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66章业务发展,年销售额破十亿?

“罐头厂那边的状况,怎么样了?”

陈庆宇敲了敲桌子,制止了数据科的长篇大论。

“数据科,业务科,统筹科一起调研了三天,走访了所有的仓库,一共11个中转仓库,160个合作点,还有各县城的分销代表30个。”

一个30岁出头的青年立刻说道,他手中拿着一份资料,但却看都没看一眼,所有数据烂熟于心。

资料交到陈庆宇手上,陈庆宇认真看了片刻,点了点头。

“你们做的不错,每人奖金100,表现记录到晋升积分档案。”

听闻此言,在场众人都精神一振,提起了精神。

开公司会议,本应该是瞌睡沉沉的气氛,但是曼妮品牌的公司会议,所有人都精神抖擞。

给老板汇报自己的工作状况,不但能够得到奖励,还有可能得到晋升积分。

而这些积分只要达到了标准,就可以参与升职培训,培训经过考核,就能提升公司内的员工等级。

员工等级和福利,工资,乃至地位,直接挂钩。

经过了两轮扩招之后,曼妮品牌的员工数量,已经达到了将近5000人。

3个员工一台戏,而现在将近5000人,即便是管理大师,也管不清这么多人。

陈庆宇埋头想了两天,将后事的公司员工晋升制度,拿到了当下。

这套制度有利有弊,但对当下的陈庆宇而言,好处却绝对多于坏处。

员工制度可以最大的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他的精力投入。

只要曼妮品牌能维持高速增长,这套制度就不会出现问题。

几千人的员工,参与公司会议的,只有不到200人,而能进入办公室的人更少。

如今的办公室里,做了大大小小三十多人。

从各项目主管,到分派具体任务的负责人,还有负责代表一线团队的员工代表。

这些人加在一起,共同组建成了曼妮品牌的员工团队。

有些人只是刚刚磨合,但仅仅用了几天,就喜欢上了曼妮的公司气氛。

工资高,业务单一,不用负责职责之外的事情。

大家只需要做好手头的事,该发的奖金,该拿到的奖励自然会到手,不用去考虑拉帮结派,更不需要考虑勾心斗角。

对于这批刚刚经历过下岗潮,又同时吃了许多年大锅饭的人而言,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现如今,陈庆宇即便把工资标准降低一半,这些人依旧不会离开。

在曼妮做事,他们有盼头,更有发展的前景,同时还能体会到一个职业人该有的尊重。

放到外面,这种机会少之又少。

“业务科。”

“老板,这半个月一共办了16万张卡,平均额度是 220元,总收入3520万。”

“销售设计科。”

“老板,按照您的指导意见,我们将各类客户分成了35类。

20类以下的客户,仍旧用曼妮服装杂志做购物指引,他们每月的购物额度一般不会超过1000元,曼妮服装杂志足以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

“针对20~30级别的客户,我们安排了专属生活指导专员,额外的限量版精装杂志,按照每年17种文化元素设计限量服饰,他们每月的购物额度,一般维持在20000元以下。”

“针对31~35级别的客户,曼妮品牌已经无法吸引他们,他们更喜欢由欧洲设计师亲自设计,这方面只能由老板您亲自出马。”

设计销售科的会议报告,占据了整场会议的一半之多。

但没有人觉得不买,反而听的津津有味。

曼妮品牌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满打满算,也才刚刚两个月。

公司的待遇如此之好,公司前景如何,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没有一个人敢在此时走神。

“我记得上个月,一共才只有16万张卡,这个月才刚过了一半,就已经拿下了16万张卡?”

统筹科的小组面带震撼。

“平均充卡额度又涨了,上个月只有170元,而且不消费的比例还占绝大多数,这个月开始,不仅仅是消费额度在涨,所有会员的整体数据都在涨。”

“按照这个进度下去,等到曼妮年度庆典的时候,仅仅新会员办卡这一项,岂不是能突破10亿?”

众人议论纷纷,但老人习以为常,新人满脸震撼。

这两个月的时间,曼妮品牌的名声,其实早就冲出了东仓。

各地采访络绎不绝,但陈庆宇却始终拒绝采访。

随着曼妮名声扩大的同时,台面下的水也在越发混乱。

老实本分的员工,仍旧只是安心工作,为公司的业绩增长而开心,对自己到手的奖金而感慨。

但还有一些人,拼了命的研究陈庆宇的经营模式。

陈庆宇的经营模式,对国内来说的确新鲜,但是对于投资圈子的人而言,其实不算什么秘密。

但是当这些人深入研究后,却发现无论他们怎么构建商业模型,却始终走不通陈庆宇的商业模式。

陈庆宇的确借鉴了网购的模式,但是却没有完全照搬。

曼妮品牌的模型,是未来20年商业经验的集大成。

陈庆宇利用远超这个时代的商业经验,构建出了曼妮品牌的商业逻辑。

所以曼妮品牌明明才成立几个月,但是在专业人士的眼中,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评价。

96年的商会报,年度品牌评选中,在新锐品牌评选当中,曼妮品牌高票入选,并且有别于其他一众品牌,其入选的理由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开创先河的商业经营理念。

时代在变化,商业模式随时都在出新,但是能把这个模式走通,并且大赚特赚的人却少之又少。

所有人都在盯着陈庆宇,想看看陈庆宇还能发展成什么样。

然而此时的陈庆宇,却已经激流勇退,暂时离开了东仓。

自从那天晚上谈话之后,廖东煌就没再单独找过陈庆宇。

两人只在电话里说过两件事。

第一件事,廖东煌没有走小金库,而是单独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利用这家投资公司,暂时接下了东仓罐头厂。

罐头厂方面,只知道购买他们的是一家魔都的商业投资公司,然而具体的经办人,都是职业经理,根本摸不清这家投资公司的来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