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89章   状况堪忧的破工厂

陈庆宇即便早有心理预期,但是看到生产线后,还是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90年代,虽然已经有了无尘车间的概念,但显然不是飞龙电子厂这种快撑不下去的小工厂能负担的。

工厂车间里面,零星的三两个工人在闲聊,生产线并没有运转。

飞龙老板还想找补几句,然而命令了几句,却没有一个工人搭理。

“今天不上班,大家都比较悠闲,您千万别多想。”

飞龙老板尴尬的说道,亲自打开生产线,操作了一下设备,随后又从库房里拿了几个组装好的随身听。

“小老板您瞧,这是我们飞龙电子厂的王牌产品,畅销整个南方,小老板您见多识广,应该听过我们的牌子吧?”

“我们飞龙电子厂的随身听,不但音质好,而且结实耐造,最关键的是省电池,在咱们南方几乎家家都用。”

“小老板,我敢给您保证,只要您拿下飞龙电子厂,无论是生产还是渠道,立刻就能到位,开工就赚钱,你还等什么?”

飞龙老板拿着随身听,张口胡说,唾沫星子几乎喷到了陈庆宇脸上。

他看陈庆宇年轻,以为陈庆宇是拿着家里钱,出来败家的纨绔子弟,除了有钱之外什么都不懂,实则就是个送财的草包。

然而无论他说的再天花乱坠,陈庆宇的表情仍旧平静无比。

“到手就赚钱?”

陈庆宇没好气的看着飞龙老板。

“你是觉得我白痴,还是觉得我眼瞎?你这厂子要工人没工人,要生产没生产,到时候是我赚钱还是你赚钱?”

工厂只要开着门,就得给员工发工资。

这位飞龙老板连一个员工都指挥不动,显然已经多半年没发一分钱了。

说真的,陈庆宇非但不觉得此人无能,反倒有些佩服他。

私人小老板,竟然能拖员工半年多的薪水而不被暴打,这无赖的能力简直突破天际。

大下岗时代,虽说到处都有欠债的公司,到处都有拿着欠条的工人,但私人老板就算欠了钱,往往也不敢露面。

而这一位手下的员工,虽说不怎么待见老板,但至少还没有打人,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位飞龙老板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唯一可惜的是,此人选什么行业不好,偏偏挑了一个最不赚钱的随身听行业。

随身听的成本更高,利润也更低,关键是因为只有听歌收广播的功能,销量也打不过BB机。

陈庆宇走到生产线上,伸手轻轻一摸,就摸出了一层灰。

飞龙老板跟在后面拼命想找补,然而这工厂的破绽太多,又怎么找补的过来?

“我是来买工厂的,不是来扶贫做慈善的,你这破工厂,有哪点值得我掏钱买?”

陈庆宇转过身来,淡淡的看着飞龙老板,一句话就怼的他几乎吐血。

飞龙老板尴尬无比,心知自己看错了这位小老板。

“小老板,我们飞龙电子厂还是很有实力的,放在往年,我们绝对是深城最好的随身听品牌之一。”

“我明白你的意思,工厂是自家的孩子,每一个当父母的,谁愿意说自家孩子的坏话?”

陈庆宇懒得再听飞龙老板废话,淡淡的说道。

“你如果诚心想卖,就开个价钱。”

“2000万!这是我的底线,低于这个价我绝对不卖!”

飞龙老板立刻说道。

“小老板,不说我这工厂值不值,单说我这块地,就值这个钱!”

“而且我现在虽然停工,但设备都是好的,而且工人也都是现成的,只要能开工,他们立刻就会回来上工。”

“小老板,您如果从头建一家电子厂,不但要自己找员工培训,还得磨合生产线,最重要的是您得去国内外买授权,而且还得自己拓展市场,打开销路。”

“我们飞龙电子厂,虽说不是全国的大品牌,但在南方周边县城,却还有一定认可度。”

“最关键的是,我这几年为了打开销路,认识很多南方周边的大老板,您只要拿下工厂,我可以把这些联系渠道送给您!”

说起自家工厂,飞龙老板唾沫横飞,简直有说不完的话,见他还想再吹嘘,陈庆宇彻底失去了耐心。

“刘老板,您说了这么多,其实有用的话只有一句,您的工厂唯一的优势就是占地面积大,而除此之外,无论是生产线还是员工都不怎么样。”

“你自己瞧瞧你的生产线,设备都落灰了,也没人打扫,您如果真是爱工厂的人,就算拿不出钱,至少表面文章得做一做。”

“随身听没什么技术含量,起码你们的随身听没什么技术含量,员工更不难找,至于所谓的销路,你们不过就是靠着低价策略和销售返点城镇市场。

别人只要肯卖低价,你们的货立刻就没有优势了。”

“还有你说的周边县城,县城才有多少消费者?

大家的确买不起电视,但收音机早就家家户户都有了,有多少县城年轻人,舍得花几百块钱,专门买你们飞龙电子厂的随身听?”

涉及到商业收购,陈庆宇自然不会留情。

在飞龙老板嘴里,自家的电子厂有各种各样的优势,甚至连所谓的品牌忠诚度,都敢拿出来说。

如果陈庆宇真是个不学无术的小青年,的确有可能被这位老板的话术给骗了。

但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陈庆宇都很了解社会现状。

飞龙老板开价的2000万,如果只买一家随身听工厂,绝对不值。

要知道,随身听进入国内20年,最高端的技术虽然没有,但是整体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了。

放眼全国各地,都有成熟的随身听品牌,如果只是为了要一家工厂,去小地方投个两三百万,就能拿下一座。

买一下小工厂,再花点钱购买授权,最后随便找一个地价便宜的地方建厂,招收一批老工人,一个新品牌就做起来了。

当然,这种小品牌肯定没有什么前景,因为技术都是老的不能再老的卡带式。

如果做类似索尼的MD随身听,因为更换了读取方式,就不能再找小品牌,而是要找步步高等全国知名的大品牌合作。

单单是这样还不够,因为即便是大品牌,许多技术也是买的国外授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