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383章 治小城如做红烧肉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383章 治小城如做红烧肉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7 01:54: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也就八十年代,啥都不完善。

连建筑样式、城市规划居然都能听他这么个纯外行指手画脚。

好在让卫东只扒拉大框架,具体细节不瞎掺和。

池世明也跟着建筑、规划专家们一起抵达。

虽然这会儿都是蜀川省城之下的“地级市”。

江州从民国的陪都开始成为全国重工业大后方,解放后的直辖、三线工程主力、改开计划单列等一系列领头羊级别的地位。

还是保证了技术底蕴远超商州。

光是一堆高校就吊打三峡口零高校的码头地级市。

专家教授们正好可以把之前经开区那片“小街区”模式,原封不动的复制粘贴给商州。

主要是诧异,两边都是这么大的城区建设规模,让老板你撑得住吗?

可能在这会儿,大家都还很难理解,地产资金来源会有多少层出不穷的花样。

起码比较了解卖楼花模式的HK仔已经琢磨出来:“这跟九龙旺角那一带的建筑街区特色也很相近?”

就港片里面很常见的那种漫天都是招牌,两边挂满空调窗机、晾衣杆的狭窄热闹街道。

实际上也是分成长条格子的小街区。

几乎可以算HK最有特色的城市风情,伴随港片、TVB神剧深深印在了一两代人的脑海里。

所以让卫东想复制过来:“东京也这样,我们现阶段要的是烟火气,有繁华的街区热闹吸引人愿意过来入住,迅速带动生活氛围,非得搞些绿化小区,占地较大、成本偏高还拉开距离。”

之前在江州买那一百八十套宿舍楼,现在正在自由市场背后修的三栋,都是标准的这会儿城乡开发建设模式。

一堆赫鲁晓夫楼,有点间距排开,中间有空地有绿化。

除了后来最被诟病的千篇一律呆板,刚开始看着环境还可以。

有点安居乐业的味儿。

可没有物业打理,这些空地很快要么脏乱差,要么被厚脸皮占用来种菜搭棚。

脏乱差的概率很高。

而三四十年后,国内城乡最多的那种小区楼盘,讲究容积率的景观规划,维护情况也不好。

让卫东就从老领导说起包产到户,农田分到各家,水利工程逐渐没人维护的思路,延展到小区建设上。

带着专家们在沿江开发地块,现场讲解。

现在只有一条破碎的水泥公路,两边不是杂草丛生的荒坡就是稀拉的几间年久失修的废弃仓库旧房。

倒是省了拆迁的麻烦。

照片就不用了,建筑、规划专家们早就沿着经开区那边的项目,人手一大堆。

很熟悉。

HK、东京都有样板在前,分成小街区密集建设,每个街区自由建筑的大小高低,错落有致。

集中拿一两个小街区合并,做成有专人维护的公园、球场、绿化景观,那不实用得多。

最后这点又有北美城区建筑的影子,一大片区域,拿个小街区做成商业综合体、大超市、医院、学校甚至寺庙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以让卫东这个保安四十年的经验,挺烦那种每个小区分隔封锁不许外人进出的划分。

很多人在网上吐槽,长大以后的城市没了人情味儿,很大程度都是这种小区分隔出来的原因。

冷冰冰的街上没地方可去。

看看那些三线工厂、老旧城区的生活气息就特别浓郁。

反正以后要怎么发展让卫东不会参与,他觉得自己只是在这个转型改革的阶段,提出点小小的改进。

既避免了这年头赫鲁晓夫楼的重复简陋,又没有后世动不动小区占地面积很大的浪费空置。

算是折中在这个房改初期的方案。

哪怕未来可能会落后,会拆迁,需要升级。

起码在这阶段能多快好省又宜居的铺开。

江州来的建筑、规划专家都大力称赞让卫东同志的勃采众长、眼光独到。

最后才提议我们是不是尺寸稍微大点。

说起来大家都没怎么出过国,只在各种书籍文献和极少数海外建筑画册上见过外面的风景。

池世明都只在HK打转转。

哪有让卫东这样突飞猛进的从东京到洛杉矶,都在有目的的考察学习。

还跟四十年后的城乡建筑做了对比。

最后还不固执。

专家说东京这种六十乘三十米的小街区尺寸,可能更适合那种一户建的建筑区域?

想想这么个街区四面都有街道,优点是四面底层都可以是商铺,绝对很符合商品经济发展。

但建筑要么是整体大楼,要么是一堆单体楼围起来,那么建筑跟建筑之间有遮挡,最好还是要有空隙,不然就太逼仄了。

其实让卫东第一次买楼的江州好吃街,从陪都时期就是这种小单体楼高低错落的风格挺有特色,问题在街区两百米长,严严实实挡住背后的棚户区,参与不到繁华,就成了脏乱差的旮旯角。

这才是让卫东偏好小街区的原因,就像卤菜、红烧肉,切得越小块,四面八方就越容易入味,没啥夹生的死角。

但现在一说也嗯嗯嗯,可以。

那就商量着调整成八十乘四十米。

江州那边更宽阔点,西山大厦做一百乘五十米。

赶紧修建出来看看,最后比较哪个更合适。

池世明在边上听得很兴奋,哪怕没有让卫东心头的模拟城市建设游戏感,也有种城市规模在因我们而生的操控。

尤其是这十几万人的地级市里,让卫东现在就是横着走的存在。

虽然他已经尽量低调,基本不离开自由市场、卫生巾厂、食品厂到新工地这么小块地区。

可实力在那摆着。

不光市里面各种部门机关、银行、厂矿官员都找着各种理由过来跟他交流搭话。

从自由市场的商贩、街面上的执勤、到厂区里的职工管理人员,看见他都跟看见老爷那么恭恭敬敬致意。

尤其李二凤得了消息,第二天带厨子过来住进小楼照料生活,就更显着像土皇帝。

气得让卫东大骂李二凤你是要让老子被枪毙嘛。

老子舒舒服服住在江边招待所,吃个食堂专心做事多惬意。

晚上再跟建筑、机电、生物专家们撸个串喝点酒,简直就是神仙都不换的小生活。

专家们都喜欢没事去背后甩两竿当钓鱼佬了。

你来搞成地主风格,要是被人打小报告到老领导那,不就成了恃宠而骄,坏了印象么。

农家妹子撇嘴,却又开心他什么女人都没带,依旧每天早上赶着去自由市场买野味、买新鲜果蔬。

让卫东遇见,直接动手敲头,她也倔强的不吭声。

拉姆和卓玛肯定看懂了是什么八卦,小眼神隐藏得很好,娴熟配合这位小姐姐做菜肴。

让卫东又要骂毛儿不许带着两条獒犬去街面上显摆,咱们家现在千万不能招摇。

可这两兄弟的理解明显是江湖上那套,年纪不大却偏要做着很老练的样子,出没在让卫东周围鞍前马后,还很来劲。

只要让卫东在街上跟人闲聊、寒暄,比划讲解事务,他俩就悄悄在周围隔离阻挡。

低调的技术活儿比后来那种一群保安给流量明星虚张声势强多了。

所以让卫东只能自己朝着平易近人去努力。

好招数可以用到老。

打篮球。

白天跟不同部分的专家交流开会,晚上六点过去卫生巾厂食堂拿饭盆吃过伙食,卓玛收了碗筷去涮洗,拉姆就默默的把一杯热茶奉上。

按照她俩的习惯肯定要加点奶,让卫东喝不惯那味儿,又不想打击小同志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就叫她们搞点果汁,捣出来的果味奶茶倒也像模像样。

顺便在食堂挤着看完联播新闻,消食得差不多了才换上球鞋短裤去自由市场。

一周左右,逐渐熟悉起来的建筑公司也被他鼓动组织参与打野球。

还在路口就各种让同志、卫东同志、东哥来打球的招呼。

让卫东也谈笑风生的随口招呼,尤其是建筑工、卫生巾厂、食品厂的工人尤其觉得他可亲,热情格外高涨。

不然大多都是农村劳力的这些工人们,很少踏入热闹喧哗的自由夜市。

本就已经成了商州人晚上新热点的自由夜市,现在愈发人声鼎沸。

好多人真就是晚上特意赶过来接近让卫东。

所以拉姆抱茶缸,卓玛带毛巾,都跟着李二凤隔远点,不要去打扰他这种“工作社交型运动”。

规矩都是让老板定的,任何五人成队,上场三球定胜负,最多五分钟没决出高下的就划个石头剪刀布换队。

唯有胜者可以留在场上。

他自己也不挑选那种打得好的高手跟自己配合,纯粹随机的来遇见什么人就参与进去:“可以可以,拉出来打嘛,他们那个大个儿是体委的,跟他拼篮下不是找虐么?”

“我的,我的,失误了!”

“喂喂喂,不要打业务球,老子看出来很反感你是瞧不起我咋的……”

气氛自然好到爆。

汗流浃背的在场上冲杀拼争几分钟下来,再远的距离都能跟他唠几句。

尤其运动带来的那种内分泌释放就很热烈顺畅,没什么弯弯绕绕的阴柔算计。

李二凤还想挤上去嘘寒问暖,小姐妹都知道悄悄拉住她,大哥那都是什么场面。

他打的还是球嘛,周围那么多人看着他哩。

今天终于有好多声音都在问了:“这是要开始修新房,要卖新楼吗?”

“市里面出台了新文件,要全面停止福利分房,不会是真的吧?”

“一直不都是分房吗,怎么可能以后全都要自己买房?”

“全国上下来商州学习调研,都没听说有这个规定,这不是有人在整我们商州啊?”

历史总是这么在重演,当变革到来的时候,成见这座大山让多少人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