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338章 工业产权合约!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338章 工业产权合约!

作者:钰在其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1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红脖子的抗议事件闹得轰轰烈烈,却不怎么持久,但依旧有了效果。

这件事情一出,瞬间把所尼吓了一跳,再也不敢继续拖延。

再继续拖下去,鬼知道会闹得多大。

而直到此时,所尼依旧拿陈庆宇没办法,一个偌大的世界500强公司,直到此时才发现自己似乎撞到了铁板上。

然而他们就算再后悔,也已经太迟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什么时候结束不是由他们说了算,而是陈庆宇说了算。

替陈庆宇座在甲方席位上的人,是张志东。

面对乙方的精英团队,张志东的脸上有一分忐忑,但很快便掩饰住了。

这半个月来,他在接受培训,除了偶尔购物放松之外,剩下的时间不是在和律师打交道,就是和陈庆宇闲聊。

IBM的专业律师团队非常厉害,但是和他们聊的再多,也改变不了张志东的认知。

在张志东看来法律很有用,但就算再有用的法律,也是在双方实力对等下,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飞龙电子厂规模太小,怎么可能和所尼相比?

此时的所尼还处于最巅峰的时期,而这源于听觉时代的发展。

这个年代的影音效果,注重听觉,因为视觉效果的门槛太高,当下的硬件发展,还不足以支持这一点。

在此时代的影响下,所尼的市值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而且还在狂飙。

才刚刚成立两个月的所尼中国,市场估值已经突破了1000亿,只不过这1000亿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币。

而今天的这场诉讼主体,也是针对的所尼中国。

但就算这样,飞龙电子厂在千亿商业集团面前,依旧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

张志东的胆怯或者说整个团队的心理,陈庆宇早在来米国前,就已经知道了。

所以张志东等人每天除了学习法律之外,必须拿出一个小时组建喝茶闲聊班,把自己的心得和感想都说出来,让大家分析。

换做一般的老板,根本就不敢做这种事,大家心知肚明是一码事,把事情戳破是另一码事。

不说破,大家还能维持表面,一旦戳破了,恐怕连面对都不敢。

但陈庆宇比他们多了30年的经验,也更熟知所尼未来有多么落魄。

此时的所尼,市场规模将近万亿,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产业集团之一。

然而30年后呢。

所尼缩水了足足一倍有余,全部家当加起来才刚刚700亿美元,而且还在不断降低。

700亿看似不低,但是三十年间,货币在不断贬值,所尼的身价却跌了足足一倍,真实的衰弱,可能比所有人想的都更加严重。

一方面是东升西落的大环境,另外一方面却是所尼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他们在听觉时代走得太深,转型的太慢,以至于发展到视觉时代和科技时代的时候,掉头的速度太慢,落在了后面。

所尼一直瞧不上低端市场,在他们眼中,两三百元的随身听,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吗?

他们可是全球性的高端品牌,做业务就要做全球利润最高的一部分。

在这个竞争不够充分的时代下,所尼的这套打法,没什么关系,因为低端市场的确不赚钱。

然而等到视觉时代的好来时,所尼还在搞这一套,简直就是在找死。

一念之差,导致了所尼日后的衰落,而这种衰落的迹象,早在96年就已经出现了。

一家伟大的公司之所以会没落,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路线走错了,同样也是人的观念出了问题。

在闲聊的过程之中,张志东他们提出观点,陈庆宇帮他们分析这些观点背后的成因,顺便还分析这些成因背后的弊端。

能被陈庆宇带到米国来的团队,都是绝对信任他的人。

因为陈庆宇说的这些东西,未来感太重,但凡有一点质疑,就会对陈庆宇产生动摇。

而陈庆宇带来的团队,都是各项目的核心成员,他们是亲眼见证陈庆宇从一无所有变成亿万富豪。

无论所尼一方如何施压,张志东依旧稳坐泰山。

他牢牢记着陈庆宇的话,无论对方说什么,他只咬定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所尼能不能拿出自家的专利技术资料。

只要拿不出这些资料,所尼就算巧舌如簧,也别想打赢这场官司。

针对技术专利的争端,有工业产权条约作背书。

只要签订了这个合约的签署国,一方在拥有了专利权之后,属国在内的个人和组织不得侵犯专利技术。

条约虽然写得很清楚,但各国之间又有不同的状况,所以没牵扯到国际性的技术专利纠纷,一定会变得非常麻烦。

19世纪80年代,一些当时的精英预先感知到了技术专利带来的问题,所以共同签订了这款条约,用以预防国际间的技术专利纠纷。

而无论是米国还是岛国,都是这个条约的成员国和维护国。

为了维护这份条约,这些发达国家不惜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他们是发达国家技术研发能力强,只要能维护好条约的权威信,就能够凭借专利技术压榨他国。

内地这些年来十分疲惫,没什么技术研发能力,但依旧签署了这份合约。

既然是合约国,就要承受这份合约的限制和好处。

纵然是米国,也不敢在这份合约上公开搞麻烦。

同样岛国也不敢。

所尼的团队非常厉害,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角度,然而还是无法回答一个问题。

他们自家的硬盘技术,和用在MP3的技术完全不同。

技术既然不一样,那他们的技术从哪里来的,购买授权在哪里,相应的资料又在哪里?

所尼方面提交了一项项资料,然而IBM方面的律师团队,却立刻发现了漏洞。

一时之间,记者们眉飞色舞。

他们只是来看热闹的,所以这场乐子越大越好。

而就目前为止看来,飞龙电子厂虽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但是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性,却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公司。

这个小公司,似乎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弱不禁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