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53章老秦从帝都回来了!

“什么时候才能普及网络?”

深夜两点,陈庆宇站在小白楼三楼的窗户层,望着下面依旧热闹的排队人群,心中苦笑之极。

虽然二十年后,依旧没有杜绝黄牛现象,但排队现象却不至于如此夸张。

这已经是第几天了?

小白楼的营业时间,下午6点就应该结束,却硬生生拖到了凌晨3点。

原本150个客服人员,硬生生增加到了350人,两班倒的同时,还要有50人预备处理应急状况。

但就算这样,排队状况依旧没有减弱分毫。

之所以没有24小时营业,是因为必须空出几个时辰来调整货架,转移资金。

没错。

陈庆宇的现金流太多了,以至于他根本不敢把钱放在小白楼。

小白楼的3楼,原本空出了一个大套间,用来给财务使用,他亲自管理财务监。

陈庆宇原本以为,就算再火爆,这个套间怎么也能撑几个月。

然而现实是,财务每天都会进账出账,他亲自管账,仅仅票据就占满了几个货架。

而现金,更是已经不能再往里面放了。

才刚刚半个月的时间,陈庆宇的现金,已经突破了3000万。

他前期投入的950万,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宣告回本。

而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客户群的增多,影响力的增大,新办卡的用户只会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陈庆宇的业务爆炸了,已经到了人力处理的极限。

继续接受订单,很有可能会出现业务爆炸,团队混乱,资金去向难以说清的状况。

凌晨3点,天气依旧闷热无比,虽然前几天下了场雨,缓解了一点燥热,但人挤人的盛况之下,仍旧有人出现中暑。

幸好陈庆宇提前布设了一些落地风扇,一长排几十台风扇排过去,再加上免费供应的冰水和冰棍,才总算没有出现中暑事件。

连续半个月,每天都有上万人进出小白楼,场面混乱无比,如果不是陈庆宇提前有所准备,依托着砸钱构建出了强大的管理团队,甚至不需要外力,小白楼就会自动解体。

陈庆宇看着下方混乱的场面。从未如此怀念过互联网。

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大减缓了人力物力的成本。

而现在,每多一名客户,就得需要四五个人,花至少一分钟的时间。

而这还仅仅只是前台,如果放到后台录入和财务系统,二三十人的财务团队,因为连轴转的这半个月,几乎出现了手腕僵硬等工伤。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这半个月中,陈庆宇精力有限,无法照顾所有状况,但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却有聪明的,各自想出了许多妙招。

就比如前台的一名工作人员,原本是银行系统的密码编撰人员。

在银行系统的时候,他这个部门比较冷清,被陈庆宇的高工资吸引过来,发现收费系统堆压过重之后,立刻拿出了一套内部编发的临时密码系统。

将密码编码,加上用户的出生年月和姓名,发放给客户作为临时名牌。

如此一来,客户可以先完成交费,拿着临时号码牌,等下次再来的时候,与内部号码牌一一对照,确认身份,再完成后续的拍照,分配生活指导专员,完成购物。

对于一般的品牌,交了钱只能领一张卡,还不能马上购物,一听就是骗子。

但是在小白楼,却受到了很多赞誉。

人人都非常配合,甚至把这种小铭牌,当做一种社交的炫耀工具。

凌晨3点的工作完成,哪怕后面还有人排队,小白楼也暂时关门了。

两班倒,每一班上八个小时。

凌晨3点关门,11点才开门。

员工们都绷紧了神经,但是却都笑容满面。

小白楼的工作量大,但是确定不辛苦。

空调24小时开着,零食柜,饮料柜,全天无限量供应。

还有休息处和台球桌。

2楼休息室的角落里,甚至还摆放了两台大脑袋电脑。

虽然没有人会用,但是看着这种高科技产品,员工们心里就觉得安心。

外面的厂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闭,但小白楼的状况却越来越好。

只要是真心干活的人,都想让小白楼越来越好。

等所有员工下班之后,陈庆宇找来几位主管,略微了解了一下今天的状况,趁着天还没彻底亮,匆匆睡了一会。

上午9点,陈庆宇才刚刚睁开眼,就接到了秦萧林的电话。

秦萧林和廖东煌,是和电视台的摄制组一起来的,进了门就看见陈庆宇睡眼惺忪的样子,不由得笑道:

“小陈,你这钱赚的太狠,要劳逸结合,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秦叔叔,我可以休息,但您觉得客户能休息吗?我如果不拼一拼,他们能把小白楼的大门给挤烂,你信吗?”

陈庆宇苦笑了一声。

“廖大哥,秦叔叔,您两位先去屋里做,我去洗一把脸。”

“你快别忙了,赶紧干你的正事,我就是带摄制组过来拍点照片,过段时间去兄弟城市炫耀一下。”

秦萧林笑呵呵的说道,故意挺了挺胸口。

他胸口多了一枚金灿灿的徽章,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恐怕也不是带摄制组拍照,而是故意和陈庆宇炫耀。

陈庆宇眼睛微微一亮。

这枚徽章,显然是帝都电视台的徽章。

自己忙着赚钱的这个月,秦萧林也没有闲着,恐怕是奥运期间电视素材的事情有下文了。

“你们去帝都了?”

陈庆宇略带惊讶的说道,急忙凑近了些许观察。

徽章只是镀金的,并不是足金,但材质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颁发徽章的组织。

帝都圈子的含金量,不必多言,秦萧林显然得了很多好处。

人逢喜事精神爽。

秦萧林越看陈庆宇,越高兴。

这小子不但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机会,成功融入到了帝都的圈子里,更给东仓引来了一个宝贝。

东仓服装厂的业务的确非常好,但是东仓本地的经济,却一直脱钩。

东仓的服装优势,更多集中在代工上,没有一家如李宁这样的本地知名品牌。

陈庆宇的这一通操作,不但给东仓带来了更多的税收,更能作为一个经典案例,迫使各家服装品牌独立,间接实现产业升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