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292章 首批订单100万!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292章 首批订单100万!

作者:钰在其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1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港城回来之后,陈庆宇就一直待在办公室里玩MP3。

以几十年后的眼光来看,他手中的MP3非常原始,但该有的功能却都有。

无论是播放暂停,还是上一曲下一曲,甚至还有单曲循环等模式切换。

音乐播放器从一开始诞生,就注定只会有这么几个功能。

有些高端的播放器,会议增加音效筛选,但就现阶段而言,有这种需求的人只占少数,而且音效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模拟程序,而是需要额外付费使用的。

日后如果真有人需要这种需求,他当然可以增加,但售价必然更贵,有可能是普通版本的几倍。

当然为了增加特殊感,他会增加一些仪式感,比如购买最高端版本的人,可以有机会来工厂参观,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奖章和纪念品发放。

一款商品的价值,从来不是看它值多少钱,而是看用户认可多少钱。

只要足够特殊,哪怕一个MP3卖上百万,依旧会有人认可。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陈庆宇近期还要再次出差。

帝都门店开业在即,他必须去帝都走一趟。

这件事情,已经提前规划好的,否则他一定会改变行程。

陈庆宇离开之城,张志东和老刘又各自提交了一份计划书。

MP3的计划,已经到了最后阶段,马上就能生产了。

飞龙电子厂的生产线很少,为了保险起见,陈庆宇让老刘提前联系富土康,打算和富土康谈一段时间的代工计划。

MP3的售价注定不会便宜,但就算再贵,面对的是一个破亿用户的市场,潜在用户依旧很多。

只要营销得当,第1代MP3的销量,很可能达到10万以上。

飞龙电子厂只有两条生产线,还是非常老旧的生产线。

陈庆宇手头的资金,大部分用来购置土地和曼妮百货扩张,暂时没有能力改善生产线。

而且他就算有钱,恐怕也不是几个月就能搞定的。

深城虽然是电子工厂的扎堆地,但目前的生产设备,普遍技术比较低下,有很多设备只能从国外进口,而进口这些设备的流程,至少也要等半年。

陈庆宇根本等不起。

比起设备的高门槛,员工的组装反而很简单。

因为MP3电子产品高度集中化,主板设计和零件,都有防呆设计,只需要培训几天就能够轻轻松松学会,剩下的无非是熟能生巧而已。

一个新员工培训一周,每天的工作量,大概只有熟练工的三分之一。

但这并不妨事。

90年代的人工太便宜,就算是再增加三倍的员工,陈庆宇也养得起。

更何况,吃到了曼妮百货的好处之后,东仓的储备员工已经提交了上千份调动申请,都希望去大城市挣钱。

陈庆宇给钱痛快,而且有宿舍有食堂,他们赚来的钱,都可以攒下待会家里。

陈庆宇问过刘厂长,以两条生产线现有的产量来看,飞龙电子厂一个月的生产量,大概在10万左右。

10万台机器,别说是国外,就连内地市场都覆盖不了。

和后世的手机营销不同,90年代的互联网技术,几乎于无,不可能从网上发一个发布会,就能闹的众人皆知。

后世的手机,哪怕是旗舰款,顶多也就会隔两年发布,到了竞争最激烈的时期,甚至每隔半年,就会更新一个旗舰版本。

但是放在96年,这样的更新速度,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一款设备从发售到产品寿命终结,至少也要等待两年时间。

不仅仅是生产线需要回本,渠道铺开,广告覆盖,也需要时间。

一二线城市还好说,如果涉及到三四线乃至县城,恐怕第三代产品都发售了,上述的地方,才刚刚拿到第一代的货。

这个痛点,纵然陈庆宇神通广大,也解决不了。

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消息流通就是如此缓慢。

90年代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但说破大天也不过就是几个字,倒卖信息差。

很多人在一二线城市打工,只能赚几百块钱,但把一二线城市的产品运回家乡,凭借中间的各种渠道壁垒,却能赚到百万乃至千万身价。

刘厂长的建议是,第1代产品起码要生产100万台。

他们卖的虽然贵,但是耐不住市场消化的时间长,两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产品寿命来看,100万的销量还是低估的。

毕竟随着产品迭代,很多基础材料都会飞速降价,到了后期,产品售价甚至可以降低。

等过了千禧年,一台MP3的售价,就算跌到一半,陈庆宇依旧有利可图。

刘厂长是行业内的老人,他说什么陈庆宇就做什么。

之前,陈庆宇邀请刘厂长加入飞龙电子厂的时候,还只是抱着同情居多的感觉,但现在,他是真的离不开刘厂长了。

没有老刘,工厂的员工会闹事,联系各个供应商也会更加麻烦。

陈庆宇为了拉拢老刘,甚至打算给他一部分股份,虽然不多,但也有差不多3%左右。

飞龙电子厂眼下还很穷,但未来肯定会价值千亿乃至万亿以上,3%的股份,只要老刘能一直捏在手里,日后至少也是三五百亿。

“老板,一台机器的成本,就算再少也有差不多800元左右,100万台就是8个亿,您的资金能撑住吗?”

谈完了生产计划之后,老刘担忧的问道。

电子产品的回款时间非常慢,不可能像曼妮百货一样三个月就结款。

陈庆宇手中有三四个亿的闲钱,老刘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大规模采购,第1年咱们可以付50%定金,第2年开始,咱们甚至可以支付10%的定金。”

陈庆宇淡淡的说道,脸上没有一丝的担忧。

曼妮百货已经铺开了,而曼妮百货的电器销量,一家门店甚至超过某些区域一个省份。

老刘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他有信心把这100万货全部铺开,更有信心把这100万货全都卖出去。

毕竟除了曼妮百货之外,他还有一批非正规的代购集团。

这批人,才是他进攻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的主力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