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343章 首月销量1500万!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343章 首月销量1500万!

作者:钰在其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1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诉讼风波过去之后,陈庆宇并没有马上回到国内。

跨入97年,金融危机的风波已经越发明显。

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陈庆宇没有能力阻止,而且也不打算阻止。

经济是一个轮回,每一轮轮回之中,都有人破产也有人崛起。

早在前往港城之前,陈庆宇就已经开始暗中谋划。

然而他做的非常严密,连李泽凯也被陈庆宇骗过了。

在李泽凯看来,陈庆宇的目的,是发展港城和国际渠道,为接下来的产业做布局。

这个产业可以是MP3,也可以是曼妮百货,甚至可以是未来的其他生意。

经过几轮创业之后,陈庆宇做实业这个标签,已经根深蒂固。

外人一想起陈庆宇,下意识就会觉得陈庆宇在做新兴实业,根本不会想到,陈庆宇此前的许多操作,其实都是在为金融危机做打算。

而MP3和所尼的诉讼风波,吸足了外人的眼球。

这两个月来,陈庆宇给他们上演了一出大大的好戏,每一个人都被陈庆宇上演的这出好戏骗过了。

没人知道,在媒体关注的死角,陈庆宇正在默默为金融危机做打算。

MP3在米国市场的爆卖,给陈庆宇提供了大量的现金流。

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 MP3爆卖了5000万套以上。

第1个月,MP3卖了1600万份,而从第2个月开始,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MP3的研发并不困难,事实上从第2个月开始,无论是所尼还是其他大厂,都已经有了自家的成熟方案,然而他们虽然有了方案,却缺了时间。

MP3的市场火爆,是飞龙电子厂的火爆,和其他品牌无关。

若想搭上这股顺风车,他们只能够想办法和飞龙电子厂合作。

曼妮MP3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产品了,而是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

所尼也推出了自家的MP3,但是没什么声量,也没有多少销量。

曼妮MP3的销量已经逼近2000万,而所尼MP3的全球销量,甚至连100万都达不到。

前期无法快速抢占市场,又有诉讼风波的丑闻,哪怕所尼MP3的音质更好,但是却也没什么人在意。

无奈之下,所尼品牌方还是屈服了,亲自找到陈庆宇,希望能够和陈庆宇合作。

他们本来以为陈庆宇会拒绝,没想到陈庆宇竟然非常大方,不但提出了联名款计划,甚至还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

所尼听到这个计划之后,第一反应是陈庆宇喝了假酒,除了MP3之外,他有什么资格和所尼建立联合实验室?

联合研发,名义上说的好听,实际上还不是拿所尼的技术补贴自己?

除了MP3之外,飞龙电子有什么新东西,值得所尼在乎吗?

然而陈庆宇开出来的条件非常霸道,只有一起建立联合实验室,才可以推出联名款。

所尼开了几次会议,每一次都痛骂陈庆宇,觉得陈庆宇是在趁火打劫。

然而没有办法。

所尼是听觉时代的王者,他们可以不在乎MP3的利润,但是他们却在乎MP3攻城掠地,抢占下来的新时代用户。

从1979到1996,将近20年的时间,所尼这个品牌虽然走向巅峰,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用户群体正在变老。

老一代的用户已经成家立业,生活中心逐渐从个人享受,转变为家族关系。

所尼依旧按照每年推出一款随身听,用新款来维持市场,但是随着MP3的出现,这个市场正在飞速瓦解。

新一代的年轻人们,更喜欢使用MP3,从两者之间的销量,就可以看出来。

从1979年到1984年,所尼实现了1.5亿销量的壮举,而曼妮MP3,照着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恐怕都用不了一年,就能突破他们5年的销量。

更可怕的是,所尼MP3才刚刚推出,对于市场而言,充满了新鲜感和无限的科技感。

这个系列持续推出,未来有无尽的花样可以搞,而随身听却已经固定了。

听觉时代,发展到极致,是家庭影音,在这里面最重要的设备是音响,是音质而不是屏幕。

音响的价格当然可以继续拉高,利润也可以无限增高,但是音响效果再好,也不如视觉效果来的直接。

MP3为什么受到市场的追捧和主推,就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听觉时代的产品,等到时机成熟,可以轻而易举的走向视觉时代。

所尼纠结了整整一个月,直到市场上的一个消息出现,才最终让他们下定了决心。

曼妮MP3的月产能,突破了1500万。

MP3的市场销售火爆,甚至出现了排队购买的情况,但即便这样也没有挡住用户的热情。

第1次扩大生产,刘厂长只扩大了400万的销量,然而只过了一个月,他就发现不行,还得继续增加。

这一次,刘厂长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一次性扩大了两倍,在现有基础上,又增加400万。

30条生产线全速运转,月销量达到1200万。

直到这个时候,生产总算勉强跟上了销售。

后续的生产依旧要扩建,但是刘厂长却不打算委托富士康。

飞龙电子厂自己也在扩建,此时的厂房已经勉强可以使用,虽然生活住宿方面,还无法保障,但是刘厂长已经不是以前的观念了。

以前的他,一块钱恨不得掰成十瓣花,而现在只要能够节省生产时间,哪怕花再多的钱,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飞龙电子厂的食堂,直接外包给了曼妮百货的生鲜供应商,一切食品标准全部按照曼妮百货的标准来。

住宿方面,因为宿舍还没有盖好,干脆就直接承包宾馆。

高新区的宾馆价格不便宜,但刘厂长连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承包了500个房间,两人一个宿舍,哪怕现阶段用不到,也要为之后的扩张做准备。

因为这个举动,高新区附近的宾馆直接涨了三倍的价格,外地来深城出差的人,差点无房可住。

高新区的地价和放价,迎来了新一轮的暴增。

飞龙电子厂的位置,原本属于高新区的偏僻地段,所以刘行长当年拿地的价格才很低,然而现在,却成了高新区的最高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