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32章  外资?打的就是外资!

树立一个品牌,既要能够赚钱,又要能够维持格调。

这是一个非常难办的事情。

但在96年,这件事情却相对好解决。

高端市场极度缺失,甚至都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品牌。

陈庆宇拿出后世的高端品牌形象打法,无论是营销还是花钱,都令这个时代的老板们目瞪口呆。

曼妮百货,的确能吸引一部分高端用户,但真值得成立一家分店?

“老板,开分店我当然赞成,开一家独立的高端分店,尤其是在外滩这个地方,更是品牌必须争取的一项措施,但至少也该过一个月,尤其是先等沃尔码的店开起来再说。”

魏成峰知道陈庆宇好说话,但身为一个打工者还是要有自觉。

他小心翼翼斟酌着话语,担心陈庆宇还是不够重视,决定放了一个狠料。

“老板,昨天我才得到一个新消息,家乐辐也打算来魔都开店,而且他们选的位置也在外滩附近。”

“外资林立,咱们虽然拿下了第一波胜利,但状况依旧不容乐观,我认为不能现在开分店,而是要集中力量应对他们。”

魏成峰每说一句,徐兴华便点点头。

等魏成峰全都说完,徐兴华立刻说道:

“老板,老魏的话我非常认同,咱们才刚刚开了一家店,现在就开第二家分店,怎么应对沃尔码和家乐辐的挑战?”

“而且就算要开分店,我觉得也应该避开这两大外资。魔都很大,出名的不仅仅是外滩,更何况,咱们也不一定非要在魔都开第二家分店。

帝都,花都也是很好的地方。”

即便陈庆宇和他们分析再多未来市场,真到了面对两大外资挑战的时候,两人依旧会下意识心虚。

这时期的国人,普遍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商业自信,而且也的确是比外面差距太大。

但至少在零售行业,还用不着如此。

零售行业,第一是营销品牌,第二是拓展服务,第三是把控渠道。

这三项,只要能玩转,懂得其中的门道,没有什么硬性的技术壁垒。

陈庆宇淡淡的看着两人,等两人把话都说完了,这才慢悠悠的说道:

“外资的确很强,他们也有很多资金,但你们不应该把他们看做一个整体,而且内地是咱们的地盘。”

“家乐辐才进入国内两年,沃尔码甚至还没开业,他们两个加起来,也不过只是有个外资名头而已,他们能把控多少渠道?”

“不错,他们背后的确很有钱,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经不起失败!

任何一个单一市场的失败,都会直接反映在他们的股价上!他们不敢大范围投资,必须小心翼翼的试探市场,如果我不抓住这个机会,就等于让他们有了喘气的时间。”

“况且,他们发展地盘是他们的事情,难道有他们的地方,我就不能开分店吗?

如果每一个行业都这样想,国内干脆也别发展了,大家拱手把市场让给外资就好,仗还没打,你们自己先退缩了?”

陈庆宇越说越严厉,说到最后,几乎把两个人说的抬不起头。

“老板,您别教训我们,您倒是说说办法,您是掌舵人,我们肯定没您看的长远。”

魏成峰急忙说道。

曼妮能有今天,不是依靠他,也不是依靠徐兴华,而是因为陈庆宇。

曼妮百货的所有员工,都知道一件事。

整个团队少了谁都没关系,唯独不能少了陈庆宇。

办法当然有。

陈庆宇既然打算开分店,自然就不会只想一个方面。

外滩的曼妮高端店,只是为了巩固品牌形象,抓住这部分真高端用户。

但应对家乐辐和沃尔码,只抓高端店,却是死路一条。

96年的国内,就算手段通天的人,其实也没有几个高端渠道,陈庆宇当然可以用营销手段来打造高端形象,但跟外资比起来,简直是死路一条。

他还需要自己打造高端形象,而外资品牌什么营销都不需要,只需要把那些世界上的奢侈品往自家一放,陈庆宇哪怕做100倍营销,也只是成为他们的嫁衣。

所以,若想打垮沃尔码和家乐辐,就必须牢牢抓住自家的优势。

陈庆宇的优势从不在高端,而在于那些特色化小工厂。

盘踞在各地的小工厂,有各种各样的特色产品,只不过是缺少营销和曝光条件,陈庆宇替他们设计,给他们机会。

这样一来,等到沃尔码和家乐辐开店之后,人们就会发现这两家的产品太过雷同,逛几次之后,就会失去吸引力。

而曼妮百货却不同,曼妮百货的产品不但多种多样,而且每一家店都有不同的特色,最关键的是,这些特色商品,更符合国人的口味和感觉。

若想把商超做起来,还是得依靠普通消费者。

陈庆宇几乎能够想象到未来的局面。

等家乐辐和沃尔码气势冲冲的融入国内市场之后,却发现消费者早就对他们的产品不感兴趣了。

到那时候,这两家的退市速度,恐怕会比上一世更快。

上一世,沃尔码潇洒了十年以上,才最终被各地的自由品牌所击垮。

而这一世,陈庆宇相信有自己的参与之后,沃尔码退市的速度,至少会比上一次早五年。

陈庆宇之所以有这个自信,不是因为他自己想象,而是有实际案例分析。

可口和百事!

可口和百事,最开始进入国内只重视一线城市。

直到两千年之后,市场一直打不开局面,他们才决定改换策略,但并不是完全照抄国内品牌主打便宜的策略,而是利用自己高端形象和营销手段,直接轰击下沉市场。

如此一来,一边是纯粹用低价策略,把自己当做廉价的解渴饮料。

一边是同样低价,但却有品牌价值,还有更多广告营销,高端感的饮料品牌。

两者选谁还用想吗?

选第一个,除了解渴别无他用,选第二个,解渴的同时,还能带来品牌营销的愉悦感。

人是会骗自己的,品牌营销,更是能凭空影响所谓的心里认同。

更何况,可口和百事的味道,的确有别于国内市场。

各种策略之下,还不到两年,国产的几个碳酸饮料,就被打得几乎全线溃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