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之威甚重,兵多将广,国库充实,杨广又是文武双全的绝世奇才,性格强势霸道,对各个势力又没多么客气,让人魔门忌惮想刺杀也正常。
看武信反应,魔后冷笑接道:“事情自然没那么简单。杨广暴行,是他几乎成了天下公敌,很多江湖势力为了自保,先发制人总比等死强!此外,我魔门也是借此缓解和正道、佛门的关系,趁机扩展势力,积蓄实力,一举多得!”
武信理解魔后的说法,却是摇头反驳道:“一举多得?恐怕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吧?恕本侯眼拙愚钝,真看不出圣门得到什么好处了,坏处倒是很明显。别的不说,正道和佛门的势力,远胜圣门,为什么他们不出头,却推你们出来当出头鸟?”
魔后语塞,死鸭子嘴硬道:“自然也有,否则岂会有那么多反军?只是越王一脉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罢了。自然不会分兵回来打武信。
因为军队少了,没用;军队多了,影响大计。只能打落血牙往里吞,看武信率军在汲郡嚣张了!
此外,短短十天,天下遍地烽火,又出现了十几支十万规模以上的起义军。
河间格谦、渤海孙宣雅,余杭刘元进、梁郡韩相国、吴郡朱燮、扶风向海明、淮南杜伏威等等。如武信所料,纷纷举事。还规模浩大,威名赫赫。让众人看向武信的眼神,有点膜拜神灵的意味。连李世民、窦氏等人,也尊敬重视许多。
除诸多反军外,最让天下震动的是三件大事。
第一,文武圣帝杨广率领远征军,南返之际,遭遇阵容恐怖的袭杀,骁果禁卫战死过万,太监、宫女、官员、军卒等战死无数,文武圣帝生死不知。
据说,此次袭杀,殃及数百里范围,规模浩大,战况惨烈。
更重要的是,有杨广驾崩的传言!
第二,大隋名将兼河南赞治,裴弘策,汇聚五十万正规军,狙击楚国公反军,却遭遇大败,极大增强了楚国公杨玄感威名。
据说每日慕名相投者,高达万余,普通从军者不算在内。
第三,大隋名将兼刑部尚书,卫玄,从大隋帝都,西都长安,调集骑兵十万,步兵三十万,预备军无数,各种船舰无数,沿着母亲河急速到来,意图狙击玄感反军,使之无法威逼东都。
这些是大隋正规军,来自帝都的精兵,而不是普通正规军和仓促召集的军卒。
理论上,帝都精兵对上缺兵少粮的反军,至少以一敌五,却在北邙大败,最后只余万余人逃走,可谓全军覆灭。
北邙之战,一天交战数十次,尸横遍野,延绵数百里之遥,鲜血把山林平野染成了红色。但是,败了就败了,过程不重要。
此战非但没挡住玄感反军,反而使之名声大震,投者如过江之鲫,队伍不减反增!
据说杨玄功骁勇善战,力大无穷,又善于安抚、带领部队,士兵乐意为他拚死效力。并且每战必先,亲自挥舞长矛冲阵,呼叫叱咤,众敌莫不震骇,人称小越王,被誉为西楚霸王,战神在世!
文武圣帝杨广,雷霆震怒,连下十数道圣旨。
首先让唐国公李渊,不惜代价狙击玄感反军,拿命换也要挡住玄感反军的脚步,等待援军。
其次,号召周围大隋将军急援东都,又点名武贲郎将陈棱,武卫将军屈突通,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等四位名将、老将,全速支援河南战事,绝不容东都有失,否则一例处斩!
这一日,黎阳仓外,武信军营。
三支队伍齐至,一路来自黎阳仓,一路来自魔门,一路来自文武圣帝。
*****
拜求月票!推荐票!!!!!!!!拜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