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39章 完美企业家的形象!

早晨8点,曼妮百货的重要员工,逐渐入场。

陈庆宇和一批主管,从里面走出来,几个记者看着人群面露疑惑,搞不清楚谁是这些人里的老大。

但没有关系,通过现场的人群,这些记者很快就发现了门道。

这个走在最前面,被他们一开始认错的年轻人,竟然才是曼妮百货的老板。

“陈老板,请问曼妮百货是您独自开的吗?”

“陈老板,请问您如此年轻,为何这么有钱?”

“陈老板,曼妮百货已经开业一星期了,销售业绩怎么样,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

看着冲上前来的记者,员工们如临大敌,急忙想组成人墙挡住他们,陈庆宇却挥了挥手,面色如常地走出人群,望着摄像机。

“记者朋友远道而来,是我们的荣幸,但是如果想采访,还请不要干扰顾客们的正常购物排队。

咱们换个地方说话,正好员工早餐刚刚开放,咱们边吃边聊?”

陈庆宇说着,指了指旁边的侧门。

为了方便工作,曼妮百货的一楼侧门内,有一个地方专门是员工餐厅。

员工餐厅作为轮岗职工,不用直接上楼,转个弯就能吃饭。

别看只是楼上楼下的差距,但就是这么一点方便,就节省了员工们不少时间。

轮岗的员工多,员工们吃饭本来就非常紧凑,如果还要上下楼,难免会变成排队。

一个人耽误一分钟,几十个人加起来,就是将近一小时。

陈庆宇如此平易近人,还邀请一起共进早餐,记者朋友们顿时笑了起来,立刻增添了几分好感。

这时期的记者,对得起这个职业,也对得起身上的社会责任。

陈庆宇瞧不起后世的记者圈子,但对于这个时期的记者,却还有着几分敬畏之心。

随便打开一份报纸,就能看到抨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报道。

有些无畏的记者,甚至敢深挖某地权贵交易,无论是尺度还是爆料的内容,都稳稳压过二三十年后。

不仅仅是社会报纸,官方报纸魄力更大,最有名的案例就是交点访谈。

此时的《交点访谈》,堪称国民性栏目,每晚守在电视前观看的人群超过三个亿,如果算上社会传播度,《交点访谈》的影响力,绝对是覆盖全民的。

《交点访谈》对得起这个关注度,层层猛料不断播报,无论是涉及到哪个方面都敢报道。

而在这些报道的背后,正是一个个无畏的记者!

某些内心有鬼的权贵,未必害怕法律,但一定害怕《交点访谈》的记者。

只要听到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吓得睡不着觉,连夜防备。

《交点访谈》甚至流传着一些都市神话,比如某地黑老大嚣张跋扈,连本地官方都不怕,结果《交点访谈》只是派人来调查,对方就吓得尿了裤子,直接逃窜出国,连妻儿都不要。

再比如,有的当地官方被腐蚀,号称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当《交点访谈》的记者来到之时,这些人为了撇清责任,立刻互相内斗,不但联盟崩溃,甚至闹出了互相残杀的可笑戏码。

媒体,或者说各地官方媒体,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社会监督员,不但影响力强,而且社会讨论度大。

记者们敢报道,而且不掺私心。

这一批连夜赶来堵门的记者,并不是魏成峰安排的。

魏成峰的确在联系记者,但他安排的人是周三报道。

不拿钱,不要好处,只是为了社会责任感而冲到第一线去报道热度,甚至这些热度报道出去后,不会增加一分钱的奖金。

对于这种纯粹的记者群体,陈庆宇心中非常敬佩。

“这个小陈老板,有点不一样。”

“今天真是奇怪了,平日里咱们去报道,哪个不是人嫌狗厌,这位小陈老板怎么还贿赂起咱们了?”

“一顿早饭也叫贿赂,老柳,你好歹也报道过几个全国大案,贿赂你就这么不值钱?”

“一顿早饭还不知足,我上回去报道还没进当地,就被人家用恶狗赶了十里地,要不是碰上个老乡的货车,我险些被狗咬死。”

几个老记者有说有笑,话里的内容,却令人惊心胆颤。

这时期的记者,大都是现实派记者,不但要亲自奔赴危险地区调查,还要深入核心,斗智斗勇。

有很多记者,面临生命危险。

曼妮百货的早餐非常丰盛,有包子,有油条,还有一些刚出炉的馅饼,至于喝的更是琳琅满目。

八宝粥,南瓜粥,牛奶,豆浆,甚至还能看到胡辣汤。

记者们饱了口福,却依旧没有忘记正事。

20分钟后,众人见陈庆宇放下了碗筷,立刻凑了上来。

“陈老板,曼妮百货的业绩真的破亿了?”

陈庆宇望着说话的记者,注意到他脖子上有一道刀疤。

刀疤从脖子,一直深入到衣服内,肯定伤到了要害。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记者。

恐怕是因为快到退休年纪了,所以上面才让他来都市报养老,报到一些零星的散碎新闻。

陈庆宇心中默默想着,眼中闪过了一丝敬重。

“曼妮百货开业一个星期,截止到昨天晚上九点,业绩是1.2个亿!”

“这个记录,只能代表我们曼妮百货,首家连锁门店的销售业绩,不代表是曼妮百货的极限!

未来,曼妮百货还会开更多门店,销售业绩也会再创新高,绝对不会辜负魔都百姓们的热情。”

陈庆宇面对镜头毫不紧张的侃侃而谈,介绍了一番曼妮百货的现状,随后话锋一转,言辞变得多了几分凌厉。

“最近这几天,我知道有不少业内同行在观察曼妮百货,并且下了很多不看好曼妮百货的判断,我在这里想告诉他们,曼妮百货经得起考验!”

“外面有些人总在说风凉话,说什么国人企业竞争不过外资资本,我今天不妨把话说清楚一点!

无论是沃尔码还是家乐辐,即便他们开了店,也不可能打得过曼妮百货!

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骗人!曼妮百货一个星期的销售额,比得上某些外资品牌一个月的销售额!

如果这个数据还无法说服某些人,我只能说这些人的脊梁骨太软了,膝盖太弯了,听到外资这两个字,就容易下跪!”

陈庆宇的一番话语,有数据有骨气,完美展现了一个本土企业家的风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