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36章 赚的不多,但也够花!

一个东西的卖价,既要包含人工,又要包含房租,水电,还要包含运损,储存。

所有费用都加进来之后,还得考虑一下例子。

也正因此,魔都最便宜的大卖场,肉价也不可能低于3.5元。

再有良心的商贩,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几毛钱作为利润。

价钱还是其次。

即便是同样的价钱,人们也愿意来曼妮百货买。

曼妮百货的肉类更安全,也更有质量保证,不但现场检测,而且全天候的低温杀菌。

陈庆宇注意到一个数字。

昨天一天,鲜肉货架,卖掉了整整5万斤的肉!

要知道,为了维持生鲜货柜的正常运营,曼妮百货和曼妮派送的员工,几乎是一刻都不敢停歇。

魔都的十几家供应商,被陈庆宇下了死命令。

一开始,这些供应商还不太在乎,觉得花不了这么多钱,但是当第一天的销售量出来后,他们立刻就意识到出大事了。

十几家供应商彻夜不停,这才勉强顶住了曼妮的货架。

一个星期的时间,曼妮百货卖掉了几十万斤的肉。

这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

陈庆宇在每斤肉价的基础上补贴五角钱,哪怕曼妮百货卖了几十万斤肉,却没有赚一分钱,反倒搭进去了将近50万。

一个月下来,即便后续销量不会这么疯狂,但亏损100万是肯定的。

试问谁敢和陈庆宇这么竞争?

这哪里是在做生意,简直是在亏自家的棺材本!

这只是鲜肉货柜一项的亏损。

放大到整个商超的所有类目,如果单算补贴而已,陈庆宇这一个星期的补贴价,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但这依旧不是陈庆宇的极限。

陈庆宇从开业之初,就已经做好了心理预期。

曼妮百货的前三个月,可以一分钱不挣,预期补贴再两千万以上。

钱不够他就去借,还是不够,他就去融资。

但民众显然比他想的更加热情,他才仅仅亏了一个星期,就已经稳住了局势,后续虽然依旧会补贴,但是已经不用如此疯狂。

还有一项数据,引起了陈庆宇的关注。

他本以为饮料柜组也在亏钱,结果看了一圈之后却发现,零食饮料柜组竟然一分钱没亏,反倒还赚了不少。

陈庆宇顿时皱起了眉头。

怎么能赚钱呢?

他刚想打电话,又翻了一页,却发现自己误会了柜组。

小组的确没有贴错价,也没有赚钱,之所以盈利,纯粹是因为可口和百事的补贴力度太大了。

可口和百事刚刚开始攻略市场,给陈庆宇的优惠非常大,每一罐的平均价不超过1.2元。

而陈庆宇投放在商超货架上,买1.99元。

除了广告费,渠道费之外,每一罐能赚7毛钱。

这么多镜像,这两个货架能亏钱,反倒有鬼了。

除非他把单价设置到9毛钱。

但如果这样,就不仅仅是他亏欠,而是外面的饮料渠道,干脆别干了。

他们会直接选择来陈庆宇这里进货,因为如果卖价9毛钱,甚至比出厂价还便宜。

要知道,其他城市的饮料批发价,包括哈哈的低端产品,也不可能降到1元钱以下。

可口和百事家大业大,因此烧的起钱,而健力宝却没这么好说话。

健力宝本身就已经畅销全国,因此虽然看中陈庆宇的渠道,但是批发价,也仅仅便宜了3毛钱。

当然除了市场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成本。

可口和百事的成本,明显低于健力宝,而且若论真材实料和营养,健力宝也有更多真材实料。

健力宝的碳酸口味中,添加了天然蜂蜜,仅这一项,就已经超过了此时的绝大多数垃圾饮品。

将所有小组加在一起,陈庆宇发现整体利润只有不到10%。

对于这个数字,陈庆宇还是很满意的。

利润不需要太高,他可以从厂商身上获利,也可以用渠道广告来赚钱,还可以用纯高端品来赚钱,没有必要在普通人身上穿太多。

就比如电器。

陈庆宇在其他品类上补贴,但在电器产品上,只是给折扣,但却不会亏钱。

此时的小熊猫21寸电视,售价在2100元左右,一个星期的时间,卖出了1500多台。

长红也是畅销品,其29寸的大彩电,售价3150元,总共卖出了1200台。

此外还有各类型的洗衣机,冰箱,空调,风扇等产品,也都卖出了不俗的成绩。

经过一番细算之后,陈庆宇惊讶的发现,仅仅电器一项,几乎占据了这一个星期总收入的一半。

也就是说,来曼妮买电器的人群,一个星期的时间,竟然花掉了6000多万。

这部分利润虽然不大,等也有将近600万左右。

而这600万中,还要减掉一部分上门和安装的费用。

因此曼妮的电器总利润,大概在6%左右。

这个利润率,对比此时的电器产品而言,简直是低到可怕。

要知道,此时的外界,对于电子产品利润,普遍都在20%左右。

陈庆宇只拿6%的利润,简直良心到爆炸。

家乐辐靠压榨供货商的钱,来疯狂扩张,而陈庆宇并不打算走这条路。

家乐辐的这种模式,局限性非常大,必须找能够接受他们压榨的供货商谈条件,才能够持续开店。

而陈庆宇选择压榨自己。

更关键的是,国内市场是一片还未经开阔的恐怖市场。

陈庆宇哪怕赚的再少,在这片广阔的市场中,依旧大有可为。

国土大,民众多,就是有这个好处。

只要能够度过最艰难的岁月,人人都会有一点小钱,所以不至于大富大贵,但至少能生活无忧。

大家都在变好,对于各类产品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陈庆宇可以想象到,等各家厂商拿到这份数据之后,一定会惊破下巴,激动地拍桌子。

仅仅一家店的周销量,就突破了6000万营业额。

这个数字恐怕比许多地区一个星期的销量,还要恐怖。

而在这件事上,立下汗马功劳的不是徐兴华和魏成峰,反而是李大胆等一批代购人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