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人在缅北,打成最强轻步兵 > 第624章 转型

人在缅北,打成最强轻步兵 第624章 转型

作者:嘟嘟雪球来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佤邦的问题解决后,陈沉马不停蹄地赶往密支那。

胸口的伤势还没有完全好转,但他又不能停下,于是平川便专门组建了一个医疗团队为他服务。

按他的说法,这是为后续东风兵团自有医疗队做准备,也是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

但这么说的话,陈沉自己不就成了小白鼠了吗?

好在有平川压阵,这支队伍总体来说还算专业,陈沉的行动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到达密支那后,他先是按照原定的计划见了几个人,其中包括在密支那活动的何邦雄、彭德仁,以及当地文官体系的一些代表人物。

这些人都已经听书了佤邦的结果,不管是忧虑还是期待,总是迫切地想从陈沉这里拿到一个答案。

而陈沉就给了他们这个答案:

克钦不是佤邦,对于克钦,大佬们有另外的安排。

至少在短时间内,这里的路线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这个答案一说出,有人失望,也有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不过总体来说,因为佤邦事变而略有动荡的克钦局势再一次稳定下来,陈沉也终于有时间,去看看ORSIS的进展了。

自从叶戈尔到达密支那之后,他的工作就跟陈沉一样紧迫。

进口设备,调动人手,采购原料,组建研发组搭建实验室.

造一把枪的难度,比陈沉预计的还要复杂一些,不过好在东风集团别的没有,就突出一个财大气粗。

一切困难的事情,都可以直接用巨量的资金来解决。

也就是基于这样的资源倾斜,密支那军械厂的搭建进度相当惊人。

它早就已经搬出了那间隐蔽的、昏暗的地下室,光明正大地矗立在了一大片刚刚开发的平地之上。

而在来自北边某些工程队伍的传统艺能加持之下,绝大部分厂房也都已经搭建完毕,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设备进场安装调试了。

陈沉和叶戈尔两人并肩站在机器轰鸣的工地外看了片刻,后者感慨地对陈沉说道:

“你的团队是我见过效率最高的团队,我的选择确实是正确的。”

“在这里,没有复杂的审批,没有资金限制,没有任何外部因素干扰。”

“我甚至都不需要考虑什么国际法、什么制裁、什么武器交易规则,因为在你们这里,本来就没有任何规则。”

“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这绝对是最完美的环境。”

“整个世界上,应该不可能找得出第二个这样的环境了。”

叶戈尔的话并不是恭维,事实上,他所说的那几个限制条件,如果拆开来说,实际上都不难达到。

而他们之前选择在白沙瓦开辟第一个基地,也正是出于这些限制条件的考虑。

但是,白沙瓦所能提供的优势毕竟是有限的,最简单的一条,巴基斯坦征服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无保留的庇护,他们在进行研发和生产时,势必要受到来自“国际上”的压力。

而光是这一点,就得让他们的工作效率至少降低20%以上。

相比之下,蒲北就不存在这样的压力。

如果说有什么难点,那么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他们想要获取到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就必然要收到来自合作方的审核。

不过,这个难点是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规避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保留位于巴基斯坦的ORSIS公司本体。

通过那一家公司,他们可以获取到一切需要的东西。

至此,密支那军械厂已经升级成了完全形态。

接下来,就是势不可挡的狂飙突进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东风集团持续地输血、持续地资金投入。

那么,他们到底能支撑多久?

想到这里,叶戈尔不由有些忧虑。

还没等陈沉开口,他便抢先说道:

“我们预计能在4个月内完成第一批原型的制造,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至少还需要4000万美元的资金投入。”

“我想确认的是,你们是否还能在这个项目上保持投入,是否能保证投入的稳定性?”

“毕竟,一旦资金链断裂,又或者资金到位的时效性出现问题,项目的节奏都会大受影响。”

“到时候就不是什么‘速度变慢’的问题了,整个项目的链条一旦断裂,这把枪很可能永远都造不出来。”

听到叶戈尔的话,陈沉微微点头,回答道:

“我知道。”

“但是这个问题你不需要担心。”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个项目都是东风集团内部的重点项目,优先级也会保持在最高的水准上。”

“你们不可能缺钱,你要考虑的,只是怎么用最高的效率,把这些钱花出去。”

“你知道的,从你加入东风集团开始,我就没有在任何层面上对你进行任何非必要的监督。”

“我们的合作是基于互信的,我希望这种互信能带来好的结果。”

“但如果项目最终出现问题的话.你依然是最大的责任人。”

“而一旦我们开始追责,手段就不可能温和了。”

陈沉的话里透露出一丝隐隐约约的威胁,但叶戈尔对这样的威胁似乎并不感到反感。

他只是平静地笑了笑,随后说道:

“这就是我最欣赏你的一点-——你会把坏的结果说在前面。”

“坦白说,这不像是你们北边人会做的事情,对吗?”

“我听说,北边人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在商业合作上都喜欢拐弯抹角”

“那只是成见罢了。”

陈沉摆手打断了叶戈尔,解释道:

“或许很久在某一个时期是这样,但现在嘛,早就变了。”

“潜规则的约束力正在削弱,更不用说在蒲北这种地方。”

“好了,这个问题不需要过多地讨论。”

“你需要的东西,包括设计的方向,我都已经给你了。”

“我只希望,在四个月之后,你能让我看到一个满意的成果。”

“绝对可以。”

叶戈尔郑重点头道:

“这样充裕的资源加持,如果我还拿不出你想要的东西的话,我也没有必要在这个行业立足了。”

“等着看吧,我们的产品,一定会开创出一个新时代”

叶戈尔的后半句话被螺旋桨的轰鸣声吞没,此时,一架直升机从空中缓缓降落,工人从机舱中搬出一个巨大的密封箱。

陈沉知道,那个密封箱里装着的,是对这块新枪来说最重要的金属材料。

数十个小时之前,这批材料还躺在中东某个国家某个基地的临时转运仓库里,而现在,它已经出现在了它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地方。

为了拿到他,叶戈尔付出了超过这批材料成本整整四百倍的价格,但这绝对是值得的。

因为那些溢价不仅仅是为了买下材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能保证“仓库失窃”这件事情,不出现在第二天的新闻头条上。

想到这里,陈沉的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他转向叶戈尔,简短地回答道:

“好,拭目以待。”

结束了军械厂的“视察工作”,陈沉的密支那之行却还没有结束。

彭旭成从白沙瓦飞回的飞机恰好在今天落地,而他没有任何停留,得知陈沉在密支那之后,立刻转乘小飞机从曼谷飞往密支那,赶在晚饭时间之前,在陈沉的办公室里跟他见上了面。

没有任何寒暄,甚至也没有关心陈沉的伤势一句,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直截了当地进入了主题。

“白沙瓦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乐观一些,巴基斯坦的武器进口禁令没有像我们之前预料的一样在短期内迅速加强,甚至有松动的痕迹。”

“这大概跟中东的局势有关,巴政府似乎有意把白沙瓦打造成一个整整的武器集散中心,为整个中东地区提供后勤支持。”

“也就是说,白沙瓦的市场正在扩大。”

“此后,白沙瓦的辐射范围将不再仅限于巴基斯坦内部,而会继续向西扩展,甚至有可能与伊朗、伊拉克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的变化必然会给整个世界的军火市场带来重大冲击,如果我们要入局,现在就是最好的时间。”

“白沙瓦将会成为一个无海的自由港,占领那里,我们就能占领整个中东非洲。”

“我需要资金,需要很多资金。”

“第一轮投入至少要达到10亿美元以上,我们”

“没有那么多钱。”

彭旭成的话还没有说完,陈沉便直接摆手打断。

“你是财神爷,公司的财务状况怎么样你非常清楚。”

“现在我们账面上的流动资金不到4亿美元,虽然资产体量很大,但绝大部分都是没办法立刻变现的。”

“包括叙利亚,那里的收益周期不说十年,至少也是以3年来计算的。”

“你要我掏出10亿美元,我从哪里去掏?”

看着陈沉无奈的表情,彭旭成深吸了一口气,停顿片刻后,抛出了他早就准备好的那个答案。

“是时候考虑转型了。”

“前期的野蛮生长期已经过去了,我们这个规模庞大的集团内,也不能再仅仅依靠东风兵团的战争合同去谋求发展了。”

“我们需要的是更健康的经营方式,以及更安全的业务模式。”

“东风兵团的任务必须降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到足够多的现金流.”

“远水解不了近渴。”

陈沉再次打断彭旭成,随后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也是东风兵团后续转型的方向。”

“但现在,你需要的是整整10亿美元。”

“即使我们当场宣布转型,开始承接国际安保合同,但问题是,要多少份合同才能弥补这6亿美金的差额?有多少客户愿意在这个时间点跟我们合作?”

“毕竟,我们之前所有的声望,都是在真正的战争中打出来的。”

“我们精通跟美国佬的特种部队作战,但却不一定能防得住一个骑着摩托车裤裆里别着手枪的杀手。”

“这还是技术性的问题,而商业上的问题.”

“技术上的问题我不管。”

彭旭成也同样打断了陈沉,随后说道:

“技术上的问题,我相信你会有办法。”

“商业上的问题,我有办法。”

“没错,我们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到充足的合同、用这些合同的定金去补上差额。”

“但是,我们一定可以在最后拿到这些合同。”

“所以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卖断融资。”

“我们以未来5年的合同收益权为标的,向所有投资人融资。”

“这样做既不影响我们的股权结构,也能提前拿到足够的资金。”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避开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审核,操作性更强.”

“那问题来了。”

陈沉抬起手制止了还想要继续说下去的彭旭成,紧接着问道:

“卖断交易只存在于法律能触及的领域,因为必须以合同为约束基础。”

“我们呢?我们怎么保证三方交易的顺利进行?我们怎么保证投资人最后能拿到钱?”

“难道他们不会担心,到了该收钱的时候,我们翻脸不认人吗?”

“毕竟,我们可不是一般的公司,我们要是不认账,他们是真没办法的.”

“所以我们要卖给更强者。”

彭旭成似乎早就预料到了陈沉要这么问,于是解释道:

“能吃下我们的卖断合同的,整个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选择。”

“愿意去吃的,就更少了。”

“北边不愿意参与,老美、毛子那边我们不可能让他们参与,但是叙利亚、巴基斯坦政府可以。”

“他们需要远期收益,可以不讲规矩,而且还有能力制约我们。”

“他们是完美的合作对象,如果我们能承诺30%以上的年化利率,我保证,他们会求着我们签合同的。”

“我已经跟巴方的负责人聊过了,他们的意向很明确。”

“怎么样,干不干?”

彭旭成的话说完,陈沉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一直以为,对彭旭成这样的非战斗人员来说,是不可能从他身上发现什么“激进”的潜质的。

但现在看来,哪怕在商场上,他也比许多人要疯狂得多。

30%的年化利率,这意味着,东风兵团的新业务至少要在三年内取得5倍的利润,才能勉强覆盖住融资成本。

这种生意能做??

如果是其他行业,绝对不可能。

但军火.

还是白沙瓦。

一个以未来整个动荡的中东为目标市场的白沙瓦。

完全没问题。

“就这么办。”

陈沉果断拍板,随后说道:

“这将是东风集团转型的第一步,转型没有不冒险的。”

“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冒险,一定得是值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