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204章  售价1500,会不会太便

“随身听是以磁带和CD作为媒介,我们直接抛弃这种媒介,转而使用内存来当做音频播放媒介。”

陈庆宇想了想,尽可能的说的直白。

“具体怎么操作,是技术方面的难题,你和相关团队想办法,我只给你说一说我的思路。”

“你可以把mp3当做一个微型的电脑,但这个电脑只有播放音乐的功能,我们阉割其他方面,只保留播放功能。”

陈庆宇其实对于MP3的模式也不太了解,毕竟他当年使用MP3的时候,也仅仅是作为一个使用者,而不是研发人员。

但即便如此,陈庆宇所提供的这些思路,依旧是突破性的。

要知道,此时的MP3,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案,但终究还没有形成商业方案。

毫不客气的说,陈庆宇就是mp3的创始人。

或许是因为想的太入神,张志东竟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到陈庆宇敲了敲桌子,他这才终于回过神。

“老板,您不应该做商业,应该去搞电子研发,您的构想也太大胆了。”

张志东呆呆的看着陈庆宇,不敢置信的说道。

此时的电子设备,即便是笔记本也是一个大方壳子,至少五六斤沉。

陈庆宇说做播放器的时候,张志东下意识还觉得,这个东西和随身听区别不大,直到陈庆宇把相关思路说的足够通俗,他这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陈庆宇想做的随身播放器,竟然是一个只有手指大小的小东西。

随身听为什么体积如此之大?

道理很简单,因为受到磁带和CD的大小限制,随身听不能变小。

市面上主流的磁带和CD,都是一个大小,即便做出尺寸很小的随身听,用户也多半不会认可。

所以只要说到随身听,大家想到的,就是如同手掌大小的小方壳。

大小没办法缩减到极致,就无法体现出优势。

张志东不是什么音乐发烧友,对随身听的印象,既不方便也不爱好,在他看来只有最近推出的md随身听,才勉强有几分小巧的样子。

但md随身听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价格昂贵,而且唱片非常贵。

机器本身就昂贵,再加上听歌的后续费用,很多人根本就买不起。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身听早就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电子设备,在最初研发出来的时候,因为适合家用播放器做对比,所以人们觉得大小合适,足够方便携带。

但是到了今天,年轻人们已经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了。

90年代,音乐发展的红红火火,但与之相比,随身听的销量却在日渐降低。

人们对随身听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既不方便也不随身。

而在这个时间点,如果有一个随身听只有手指大小,还不需要插放磁带,想听什么歌就往里面存什么歌,而且一次性能存几十甚至上百首,这是什么体验?

毫不客气的说,国人喊了十几年的随身听,才真正见到了第一款随身听。

“你不用这么激动,我只不过是随便想想,具体的技术研发需要你们去解决。”

陈庆宇苦笑了一声。

他对张志东的震惊无法感同身受,毕竟他是从几十年后回来的,MP3这种设备早就已经被淘汰了。

在他那个时代,年轻人甚至连智能手机都已经不感兴趣了,转而将目光投向智能AR,VR设备。

他穿越回来之前,在前沿领域科学届中,甚至已经开始尝试脑机接口了。

“老板,技术不难突破,这种设备只要专门定制一块板子,应该很好解决。”

张志东立刻说道。

“唯一的难点,是把mp3格式融入到这块板子里,至于硬件方面,咱们可以去找大工厂合作。”

张志东想了想,说道:

“老板投资这个项目,恐怕不是一笔小钱,咱们的预算是多少?”

涉及到预算,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钱的问题,还涉及到回本时间,甚至影响到售价和售后。

陈庆宇想了想,说道:

“初期阶段,我觉得不能低于1000元,因为成本非常高,不仅仅是设计板子,还有维护,还有销售渠道拓展1500元左右,你觉得怎么样?”

“不贵!”

张志东立刻说道。

“老板,您可能不太清楚索尼最低端的产品,也得要1000元左右,如果是稍微好一点的随身听,至少也要1500元。

再加上几盘光盘,一整套设备花不到2000元,甚至都不配听歌。”

“至于音质方面,普通用户其实也分辨不出来多少,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便携小巧,还有听歌的成本。”

“老板,您确定1500元能覆盖成本吗,咱们的资金压力会不会有点大?”

张志东分析了半天,突然一脸担忧的看着陈庆宇。

1500的价格,在张志东看来非但不是太高,反而有点太低了。

仅仅是想一想,他就觉得压力巨大。

从头到尾设计一套板子,再拉一个研发团队,还要培养相关员工,还需要找市场推广人员。

方方面面都是成本,1500元的售价,恐怕也不过是刚刚回本罢了。

指望用这笔钱来应付连年增长的各项成本,再加上不断贬值的货币本身,真能覆盖掉后续成本吗?

如果这番话,让后世的人听到,恐怕会把张志东骂到全网热搜。

区区一个mp3,几十块钱都能买到的东西,竟然敢要1500元以上?

然而身处于当下的时代,尤其是调研过随身听市场,陈庆宇却很能理解张志东的心态。

随身听市场非常小,小到这个市场,甚至无法培养自己的科研团队。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搞研发的人而言,既然无法提升销量,就只能够去提升价格。

这一点,其实和旁边岛国的心态有点像。

岛国的游戏市场非常大,但是单份游戏的价格却居高不下,甚至还洗脑自家用户,买就要买三份。

一份用来使用,一份用来收藏,一份用来传播。

这种想法,在国人看来简直无法理解,但放在岛国思维下却很正常。

因为客户群体就这么点,不想办法制造自家客户的需求,想要更高销量,难道要抱着亏本的风险发展海外用户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