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26章沉默中爆发!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26章沉默中爆发!

作者:钰在其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1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年后,互联网上总是充斥着一种论调,说以前的钱是钱,100块钱能买很多东西,而现在的钱太不经花。

但说这种话的人,恐怕根本没有深切回到过这个年代体验。

96年的物价,对比老百姓的收入而言,100块钱,绝对不算耐花。

一件T恤,便宜的三四十,稍微好点的七八十,正经品牌的T恤,普遍上百。

而这个年代的收入,一个正经职工,顶多也就四五百块而已。

让人们花五分之一的工资,只买一件T恤,他们干嘛?

陈庆宇即便想要压低价格也没用,因为这年代的人工便宜,原料却贵的要死。

无论他怎么样,价格都不可能压的太低。

所以,指望买一件T恤,就能在整个奥运期间赚到足够的启动资金,这根本是痴人说梦。

但是小扇子,小旗子,头箍,擦汗手巾或者一套被子……

只要服装厂有的生产线,他都能拿出适合的图样。

上辈子走南闯北之时,陈庆宇什么东西都一手抓,明着介绍自己是老板,私下里一个人顶十个人用。

从生产端到后勤端,再到销售端,他哪个不是自己先把关过一手的?

陈庆宇介绍完自己的想法,静静的看着廖东煌。

若是换做别人,恐怕根本跟不上陈庆宇的天马行空。

这年代的运动会物料,也就是个文化衫或者纪念水杯之类的小玩意,没有后世那么多花花样子。

而陈庆宇的这一堆介绍,却是给他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想法。

就比如那小扇子,现在的年轻人显老是扇子丑,根本不愿意多用,即便夏天热着,也宁愿不停擦汗。

更别说破毛巾了。

陈庆宇把奥运文创图,印到扇子和毛巾上,虽然不是什么开创性的想法,但是这个主意却很新潮。

“老弟,若是按照你这样算法,生产线的问题好解决,咱们这有几个老式的生产线,稍微改改就能做你说的这些东西。

但车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弄?”

“买衣服的经常来服装店,但是买小扇子,小毛巾的人,可不会专程跑到服装店或者进城,他们大都集中在乡下或者各种街头上,你怎么卖给他们?”

廖东煌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陈庆宇嘿嘿一笑,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

“廖大哥,卖这些东西得用三轮车和流动小摊,我能买,但就是得向您先借点钱。”

听闻此言,廖东煌顿时抽了抽嘴角,被陈庆宇的厚脸皮给震惊了。

陈庆宇的这个订单非常特殊,但再特殊,也没有既出工出力又出钱的道理。

秦部长把订单交给陈庆宇,陈庆宇拿着订单来找他,按说他们是打工的一方,可以接受回款慢,但出血又出钱,走遍天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廖大哥,咱们都是自家人,你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我吗?”

陈庆宇赶忙说道。

“再说,我要这笔钱也不是给我自己,我打算全都拿到车行去买车,钱换成了车,车可以都抵押在服装厂,只要秦部长那边给钱,或者市场这边卖了钱,我第一个先给廖大哥。”

屋中的气氛略微压抑。

廖东煌的手指,不停的敲着桌面,若有所思的看着陈庆宇。

陈庆宇不断陪着笑,直到感觉自己脸有点泛酸了,廖东煌才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陈老弟,你这招滚雪球,滚得太冒险了,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山毁人亡,你确定能走的通?”

有秦部长撑腰,他想不明白,陈庆宇为何还要如此冒险?

按部就班的来,凭借秦部长的支持和他对陈庆宇的欣赏,陈庆宇完全可以按照正长路线发展。

不说别的,仅凭他一个人,也能让陈庆宇开一家额外的定制厂,一年赚个几十万不算难。

东仓服装厂,这两年的销售业绩有所下滑,但是也有几十亿之多,放在全国或许不算顶流,但放在东仓这一亩三分地上,却属于大哥大级别。

再搭配秦部长的关系,陈庆宇不到30岁,就能成为百万富豪。

这个高度,普通人就算一辈子也达不到,他想不明白陈庆宇为何这么着急。

陈庆宇靠一个小服装厂起家,走到现在,每一步都是在借钱,借势,借人。

他借到最后,就不怕把自己压垮吗?

陈庆宇沉默了片刻,忽然指着墙上的照片,认真的说道:

“廖大哥,你说造汽车这件事这么难,红旗为什么还要坚持?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算,红旗造车至少也40年了吧?

这么多年,这个项目的人都换了几茬了,大家为什么要拼着做出来,还不就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嘛?”

“我心里也堵着一口气,服装厂只是我起家的生意,但绝不是我这辈子最想做的生意!

我想去做实业,我也想去造汽车,还不只是造汽车,我要造飞机,我要造火箭,我就不信中国人这辈子只能做低端产业!

而要想做到这一切,我必须用尽一切办法赚钱,不然等我死的那天,我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高度,去做这些事……”

陈庆宇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已经站到了廖东煌的桌前,激动的浑身发抖。

刚重生的时候,他的确考虑的只是钱。

上辈子,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把张曼妮一起带走,等自己赚够足够的钱时,张曼妮和腹中的骨肉,都已经惨死了。

而现在不同。

那点债务对他而言,早就已经不算什么了,他现在想做的更多,但也正是因此,需要的钱也更多。

从他下车和廖东煌握手的那一瞬间起,就知道自己这辈子会走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90年代的中国,是纯粹的低端产业链,要换一架飞机,需要全民做上亿件T恤,才能买得起!

服装算实业吗?

当然是,但是这只是最低端的实业。

陈庆宇相信,廖东煌肯定明白他的意思。

廖东煌能在几年后,拉走一批服装厂的骨干,研究发动机和芯片,肯定是因为他早就在暗中谋划这件事。

服装厂的出售,很可能就和廖东煌有直接关系。

他无论和谁说话,总把李宁挂在嘴边,但是李宁只不过是他用来框投资的一个案例而已,陈庆宇从没想过,自己这辈子只会做衣服!

这是陈庆宇第一次吐露心声。

而幸运的是,听到他这番话的人是廖东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