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再一次2010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银版《信号》

再一次2010 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银版《信号》

作者:宝木辰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22:01:14 来源:小说旗

沐茗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导演,当然了,再怎么年轻也比自己的年纪大。

年轻代表了希望,当然也代表了资历浅,一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比如王伟,到现在为止,除了,只有一部网络mini剧。

事实上,即使再过四年,他也就多了两部作品而已。

一部是真人版的,另一部则是。

“王伟。”沐茗当先开口道:“我已经看过了,拍的不错。”

“谢谢沐总。”王伟笑了笑,心里有些感慨。沐茗比自己还小个五六岁,怎么自己就混不到人家的那个位置上呢?

沐茗自然不知道王伟心里在想什么,轻咳一声,正色道:“行了,聊聊剧本吧。想必你也知道了,这次水木邀请你,是有一部刑侦题材的电视剧,找你来执导。”

“我知道。”王伟点点头:“不知道是关于什么的?”

“二十年前有个很出名的悬案,叫白银连环杀人案,想必你应该听说过吧。”沐茗淡然的道。

王伟的瞳孔一缩,作为一个对刑侦题材感兴趣的人,“白银案”的名字他自然听说过。

1988年5月26日下午5时许,白银公司23岁的女职工白某被害于白银区永丰街家中。这是“白银案”的第一个受害者。

随后,在接下来的十四年里,每过两到三年就有一个受害者遇害。因为凶手每次的作案手法都相同,所以被定为“连环杀人案”,并案调查。

那段时间,白银可以说是风声鹤唳,全市几代人都处于恐慌之中。

“凶手现在还没有被抓到。”王伟皱眉道,而后看着沐茗:“沐总是想把这个案子拍出来?”

沐茗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确实打算拍这个案子,但是这只是故事的主线。至于支线,我打算把近一二十年所有有影响力的案子都加进来。”

“这……”王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应,沐茗的心有点太大了。

沐茗看王伟惊讶的表情,淡然一下,从桌上拿起一份剧本,递了过去:“这是我写的一个初稿的故事梗概,你可以先看一下。”

王伟接过了剧本,低头看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封面上加粗加黑的标题——信号。

“这是这部剧的名字?”王伟下意识的问道。

“没错,我给这部剧的名字是。当然了,如果有什么建议,咱们以后还可以改。”沐茗解释了一下。

王伟点点头,沐茗这句话不单是说名字的问题,还隐含的表达了,对于剧本,他也可以有一定自己的修改的。这对于一个有着创作的导演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了。

王伟心里笑了一下,都还什么都不知道呢,自己已经想到了怎么创作的问题。想到这,王伟定了定神,翻开了手里的剧本。

刚刚从警校毕业没几年的李银白,是市公刑侦支队的一名警察。但在这身份的背后,他是曾经轰动全国的‘白银案’中一个受害者的哥哥。

他的妹妹在十几年前被杀害,然而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凶手。他痛恨警察,认为他们无能;但又自己成为了一名警察,发誓要找出凶手。

然而几年的追索,案件却毫无进展,这让他逐渐开始心灰意冷。

直到偶然的一次,他在仓库里捡到了一个破旧对讲机,意外的发现竟然可以和十几年前的人通话。

而对讲机的另一边,正好是如今已经去世,在当时被称为“神探”,同时也是“白银案”专案组组长的孙援朝。

李银白有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孙援朝有几十年的断案经验,再加上一个女警林颖秀。

从此,通过对讲机,三个相隔三十年时空的警察,开始解决各个过去与现在的未结悬案。

这份初稿剧本不厚,也就四五页的样子,因为沐茗只写了一个主线的框架出来。

原版是一部韩国的电视剧,剧情里涉及到的案子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改编而来的。只不过,都是韩国本土的案件。

而且,作为一部刑侦局,两国很多的法律法规很多地方都有所不同,更是需要重新修改的。

比如说原版第一集中提到的“追诉时效”的问题,在15年以前,韩国的追诉时效是二十年。所以剧情里才会出现,明明Dna比对结果温和,但是比追诉时效晚了几分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凶手逍遥法外。

但是在国内,除非警察机关没有立案,否则全部都是永久追诉的。

因此,再原封不动的把剧情复制过来就没有意义了。而且沐茗本身对刑侦方面了解的也不多,索性就只写了一个故事的框架,里面具体细致的情节,全都会由专业的编剧填补。

“诶,最后的结局呢?”

王伟很快就翻阅完了这份初稿剧本,在最后故事最后,只说了李银白发现了一种新的名为“Y染色体对比”的技术方法,有可能能找到那个已经消失了十年的凶手,然后就结束了。

不过这话刚一问出口,王伟就自己反应了过来。现实里这案子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凶手,电视剧里能怎么完结。

“这剧本……”王伟看沐茗道:“能过审吗?”

“能啊。你妹发现时间和地点都被我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吗?”沐茗道:“而且,这部剧水木已经联系了公安部和金盾影视中心,只要他们说话,审查那边就没问题。”

事实上,水木确实联系了公安部,不只是因为剧本,而是沐茗在故事里写的“Y染色体对比”的技术,就是几年后“白银案”告破的最大功臣。

其实这技术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都是用在学术研究方面。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这个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刑事侦破。

国内的审查制度,除了某众所周知的部门之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剧情里涉及到了哪个国家部门,就得有那个部门的批准。

所以说,联系公安部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在把剧本送检的时候,沐茗就表示剧本里的这种技术手段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

只不过,要等他们实际讨论出是否采用,如何应用,是否重新开启案件调查,估计这电视剧就都拍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