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的是,这几位当中居然有参与了那场代理权交易:“你连他都压过了?”
让卫东顿时想自个儿掌嘴!
抖搂这事儿干嘛。
HK才多大啊。
顶级富豪才多少人,能牵扯上这类电脑总代理销售权的圈子小得很。
这尼玛就是在背后蛐蛐人家。
幸好他还没说到对方赔了自己家外贸公司和那老洋房,得咧,老洋房也不去了,这特么炫耀的成分太重。
新式里弄的办公室随便看看就去办事。
他也不怕磕碜:“压什么压,跟他们打交道总之得小心点,做生意不是和气生财吗,现在除非特别突出的贡献和关系,在沪海基本上还不允许购买房产,我这也算是电子厂股东,这次建设的新厂区置换给了电子厂百分之十的股份,听说股价飞涨。”
老奸巨猾的港商们,明显看出来此宅子不是彼宅子,跟特么难民营似的,怎么会拿来问他们要不要落脚。
但闭口不问来由,除了惊叹内地有股票股价了吗,得了解释全国仅有两支股票在试水。
就是继续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抖搂出来。
哪有什么两百万美元,都是吹牛逼的,这玩意儿根本就不值钱。
去年底不是刚发布了联合公报后,HK的洋行开始抛售撤退,其中有家接了个洋行大盘几十亿港币。
手里现金不够,又不能提前公开从银行筹款,就按他们潮汕佬那边的规矩凑钱,七十多个话事人才把钱凑够。
拿回来论功行赏就是把洋行操持的生意分包掉。
大佬们你要这块地、他要那栋房,小的拿各种代理权。
其中就有79年签署的这个IBM电脑大中华区代理权,十年期限。
这特么时间都过半了,而且电脑是个什么玩意儿,这生意能做多大?
过去几年都没卖多少业绩出来。
所以谁都没瞧上这玩意儿,硬塞给了个跑走私的小字辈,不要就没得分。
走私仔拿到代理权之后,才是这辈子第一次摸电脑!
你说这玩意儿能卖两百万美元?
那不是北大爷吗。
秦羽烨侧身在副驾,还解释这是三合会形容被骗的金山客。
让卫东开着的小面包车里洋溢着粤语的快活。
一群亿万富豪聊这种八卦,一样开心。
让卫东这才明晰:“什么电脑总代理,指的就是IBM电脑的大中华区代理权,卖别的牌子就不受影响了?”
众人哈哈哈笑:“是的是的,如果不是史蒂夫这样的股市奇才,我们都不知道IBM之外还有电脑品牌……”
没错,IBM就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从这百年老品牌的名儿就听得出来多牛逼。
约等于电脑代名词。
人家从三十年代就给平京协和医院装了第一台数据处理机,针孔纸带的那种。
让卫东之前肯定不知。
这块儿本就是他的认知盲区。
他连苹果电脑,都没跟苹果手机、以及史蒂夫第一时间联系起来。
都是到花旗去筹备广告发布会,才从秦志明那听说,苹果公司在北美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超级巨无霸IBM。
当时秦志明给他简单科普了下,是IBM最早发布个人PC这个概念,电脑年销量占据全世界的大半壁江山。
然后史蒂夫横空出世,抢走了不少。
最终形成IBM占据三分之一,苹果四分之一,剩下是其他一大堆公司的格局。
这才是史蒂夫被股市看好的原因,能够从差不多算花旗国家队的IBM手里硬生生抢下这么大份额,成为科技概念股的超级潜力股。
但这个比例是史蒂夫兵变前,最意气风发时候的巅峰业绩。
后来他被各方逼宫,就是这个市场份额下滑。
直到“新款上市”后的苹果电脑八十万台销售,肯定改变了这个格局。
但具体是多少,让卫东只恨手里没有智能机可以上网马上查。
他心里回荡的声音是:“那老子不就是苹果电脑大中华区天然的总代理了,这辈子IBM怕是朝内地卖不了多少电脑吧?”
之前他以为这什么两百万美元的电脑代理权多了不起呢。
原来就是个品牌代理权啊。
他在沪海的外汇券商场里面,看到秋叶原两三千美元的电脑,这边卖两三万!
这会儿官方汇率才三左右,黑市也不过到四五。
最多心头也只是暗骂声奸商买办是真特么不要脸。
并没打算做什么。
自己不可能去扭转这种大局。
包括五机部把计算机研究所塞过来,他还是在按部就班的尽人事听天命,这学习机能帮助电脑科普到什么地步,这6502芯片会走到哪一步,他也不知道。
只想着自己来都来了,能跟着改变点就改变点。
现在忽然有个比较清晰的战场地图了,对方退出沪海及江浙、西南地区的电脑产品市场,就其他地方我不能去?
那就默认沪海、江浙以及西南地区是我的电脑销售地盘了?
走着瞧呗。
没准儿你们对电脑的熟悉程度,还不如我这个断手保安呢。
这年头,除了打字员和计算机工程师,普通人谁会接触电脑啊。
沪海市里面大院的保安就熟悉让卫东了。
尤其是对他这两部灰扑扑的面包车印象深刻,连忙放行通报。
然后这边市里各位又一起见证了西南乡下来的改革仔,继带着几千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代表坐乌龟车到访以后,又带着一群HK亿万富豪,乘飞虎牌面包车来上门。
“四万块,我给这边公司买了四辆……”
让卫东还是给港商们解释了缘由:“你们送到江州的车辆,完全用于接待,你们随时过来江州都能方便出行,这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不能用……你们可能不太明白,HK或者欧美需要大力显摆你是有钱人,才会有更多人相信实力,跟你做生意,内地不是这样,起码想长久点还是别招摇。”
港商顿时觉得你们痴线啊。
主要是整个江州,甚至整个沪海的街面上都看不到什么高档车,太刺眼了。
平京这方面就满地豪车,混着开个JEEP也不算啥。
但果然,风尘仆仆的让卫东立刻得了这边领导好评:“刚从工地过来?听说你们进度拉得很快,非常有战斗力,辛苦了。”
机关单位可不都得有点这种挣表现的小心思么。
让卫东还端起茶杯咕嘟嘟的喝完,把年轻虎将的气质演绎到位:“这是来自HK的港商考察团,在江州做了些生产企业、工业园的投资项目,今天到访沪海,我们先商量这能不能把我的厂区地块,一次性填满,由他们分别投资酒店、商务中心、住宅商品房小区,争取在明年全面投入使用。”
说着递上凤雏她们临时在工地才手写的建设申请书。
这会儿修新房,居然都不是问住建委、规划局之类的部门,还没完善这种设置。
分管电子产业开发区的领导认真倾听了。
上面的数据都是驾轻就熟的,二十多层的五星级酒店投入大概多少,接待量多少,入住价格,主要针对整个电子产业开发区来来往往的外商、外籍技术人员、各种外籍官员等等。
让卫东想的是这片区域未来肯定会企业密集,光一两家高级酒店都肯定不够。
对方已经点头认可了:“这个没问题,按照政策规定,必须是合资,你牵头成立就行……”
江州那几家厂也是这样,这时候国内接受外商、港澳台商投资,都必须是合资企业,而且必须是中方控股。
其实都挂在让卫东名下。
他自己再转头跟港商在HK签署一份置换协议就行,属于是象征性协助代管。
让卫东的团队跟着赚销售利润就不少赚了。
这酒店控股……让卫东又被迫拥有了家酒店,行吧,要么实际用美刀控股投资,要么又得在HK置换协议。
商务中心也是这样,不是所有来电子产业开发区的,都得是生产厂家,总有各种销售、开发、科研公司,单独修大厦之类周期长、投入高。
建设好现成的写字楼租用即可。
有些大厂家、大企业在建立自己的厂区之前,也可以暂时在商务中心落脚办公。
就连两个月前才动工的电子产业园区开发公司,不也是临时栖身在乡镇企业小楼里。
这俩对未来招商都很有帮助,算是整个电子产业园区的服务项目。
所以都点头认可,还主动扩展:“小让你南侧地块不是空着吗,在那做个规划图报上来,不要影响了你的厂区规模,市里面很看重你这个项目的带头作用。”
这点言下之意,让卫东还是听得懂,就是正儿八经的电子高精尖企业才是市里面最看重的,周边这些妖艳货色不要干扰了主题。
所以关于港商投资商品房建设销售,目前肯定触及到了禁区。
商品房都还没能在沪海正名,首发商品房销售的业绩还挂在商州这个地级市的头上,江州都没公开发售全新建设的商品房,才试探到拿些存量房来销售的地步,你在沪海就猛的要跳到港商合资建设销售商品房,会瞬间引发整个华东地区的房地产爆发。
“这个还是要谨慎点,要不小让自己独资来搞,不许用外资和港资……”
毕竟工厂、酒店、写字楼,还说得上是学习“先进经验模式”,跟外资、港资合作说得过去。
而且这些建房都是有目的功能性。
这住房有什么需要国外先进经验的,要不要突破直接到北美豪斯的那种平房大院?
把住房当成商品,这个巨大的思想门槛都在艰难普及。
差不多十年后,沪海人民都还没完全摆脱福利分房的思维呢。
让卫东一听,马上敲退堂鼓:“好好好,当我没问,在商州和江州的房地产探索都已经压力很大了,沪海这改革浪潮的中流砥柱就不用我掺和了,您几位也缓缓理解下?”
可他越是高风亮节,可不就越显得踏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