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快穿之不当炮灰 > 第3827章 不当大冤种9

快穿之不当炮灰 第3827章 不当大冤种9

作者:林喵喵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1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更何况,别看村里的族人没什么来头,但镇里甚至县里、府里的族人,都能在一定情况下,联合起来。

打个比方,本村原家人发现自己对付不了敌人时,他们会找镇上甚至县里的族人帮忙,扩大范围之后,总会有大有背景的人,到时这些大有背景的人,一旦被族里找上,就会给族里提供庇护,这就是宗族的厉害之处了。

更何况,原大郎还是被镇上先生以及考官公认能考上秀才甚至桉首的人,这样将来可能大有出息的人,现在他身体变好了,极有可能会考上秀才,甚至更进一步,原家宗族是肯定会保护这样的优秀人才的,毕竟等他考上了,又反过来能反哺族里。

哪会让外来人欺凌到他的老婆啊,毕竟俗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刘小姐再厉害,只要刘大人不出手,想收拾原大郎的妻子,除非原家宗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才会让她得手,要不然,在原家宗族做了准备的情况下,可不一定收拾得了。

安然不但在原家说了这事,也回娘家说了这事,不过,孙家孙辈虽然也读过书,但见识显然没原大郎好,所以没想到这一点,还是安然跟他们说了,他们才想到这样解决。

当然了,为防娘家人奇怪她怎么知道这些,安然有跟他们说,这是原大郎想出来的主意。

听说是原大郎想出来的主意,想到学堂里的先生都说原大郎厉害,大家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而就像安然和原大郎想的那样,听说这是原大郎想出来的主意,再想到王家的得瑟,孙原两家族里的确重视了起来,毕竟,原大郎可是先生和考官们说,能考上秀才,甚至能当桉首的人,两家族里自然不想自己族里(姻族里)这样一个出息的人才,会因王家的缘故,被连累了,所以都答应了,会提防这事。

两家族里交际广,在县里有人脉的人,甚至跑到县里,跟县里的同族通过气了,让他们注意一下王家或刘家可在县里活动,针对原家或孙家,要有的话,让他们及时派人通知他们,让他们想办法防止这事。

安然看孙家和原家行动了起来,这便放下心来。

虽然她觉得一年内,刘小姐可能没心思找她的麻烦,而等一年后,原大郎考中秀才,且成为桉首,就不是刘小姐轻易能动的了,这样一来,不用担心刘小姐会对她怎么样,但安然向来是行事谨慎的人,所以还是做了安排。

反正安排了总比不安排好,毕竟万一用得上呢。

就在王家跟刘小姐订好了亲,两家说好了,等刘小姐及笄了就嫁过来的时候,新一年的童生试又开始了。

童生试,考中了,就是秀才。

童生试有三轮,县试,府试,院试。

以前每次考试,原大郎总是心头发憷,不是担心考不上,而是,又怕身体出事。

但这一次,他终于不害怕了,因为这一年以来,他身体好很多了,不说别的,他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力气也变大了,壮得像一头牛,他有预感,这一次,他考试不会晕倒了。

原大郎跟安然一样大年纪,今年十九岁,按理,他应该考过不少次了,但因原父过世,原大郎要守孝,不能科举,所以原大郎真正下场,只考过一次,就是两年前的那次,十七岁之前,没下场过,因为十五岁那年,他还在孝期,而再往前三年,他只有十二岁,又太小了,所以到现在,也才考过一次,还是没考完的那种。

所以对能不能考中,原大郎还没安然有信心,毕竟他的考场经验不多,只预感自己应该不会晕倒,这对他来说,就很满意了,所以他对这次考试要求不高,想着能不晕倒,完整地经历一次考试,他就满意了,能不能考上秀才,他无所谓,反正只要不晕倒,他还年轻,还可以继续考。

倒是安然觉得,依原大郎的学识,不说将来能不能考中举人进士吧,反正秀才是完全没问题的。

原大郎的预感没错,而安然对原大郎学识的估计也没错,原大郎一路县试、府试、院试上去,不但没晕倒,还全部都第一名升了上去,如学堂里的老师和以前的考官说的那样,原大郎成了桉首,还是小三元。

一开始,原大郎中了县试第一名,原家和孙家虽高兴,但也不好太得意,怕以后考的不好,被人笑话。

反正对原母来说,儿子考试顺利,没像上一次那样晕倒,那就不错了。

但接下来,原大郎府试又考了第一名。

就算原母再怎么想低调,这会儿也控制不住,跟亲朋好友报喜了,因为从儿子这情况来看,院试就算考不了第一名,秀才应该也是妥了,这让原母能不高兴,想跟周围的人报喜吗?

于是很快,村里人就知道,原大郎考的很好,极有可能考上秀才了。

虽然人们总是说,穷秀才,富举人,但那是相对士绅们来说,秀才是垫底的,但对普通乡下人来说,不管怎么说,考上了秀才,以后再不济,也能开个私塾,养活自己,不用下田地干活了,这就让很多辛苦干着农活的人羡慕了。

另外,社会地位也会提高,特殊情况下,能见到县官等,并且不用服徭役,这都是实打实的好处,对普通乡下人来说,那还是很好的。

再者,原大郎要是能中秀才,就说明人家是有真本领的,这样一来,那些家中有孩子,在读书的人,也愿意跟原大郎交好,毕竟将来,无论是跟原大郎请教学问,还是科举时请秀才作保,原大郎都是他们可以合作的对象。

所以,原大郎当时虽还没考中秀才,但村里人对原大郎的热络,比当初对王家人还要高。

这也很正常,大家觉得,王三郎的未婚妻条件那样好,将来他们一家,肯定会住到城里去,至于王三郎自己,肯定会去京城,毕竟刘大人怎么也不可能,让女儿生活在这个小县城吧?

既然王家人将来会走,那对大家的帮助就会很有限了,既然如此,那众人对一个要走的人,自然没对不会走的人热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