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34章 把曼妮开到万国建筑群!

河马商超的定位,本身就不是面向一般居民,而是对价格不太敏感的体验型顾客。

对价格敏感,河马的商品绝对不划算,甚至偏向智商税。

所以这部分顾客,也不会花两百多元去购置会员。

这种模式,只能诞生在一线城市,但是却又能够极大的填充自家生态,维护住一批较为高价值的顾客。

曼妮百货虽然有会员,但会员功能十分初级,一方面是碍于品牌初创,没有底气征收高价值会员费。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时的国民尚不富裕,征收太高价格的会员费,只会适得其反。

“你的建议很好,日后如果机会成熟,这件事情由你去做。”

陈庆宇淡淡一笑,没有打击魏成峰的热情。

魏成峰深耕商超行业十几年,有些观念的确很超前,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忽视了国内的状况。

国民收入还太低,还需要等,即便只局限于一线城市,也要至少等十年以上。

国内的商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即便沃尔码和家乐辐闯到魔都,留给陈庆宇的空间依旧很大。

陈庆宇就算不设置会员高端店,也有很多办法搞出差异化。

谁让他手中的现金流太多了呢?

就算家乐辐和沃尔码,再重视国内市场,就现阶段而言,他们也不可能拿出几十亿投资。

如果他们真的敢这么做,陈庆宇倒是很乐意多等一年。

没有了现金流,等金融风暴来的时候,这些商超背后的资本,必然会大乱阵脚,到那时候,陈庆宇还用得着在商超行业击溃他们吗?

他空出足够多的现金流,完全可以反攻他们的老家!

沃尔码和家乐辐的商超,都是高度标准化的成熟体系,一家新店有固定的成本,不会多于3000万,甚至随着后期开店,一家店的成本会降到2000万出头。

成也体系,败也体系。

正是因为太过标准体系化,所以家乐辐和沃尔码才在疯狂扩张后,仅仅几年时间,大众就对他们失去了兴趣。

疯狂扩张,就是一场资本游戏,扩张的越快,泡沫吹得越大,资金压力也越大。

等到泡沫撑不住的时候,不但会把扩张的部分崩溃掉,连带着也会伤害自身。

能看到这个体系的麻烦,不代表能想到办法解决。

家乐辐和沃尔码的模式,进入国内之后,引来了一大批商业人士模仿。

从一开始的飞速扩张,到扩张不下去后一地鸡毛,直到二三十年后,这个资本游戏依旧在循环不止。

商业就是一个循环,聪明人会逐渐微调这个模型中的细节,以求延缓崩溃的速度。

就比如扩张时,留下一个备用资金,以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状况。

有些聪明的商业设计师,会设置一个强制的资金库,留下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资金,用来处理问题。

这个方法在竞争不够激烈的条件下,其实完全够用。

此时的商业,既没有电商和网商的冲击,也没有面对国外零售商的高强度冲击。

此时做生意,只要能把工厂做起来,基本上就是躺着赚钱。

消费者在这个时间点,即便拿着钞票,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可以选择。

要知道,96年的魔都,除了陈庆宇之外,连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商超都没有,其他城市的状况还用奢望吗?

只要有超市开业,无论模式多么老套,都能瞬间火爆。

也正因此,沃尔码和家乐辐的固定体系,开一个城市,火爆一个城市,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没有人看透这个本质,只以为是外资光环在发光发热,所以只要是和外资竞争,所有人都会下意识感到害怕,甚至不敢面对。

而等到国内商业成熟,民众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家乐辐和沃尔码已经躺在这个体系上,赚了20年的钱。

就算他们最终狼狈离去,但赚了这20年的钱怎么算?

零售行业没有技术壁垒,也没有什么科技工业。

在工业或者科技领域被人赚钱,心里总能找到一些理由安慰,但是在零售行业被人赚了钱,还不尊重,陈庆宇怎么想都怎么憋屈!

而且,家乐辐和沃尔码的败退,也并没有营销号说的那么狼狈。

要知道,只要是外资的就是好的,这个观念经过一代人的深入,甚至已经在某些群体心理形成了固定思维。

哪怕这两个品牌已经无利可图,但只要拿到这个招牌的代理,依旧有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

最终的结果……沃尔码和家乐辐虽然退役出国内,但直到临走前还在赚钱。

家乐辐和沃尔码会扩张,他就不会扩张门店吗?

想打击这两家品牌,就必须在他们发展之初,就狠狠的打碎他们身上的外资光环。

陈庆宇想让民众们看清一个事实,外资光环根本没有什么魔力,不过就是先发优势,攻击落后市场罢了。

只要搞懂他们的商业模型逻辑,打压他们简直易如反掌。

这个目标太过远大,陈庆宇不打算一步到位,也没能力一步到位。

先从自己的团队开始,先从身边的徐兴华和魏成峰开始。

“老板,万国建筑城那边,大部分都是历史建筑,只允许派给银行或者一些国营特殊企业使用,但我之前就问过街道处,他们并没有把话说死。

万国建筑群毕竟除了历史作用外,还是一些商业建筑,不能只当做名片来使用,他们也想树立一批魔都的品牌典型,既维持了建筑的活性,也能证明魔都的商业活力。”

徐兴华听到此处,声音忽然小了些。

“老板,之前那个老会长来参观时,我偷听到一个消息。”

“万国建筑城那边,的确有几个地方想对外招租,面积肯定没这边大,但如果能成片拿下,至少也有七八千平。

咱们预留下一半的资金,其余的资金可以都投入进去,万国建筑群再贵,也不可能比步行街贵十倍吧?”

徐兴华越说,越是神才飞扬。

他回国内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嘲讽他,说国内没什么好发展的,但实际状况却是截然相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