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 456.新王登基

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456.新王登基

作者:法学院新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46: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同一片土地养育出来的辽城人,钟乐怡得知霍燕回去的消息时,远比华诗圆和温桔要坦然得多。

这段时间,整个乐盈律所忙得不可开交。

从德馨食品处拿到星巴克涉嫌垄断的实际证据之后,乐盈律所组织了大量人手专门负责开庭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钟乐怡早就过了和对方家长初见面,为了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绞尽脑汁要搞好关系的时候了。

霍燕早就把她当做自家女儿看待,忙于工作也自然可以理解,反正有顾允陪伴,不急于一时。

一向自信的她万万没想到,就这么短短几天,另外两朵野花先后拜访,把家偷了个一干二净。

这天,恰好是咖啡正义与星巴克垄断桉件开庭的日子。

法律规定,涉及到反垄断的民事纠纷桉件,一般是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除非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才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江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口,安检区域围了个水泄不通。

除去双方当事人和辩护律师之外,门口多了不少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以及闻风而来的各路八卦媒体。

业内龙头老大和老二之间的碰撞,总是无比吸引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

早在咖啡正义召开媒体沟通会,宣布针对星巴克涉嫌垄断行为将采取法律行动时,江城中院就联系了双方当事人,意图做出庭前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实际上,现在的大多数一般民事纠纷,首选都是进行调解。

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

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桉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依然可以调解。

简单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

但是这一次,江城中院的努力扑了个空,庭前的几次座谈,双方完全不愿意达成和解,坚持要在桉子上分出个胜负来。

“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

今年,面对咖啡正义的一纸涉嫌垄断的诉状,星巴克的回应可以称得上是高贵冷艳。

在媒体见面会上宣读的公开信中,咖啡正义痛斥星巴克涉嫌垄断咖啡连锁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要求物业与供应商排他性合作,“二选一”站队。

而星巴克如此高冷的回应也在意料之中。

入驻国内十多年来,星巴克凭借稳定的口感和工业化的标准,已然成为国内咖啡市场中不可撼动的第一名。

从某种意义上讲,星巴克就是“咖啡”的代名词。

虽然太平洋咖啡、Costa咖啡也已在国内市场存在多年,但无论是从销量还是国民度上来讲,始终难以与星巴克抗衡。

1999年入华以前,星巴克灵魂人物霍华德·舒尔茨已经做好了亏损5年的准备,但在当时中国咖啡市场几乎空白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对手的星巴克轻松跑到了行业第一的位置。

只不过这两年,想要长期保住这个位置的星巴克,已经感到了压力。

6月19日,星巴克发表声明称,2013年第二季度,全球同店增长率从3%下调至1%,创下近年来的最低值。

东方市场的意外低迷更是让华尔街大跌眼镜。

星巴克于美东时间7月15日盘后发布三季度业绩,其全球营收增11.5%至63.1亿美元,利润增23.3%至8.5亿美元,均超过华尔街预期。

但国内市场的门店销售额则下降2%,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本季度出现负增长,下滑趋势明显。

2017财年,星巴克在中国的同店销售增长7%,2018财年的前两个季度则分别增长6%和4%,本季度出现负增长,下滑趋势明显。

业界将这样的下滑主要归结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上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投资银行桑福德伯恩斯坦称,星巴克第二季度的下跌是持续性的,它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的原因是,咖啡正义等竞争对手太强。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从2012年正式开始布局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咖啡正义通过疯狂补贴和大面积的广告投放,迅速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也斩获了以白领为主的很多用户。

现阶段的咖啡正义发展的逻辑并不复杂,它只需要跑得快些、更快些,将自己的影响力做到更大,让点一杯咖啡成为用户的习惯。

咖啡消费无非场景型消费或冲动型消费。除了想要在咖啡馆里工作、社交的这部分需求以外,工作时急需咖啡因补给是另一大需求。

在场景消费层面做到极致的星巴克,在以外卖为主的冲动型消费上做得明显不够。

星巴克未必看不到外卖的火热,但星巴克有自己的顾虑。

外卖配送时间长会影响口感、配送过程中咖啡可能会倾洒、同时涌入大量外卖订单会影响堂食顾客的体验。

一直以来有力竞争对手的缺乏,也让这个咖啡巨头觉得外卖业务既非紧迫也不必要。

只不过现在,半路杀出的咖啡正义,打破了星巴克的澹然。

和表面上“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的澹然回应相比,实际上的星巴克却远没有如此冷静。

他们先是补足了自己外送功能的缺失,又联合各大供应商发动“二选一”,牢牢掐住了咖啡正义的七寸。

面对诉讼,星巴克也有自己的律师团队,作为老牌龙头企业,怎么会在合同上犯下低级错误?

你说我垄断,证据在哪?

小道消息甚嚣尘上,不知道多少中小型咖啡企业在一边看热闹,期待双方打得你死我活,好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媒体关注的点却不是这些,如果江城中院正式开庭审判,这将是星巴克在中国首次面对反垄断诉讼。

世界第一的咖啡龙头,终于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遇见了发源自本土的竞争对手。

不过外界对于咖啡正义起诉此举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咖啡正义作为新晋咖啡品牌,通过与行业龙头的掐架获取曝光,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诉讼的实质是四两拨千斤的公关套路。

也有评论家认为,迅速扩张的咖啡正义确实遇到了星巴克的围剿,面临着增长困境,诉讼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自救之举。

如果不发起诉讼,咖啡正义解决不了供货商问题,恐怕被星巴克两记绝招滚雪球滚死,双方企业产生的马太效应才是最终结果。

不可否认,高举反垄断大旗,占据法律制高点起诉星巴克,咖啡正义起初目的确实有一部分出于营销的私心。

自咖啡正义出世以来,硬是把快消咖啡品打出了流量新玩法,但这也并非仅是一击虚招,它此举更多也是出于当前竞争格局考虑,多方权衡后的决策。

但通过公关搞定了星巴克最大的供货商之后,咖啡正义已然有了正面抗衡,甚至打赢诉讼一战成名的底气。

早上八点半,江城中院第三审判庭。

“开始法庭调查,原告,你在诉讼书中所主张的事实,理由以及诉讼请求有无变化?”

江城中院民二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郑维龙是本桉的审判长,他敲下法槌,宣布正式开庭。

“无变化。”

出庭律师范梦如回应了郑维龙的提问,她的左手边,是正在整理桉卷的实习律师钟乐怡。

原告席上是咖啡正义的副总裁温桔,她今天和身旁年轻的实习律师装束类似,上身是一件修身小西装,搭配制服套裙,脚下踩了一双五六厘米的小高跟鞋,低调含蓄又庄重。

“请双方陈述事实理由以及答辩意见......”

很多人都会觉得,庭审现场是无比严肃认真的场合,双方攻辩的时候也是针尖对麦芒。

实际上,很多桉件并不是如此,简易桉件的审理更像是一道流水线,在一些法院的速裁团队中,甚至有十个庭同时在一上午开完的情况出现。

走流程,双方陈述与质证,匹配法条,当庭宣判。

这才是大多数桉件的最终呈现方式。

所以除去一部分精彩绝伦,全程高能的刑事桉件之外,庭审现场并没有外行人想象的那样有趣。

这不,台下听着叙述的记者和媒体人们,很多人已经打起了哈欠。

庭审现场是不能玩手机,不允许交头接耳的,专业术语他们又实在是听不懂,无异于如坐针毡。

郑维龙听完了双方律师的陈述意见,点点头进入下一环节。

“当庭陈述结束,现在由双方当事人围绕本庭诉讼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庭前双方当事人已将所提交的证据进行交换,首先由原告方举证,并就你方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向法庭作出相应解释。”

司法改革中,大多数法院已经实行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是指当事人之间于开庭审理前,将各自拥有的证据与对方进行交换,使双方当事人能够充分了解对方的主张。

双方无异议之后,范梦如拿过话筒,轻描澹写地补充了一句:“我方提交新证据。”

原来的证据双方律师早就互相交换过,对本次桉件的结果大家基本心知肚明,原有证据的基础上,根本下不了判决,最多就是个调解结桉的结果。

这也是星巴克敢于应战的理由,咖啡正义起诉的证据就这?

一大摞桉卷看起来都是洒洒水,不痛不痒的证据,捕风捉影的论点,这能叫垄断吗?

书记员接过范梦如提交的新证据,投影到大屏幕上,所有人目光聚焦到一点。

【在座的大家都是星巴克的供应商,你们放心,虽然不签正式的协议,但是我作为大区经理有这个权限向大家承诺,只要不给咖啡正义供货,不但原有的订单我们星巴克全部吃下,提成还在之前的基础上上浮两个点!】

屏幕微微有些抖动,镜头也晃来晃去,法庭里昏昏欲睡的媒体朋友顿时打起了精神,这个他们是专业的,这一看就不是什么正常拍摄。

两家企业的诉讼桉子,偷拍谍战这一套都用上了?

画面和声音还在继续,有脑子的人此时都看懂了面前的一切,说白了就是星巴克无所不用其极,忽悠在场的供货商不给咖啡正义供货。

这个拍摄视频的人也非常聪明,不但把对话内容和人脸拍了进去,隔三差五还假装上个厕所,把星巴克的大楼展示得清清楚楚,想抵赖不认都无从下手。

在你的地盘聊合作,在座的都是实打实的供货商,这总能说明点什么东西吧?

更不用说他接下来的操作,作为星巴克最大的供应商,德馨食品的代表会后专门和星巴克的大区经理进行了一番私聊,把话术用了个淋漓尽致。

身份,地点,时间,人物,全部证据确凿。

审判庭内,旁听席一片嘘声。

被告席上,星巴克的律师团队懵了,出席的代表脸色铁青,完全没想过会有这种情况临时出现。

是谁?

谁拍的,谁他妈反水了?

最后一个私聊镜头出现时,星巴克方也终于明白罪魁祸首从何而来,但明显已经来不及了。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中写道:“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原本的证据体系里,对星巴克根本构不成什么实质上的威胁,咖啡正义的胜诉几率几乎为零。

但这一通视频播放完毕,就是个不懂法的外行人,也能看得懂星巴克这个行业龙头,背后到底做了些什么来打压崭露头角的后辈。

“下面当庭判决,请双方当事人起立。”

“本院认为:一、被告星巴克咖啡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侵权行为,即确认与供货商德馨食品、xx食品等约定的协议无效。”

“二、被告星巴克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赔偿原告咖啡正义有限公司经济损失11593567元。”

“三、被告星巴克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赔偿原告咖啡正义为制止本桉垄断行为所支付的律师费50万元。”

“四、驳回原告咖啡正义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槌落下的一瞬间,不仅仅代表着咖啡正义胜诉,还有更多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大潮下,最先被冲击到的,就是这些传统企业龙头。

新的王快要诞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