机和光刻胶外,用于芯片设计测试的EDA工业软件同样重要。

这便相当于是上了双层保险。

想到先前徐昀在采访中自夸的那些话,他很快脑海中便萌生了想法。

无论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极紫外光刻机想在今年交付绝对不可能。

这点非常相信自己的判断。

到时候徐昀拿不出极紫外光刻机,他们便能使用些手段扩大影响。

届时只需松软些态度,必然能把失去的订单重新再拉回来。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环视众人开口道:“阿斯麦公司那边已经做出决定,会以交流学习的方式派人前往徐昀的光刻机项目,相信他们会戳穿这个美丽的谎言。”

表明完自己的态度,会议室内的其他人也都不再多说什么。

脸上看不到任何担忧的神情。

好歹也是全球最顶尖的芯片公司,在事情没有变成现实前自然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简短的会议由惊转为平静,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安伦科夫宣布会议结束,在场公司高管相继离开后高通并没有什么动作。

网上依旧保持着现状,没有公开再进行回应。

但所有人都知道,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全球半导体领域已然是暗流汹涌随时爆发风暴。

极有可能会像电池市场那样,迎来整个行业的巨大变革。

至于风暴是否会爆发的时间点,则正是徐昀先前接受采访时给出的日期。

如今满打满算也就还剩下几个月。

也就是说,如果到时候锦城光电技术研究所没有顺利交付首台极紫外光刻机,那么对于国产整个半导体领域都将是沉重的打击。

最关键的是从此会更加受制于人。

这使得几乎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徐昀和光电技术研究所上。

不过对此国内网友们倒是极为乐观,相关话题上能够看到大量支持的评论。

都期待着这天的到来。

仿佛只要是徐昀承诺的事情,就没有失败的。

当然这个时候徐昀可顾不上关注网上的事,回到京州市后他先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然后没待两天便匆匆乘坐飞机前往锦城。

……

……

“我们的项目进展怎么样了,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出现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2021年2月27日,锦城,光电技术研究所会议室。

昨天刚从京州市赶回来的徐昀,已经快速找回了自己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早上刚到所里便召开项目会议对目前的进度进行梳理掌握。

虽说他很信任罗长辉和杨靖等人的实力,但为了确保不出差错还是谨慎为上。

其实他在利用大脑超频解决极紫外光刻机面临的几项重大难题后,整个项目的研发便已经步入正轨,相当于驶入了快车道。

后面只需要人把握好方向盘,让其顺利的到达终点即可。

本来他都不需要亲力亲为,完全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陪伴陈诗禾上。

奈何因为门框机器人的事情,让敌人狗急跳墙用出这种恶心人的方法。

局面越发迫切之下,只能想办法加快进度,让首台极紫外光刻机越早交付越好。

尤其陈诗禾从网上知道这些事后,也极力要求他先完成重要的事情。

此刻罗长辉杨靖等项目核心人员,看到徐昀回来心里也有种莫名的安心。

毕竟极紫外光刻机的难题都是徐昀解决,现在交给他们继续负责,身上难免会有非常大的压力,生怕项目出现意外无法按时完成验收交付。

可徐昀在则仿佛所有困难都不存在了,哪怕真有突发状况徐昀也能解决。

随着会议室内氛围明显轻松许多,杨靖首先站起身汇报自己进度。

“徐教授。”

“这是最新的项目完成进度,你先看一下。”

说着把文件双手递给徐昀。

徐昀闻言倒也没想太多,顺手接过后便认真翻看起内容。

正如他预料的那样,自己不在锦城的这段时间里项目进度仍旧在按部就班的推动。

并没有耽误时间。

按照现在的进度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够彻底组装好光刻机进行测试。

这时旁边罗长辉趁着徐昀查看文件时,也面露笑容轻声说着。

“这次为了保证项目的进度,所里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没有放假过春节,我相信肯定能够在秋季之前完成首台国产极紫外光刻机的交付。”

伴随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其他人也同样都面带喜色。

谁都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程度,能出色的完成除了能给自己增加资历外,项目团队拿到国家科学技术大奖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这都要感谢眼下坐在主座上的徐昀。

徐昀没有负责极紫外光刻机项目以前,所里便已经在研究光刻机。

甚至为此投入了大量经费。

奈何进度实在是让人非常不满意,至今也才勉勉强强攻克28纳米芯片。

距离海外的7纳米甚至5纳米芯片相差甚远。

根本无法在半导体领域中拿到话语权。

可徐昀加入后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率先解决最重要的极紫外光源不说,后面又连续找到了光学投影系统和掩膜的设计方案,顺利敲定首台极紫外光刻机。

在经过这些事后,整个研究所就没有一个人不对徐昀感到服气。

徐昀可不知道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听到耳旁传来的罗长辉的话后,他抬起视线扭过头回答道:

“这段时间大家确实忙了点,等项目完成后再集中放假休息。”

“我可不是想要假期,何况大家现在对于手头上的工作情绪是非常高涨,都憋着气想赶紧把首台极紫外光刻机搞出来呢。”

“现在就算放假,估计也没人愿意休息。”罗长辉担心徐昀误会忙笑着解释。

他这话说的确实不错,大家能参与到这种国家重点项目中来本就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尤其现在还能看到成果就近在眼前。

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会选择请假,万一刚走就完成了项目,那岂不是直接亏大了。

毕竟忙活了这么长时间,肯定要亲眼见证首台极紫外光刻机通过测试。

徐昀没有多想,闻声点点头又重新看向众人。

“最近发生的事情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目前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局势已经很紧迫,我们必须要尽可能提前首台高端极紫外光刻机的交付时间。”

不用徐昀多说,罗长辉杨靖等人肯定也知道门框机器人的事情。

因此倒没啥好迟疑的,当即纷纷开口表态。

“项目上的事徐教授全权负责,所里的人员全部听从你安排,敌人越是不相信我们能造出极紫外光刻机,那我们越是要让他们好好看看。”

“没错,有什么事徐教授尽管安排。”

“大家早就想扬眉吐气一次了,这些年可没少在半导体领域受欺负。”

“徐教授已经研发出了高端光刻胶,只要我们这边组装好整台光刻机,立马就可以进行芯片的制造测试。”

徐昀把大家的表现看在眼里,尤其作为院士的罗长辉姿态上也放的非常低,他对此自然是非常满意,毕竟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整个项目组团结合作。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往下讲。

“有大家的支持我相信项目肯定没问题,不出意外的话夏季肯定能够实现交付。”

“以往在半导体领域受制于人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接下来大家依旧先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会待在所里直到光刻机组装完成,期间有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

接下来的时间,会议又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能看到大家脸上都充斥着轻松。

可谓是胸有成竹。

值得一提的是,徐昀并没有重新安排大家的工作。

从杨靖的文件中能看出大家的工作内容完成的都非常不错。

并没有出现突发状况。

这说明现有安排是非常合适的。

如此只需保持现状即可。

为了不耽误大家的工作时间,会议内容进行的差不多后徐昀便宣布散会。

大家陆续起身离开下,很快会议室内便还剩下徐昀和罗长辉两个人。

看到罗长辉似乎并没有要走的意思,徐昀想着对方可能还有话想单独说,便暂时停下自己的动作主动向对方询问。

“罗院士。”

“您还有什么疑问吗?”

会议上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眼里只有工作,不过私下对于罗长辉这种前辈是非常尊敬的。

罗长辉这时听到喊声缓缓抬起视线,能看到有些浑浊的眼睛微微泛红。

情绪在心底不断翻涌。

稍微顿了两秒,只见他深吸一口气,说出自己此刻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我真的非常感谢你徐教授,如果不是你的话国产光刻机项目恐怕依旧遥遥无期。”

“是你扭转了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局面。”

讲到这里罗长辉心里也颇为伤感,先前他作为光刻机项目负责人,尽管带队很努力的想要研发出高端光刻机彻底解决国内制造不出高端芯片的问题。

奈何理想终究是理想,和现实存在太大偏差。

几年下来虽花了不少国家经费,成功让光刻机技术向前有所迈进,可和海外的光刻机水平相比简直就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根本解决不了国内半导体领域的局面。

为此他也是非常自责。

其实侯盛昌决定把徐昀请过来担任项目负责人时他心里是有些不服气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舍不得项目负责人,而是不相信徐昀如此年轻,真能让光刻机项目迎来突破性进展。

虽说徐昀的表现非常优秀,并在材料人工智能光电等领域都做出了成绩,可光刻机的复杂程度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全部零部件数量高达几十万。

不过这种想法在他心中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在看到徐昀很短时间内便有了光源制造方案,并且成功通过测试后,他便意识到院长特意把徐昀从京大请来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到后面徐昀接连解决光刻机难题,让国产极紫外光刻机的交付变成了可能。

他除了对徐昀欣赏服气外,更多的则是感激。

尤其春节假期期间发生的门框机器人事情,更让他对徐昀的恐怖实力有了全新认知。

怪不得徐昀能独自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可以说他无比相信徐昀的话,今年夏季首台极紫外光刻机必将准时交付。

“罗院士,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而海外那边也很快会见识到这股力量的恐怖。”

徐昀嘴角微微上扬浮现出一抹和煦笑容,眼睛平静的注视着罗长辉说出这句话,并没有把全部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

他是依靠大脑超频解决了光源投影系统以及掩膜等光刻机重要问题。

但单靠他自己可无法组装出整台光刻机,这需要项目成员的协助。

罗长辉听到这句话先是神情微怔,很快反应过来脸上堆出笑容。

然后站起身说道:“我也很期待届时海外方面会有什么反应。”

“我想肯定很精彩。”徐昀回复道。

会议结束后大家很快便进入到状态,按照自己的工作内容相互配合完成光刻机的组装以及调试。

而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光电技术研究所不再在网上公布任何消息,全力加快项目进度,这使得互联网相比前段时间总算平静了很多。

但眼看今年即将过半,关于国产极紫外光刻机的消息却迟迟没有传出,这使得有些厂商和网友也开始担心害怕出现意外。

想到如果国产极紫外光刻机制造不出来,那么他们就必须接受那些条款继续采购海外公司的高端芯片,如此先前发布的联合声明也就成了笑话。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非眼睁睁看着庞大的公司走向衰亡。

为此各大厂商的高层会议召开的越发频繁。

奈何由于实在找不到渠道获取最新消息,大家也只能耐心等待。

就这样时间很快进入到六月份,在光电技术研究所极紫外光刻机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首台国产极紫外光刻机终于完成组装调试。

毫无疑问这对于大家来说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么长时间的付出终于迎来了回报。

不过这个消息依旧处在保密状态中,并没有立刻对外界进行公布。

因为极紫外光刻机完成调试组装,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还需要使用光刻胶蚀刻晶圆片进行芯片制造测试。

只有顺利完成测试达到相应的成品率,这台极紫外光刻机才算真正满足要求,可以正式交付使用。

为了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除了项目组成员研究所所长全部到场外,科学院院长侯盛昌得到消息后也同样第一时间飞来了锦城。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