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341章 紧急扩产!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341章 紧急扩产!

作者:钰在其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1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陈庆宇前往米国的同时,守在飞龙电子厂总部的刘厂长,接到了陈庆宇的加急密令。

扩大生产。

能扩大多少,就扩大多少。

陈庆宇没给具体数值,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爆发后的MP3市场,会迎来多少销量。

MP3发售的时候,他以为第1个月的销量,撑死也就达到30万。

30万的数字已经不算少了,毕竟这一年的所尼随身听,在国内也不过才30万左右的销量。

陈庆宇虽然拿不到所尼的官方数据,但是市场大致状况,本来就是公开透明的。

刘厂长非常保守,十几年的苦难日子,让他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子,然而即便小心如他,也觉得该扩大生产线了。

飞龙电子厂扩建迫在眉睫,虽然已经提上了日程,但工厂扩建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扩建生产线是一回事,培训员工又是另外一回事,没有三个月根本不可能有成果。

但MP3的销量,还在节节攀高。

内地市场和港城市场相互衬托,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舆论宣传的因素,内地市场的MP3销量,竟然出现了回暖。

在内地市场,除了第1周销量平均过万之外,大多数时间都维持在日销万台以下,偶尔能够突破上万台,但也显得很勉强。

但自从港城的MP3卖爆之后,各种有利消息不断传回内地,或许是记者们的推波助澜,也或许是民众们的自发行为, MP3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曼妮百货的各个门店,天天都有人来问MP3的事情。

为了保障其他窗口的正常运营,曼妮百货不得不推出了一个MP3的专门窗口。

各个门店培训专业代购,又安排特殊通道,如此才缓解了购物的排队问题。

进入第2个月后,内地销量普遍有所上涨,达到了每日13000台左右的销量。

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恐怖了,因为内地的平均工资并不高,即便有一波富贵人群,但总体人数也不会太高。

MP3的生产线只有4条,全部运转,也不过才月产80万台的销量而已。

照这个增长幅度下去,仅仅是内地市场,就能吃下这部分销量,毕竟经销商不可能卖一台再买一台,往往会准备更多存货,以防止有客户却没货的尴尬场面。

生产线必须增加,而且是马上增加。

刘厂长又找到富士康,而这一轮谈判之后,富士康开出的条件非常慷慨。

这个时候,无论是谁都看得出来,MP3的市场一定很有前景。

第2轮谈判,刘厂长直接增加了10条生产线。

而在这10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刘厂长还找了位于深城的其他同行。

随身听的市场,不会有太大发展了,即便市场上还有利润也大,都属于那些大厂,小厂的利润你已经所剩无几。

随着MP3发售之后,随身听小厂的份额,再次缩小。

就算刘厂长不找他们,这些人也会组团去找刘厂长。

一番谈判,在刘厂长大棒加蜜枣的谈判策略之下,不少人都选择体面退场。

随身听已经不会有什么发展了,而他们的体型,也不足以威胁刘厂长的地位,所以最好的方法只有一个,把自家的产品线拆掉,留给刘厂长扩建新厂。

卖工厂是不可能的,大家都不傻,就算不干工厂,也要留着这块地增值。

谁都知道只要拿着土地,未来还有的是升值的空间。

不过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其中有几家工厂老板,已经失去了信心,见刘厂长有心收购,直接就把自家厂房加土地都卖掉了。

钱财如流水一般,从刘厂长手中花掉。

一开始他还觉得有些心疼,但是过了几天他就麻木了。

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从刘厂长的手中砸出去了5个亿。

买地,买生产线,买原料,还要培训新员工。

各项支出不断叠加,直接把飞龙电子厂的家底,都掏掉了。

第1个月的80万销量,平均每台机器能赚500元左右,一个月就给飞龙电子厂带来了4个亿的利润,因为此时的深城有免税政策,所以这部分利润可以完全留下。

4个亿的资金,得什么时候花完?

刘厂长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本以为至少能花几年,但钱留在手里还没捂热就直接砸出去了,而且又找银行贷款了一个亿。

当听说飞龙电子厂要贷款时,深城银行简直乐开了花。

90年代的银行贷款,审批非常严格,但是飞龙电子厂是个例外。

这就是有王牌产品的好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愿意帮忙。

莫说是一个亿,就算是十个亿,深城银行也非常愿意。

资金到位,飞龙电子厂的生产力,瞬间爆棚。

富士康不愧是跨国性的电子产业加工集团,其培训员工的效率和成熟度,完全不是一般集团能比的。

刘厂长这边还在汇总各家生产线的资料,连设备都还没笼络清楚,富士康那边已经搭建完生产线,培训完员工了。

进入第2个月的前10天,富士康的10条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生产能力暴增了5倍有余。

因为拖延了10天,等到所尼和飞龙电子厂的诉讼风波搞定后,存货已经超过了200万。

此时的内地市场,重新迎来了低谷期,销量再次回落,但是刘厂长却已经不敢再小瞧内地市场。

原本的份额配比,内地市场每个月留40万产能,其余产能全部砸向外部市场。

然而经历过2月的教训之后,刘厂长改变了计划,无论外部市场的销量再怎么火爆,内地市场必须留下50万的配比。

这50万中既要防备偶尔的爆发期,也要留下一部分用来售后。

生产线暴增,肯定会出现不良率,出了问题不可怕,有办法补救才是最关键的。

港城市场的销量,也在同步增长,而且涨幅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快。

第2个月的销量,在50万的基础上,竟然又暴涨了一倍有余,达到了110万。

当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刘厂长感觉天都塌了。

他才加急增加了一波产能,但好像还是不够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