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97章  1500万!买断飞龙!

陈庆宇的一招一进为退,反倒把问题抛给了牛老板。

牛老板的确想和陈庆宇要钱,但是如果代价是把卫星卖了,他就有些纠结了。

如果放在4年前,那时的他春风得意,生意兴隆,作价四亿的卫星,只要随便炒作一下,甚至可以卖出六个亿。

然而现在?

哪怕卫星值4个亿,但是随着他声名狼藉,生意惨败,连带着卫星的价值也蒙上了阴影。

造价4个亿的卫星,真拿到拍卖场,恐怕至多只能卖2个亿,这还是有人愿意给面子的情况下。

实际上,能卖1亿就得烧高香了。

这年景大家都不好过,没有人敢随意花钱。

牛老板没有做成生意,但至少也算是有了一点苗头,所以当天晚上并没有离开,而是住在了格兰云天大酒店。

此时的格兰云天大酒店,一共有5套总统套房,但因为其他4套都有特殊用途,能公开对外的只有1套。

总经理找到牛老板连连道歉,以为牛老板住了其他套房,对不住牛老板,然而他却不知道,即便有总统套房,牛老板也舍不得住。

牛老板手头的资金,已经快见底了。

这一晚,牛老板彻夜难眠,一闭上眼,就会想到陈庆宇那张脸。

答应陈庆宇,价值四个亿的资产,缩水成一个亿。

不答应陈庆宇,甚至连一个亿都拿不到。

而陈庆宇却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天刚亮,陈庆宇就带着张志东,再次前往了飞龙电子厂。

刘老板早早就来到了飞龙电子厂门口,见到陈庆宇之后,立刻满面笑容的迎了上去。

“陈先生,生意先不急着谈,咱们先吃点早饭?我知道一家很棒的早茶店,里面有以前国营老招待所的老师傅,手艺没得说!”

“不用麻烦了,刘老板,咱们还是先谈正事吧。”

陈庆宇直接拒绝了刘老板的好意。

“我昨天让你把工人找钱,你办的怎么样了?”

“陈先生尽管放心,工人们昨晚就到齐了,就等着陈先生一来就开工。”

陈庆宇特地选了一个早晨,而不是等到10点,就是想看看员工们能不能来全。

电子厂的上班时间是连轴转,机器休,人才休,机器不休,工人就连轴转。

这不是陈庆宇能决定的事情,而是电子厂的性质就是这样。

陈庆宇可以增加计件工的单价,但是却不能改变这种运转方式,否则就是把飞龙电子厂往死里逼。

曼妮百货形成了品牌效应,但是对于高新电子厂而言,陈庆宇简直是个门外汉中的门外汉,没有资格去树立自己的规矩,也没有那个资本。

工厂之中,员工们已经开始开工了,随着刘老板的一声令下,寂静的工厂,瞬间变得嘈杂无比。

两条生产线全速运转,按照两班倒的效率进行。

按照生产线的效率,一个月有大概5万台到7万台的产量。

这个数量,对比日用百货来说简直低到可怕,但是对于随身听工厂而言,全速生产一个月,几乎卖半年都卖不完。

休半年,直到这批货卖完才敢生产下一批,否则生产的越多,亏损的越多,再加上员工薪水,只会把自己拖垮。

谁都知道,随身听这个行业还有潜力可以挖,但是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上,潜力就这么点,挖掘市场需要成本,而没有一个随身听工厂,能负担得起这种成本。

至于步步高这种大集团,因为打开了教育市场,反而不能放在随身听这个圈子里看待。

全世界都是如此。

教育市场,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市场,哪怕再穷的父母,一旦涉及到孩子的学习问题,都会变得大方无比。

倾家荡产也要买学区房,哪怕自己穷的吃糠咽菜,也要给孩子报学习班。

而步步高等大公司,早早就看到了这个苗头,将随身听和教育磁带挂钩。

其他随身听工厂,也看到了这个市场,但有市场并不一定能挤进去。

飞龙电子厂除了销量不太好之外,其他状况都还不错。

陈庆宇看了半个时辰,发现这批员工都很老练,而且手很干净。

因为想今天就签合同,所以刘老板早就准备好了各项资料。

随身听这个行业他已经受够了,只想赶紧把这个包袱给扔掉。

“刘老板工厂的状况很好,如果你没什么意见,咱们现在签合同?”

“陈先生,我就等着您这句话呢。”

刘老板热泪盈眶的说道。

他赶忙清空了一张桌子,把各项资料和合同拿出来。

律师在旁,先检查了一番各种资料,然后又交给了陈庆宇。

刘老板见状,心中啧啧称奇。

这位小陈老板真是不一般,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合同,这位小陈老板竟然和律师一样,能看懂合同内容?

然而他却不知道,上一世时陈庆宇远走他乡之时,为了节省律师的这点成本,什么合同都自己看。

无论是租房还是打工,又或者做生意,每一项合同,陈庆宇都认真推敲,甚至看的多了,还给自己注册了一个律师证。

复杂的刑辩律师,陈庆宇做不了,但普通的商业律师,他却绰绰有余。

确定合同没问题之后,陈庆宇很快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合同,刘老板终于拿到了自己做梦都想得到的1500万。

“陈先生,飞龙电子厂是我的心血,从今天开始就是您的了。”

“你的心血卖了1500万,也算对得起你这几年的付出了。”

陈庆宇淡淡的说道,随后指了指门外的车。

“刘老板,你接下来想干什么,继续开工厂?”

这单生意,刘老板赚了至少1000万。

90年代的1000万,足够此人在开一家新工厂了。

而能在80年代就看准深城的潜力,拿下了一块如此大面积的工厂用地,这位刘老板显然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干不好工厂,不代表没有能力。

就仿佛创业不成功,不代表不是人才。

很多人因为时代,或者平台的缘故,过于高看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在大平台赚的盆满钵满,自己创业当老板,也能混的风生水起。

然而当他们真的创业之后,才发现各种问题,根本不是自己能解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