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 466.摸底

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466.摸底

作者:法学院新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46: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晴空万里,顾允带着自己的助理贺璇来到饿了么江城分部,得到了地区负责人的热烈欢迎。

江城这个九省通衢之地,不可能有人没有听说过乐园集团的鼎鼎大名。

孙佳君亲手倒了两杯茶,和顾允聊起了家常。

孙佳君是去年刚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毕业,就早早加入了饿了么的销售团队,如今已经成长为鄂省大区的城市经理。

在短短的一年多里,她负责过京城上地软件园、中关村的销售推广,并创建了江城分站。

随着饿了么公司接到天使投资,开始了城市战略,她管理的人手也从1个人变成了20多人。

通常情况下,孙佳君的一天开始于在地铁站外和人潮密集的地方发传单。

这一习惯,始于饿了么销售总监陈强的创业理念。

陈强也从大学开始创业,他自己开了一家餐厅并建了自己的订餐网站。

早期,他在人人网和贴吧上做一些自己网站的推广宣传,效果寥寥。

之后,他用普通的a4纸打印了一些传单,开始在学校和宿舍楼里发放,很快几十单订单就来了。

这些大学的创业经历让他更相信传统的传单力量,也一直将这个习惯,延续至饿了么的推广中。

一般白领区九点上班,孙佳君和其他的销售人员七点半就会到岗,去地铁站和白领上班人潮最密集的地方发传单。

“九点半以后是像乐园大楼这种写字楼的扫楼时间,在十点半到十一点之间,是餐厅订餐的高峰点。”

孙佳君自己就是地推出身,这些细节了如指掌,对乐园集团很有好感的她,拉着顾允就是一通介绍。

毕竟,能单枪匹马在江城拉起一支队伍,年纪轻轻就干到大区负责人的她,工作能力和社会阅历自然是不差的,对于乐园集团老板上门,她在心中有了别样的解读。

多了朋友多条路,现在哪一行都不好干,和这样的大老板搞好关系,留下一个好印象,说不定以后有机会做其他行业呢?

“那问题来了,乐园大楼平时点餐的多不多?”

顾允大多数时间都在听对方讲,笑着抿了一口茶,偶尔也会提一提问题。

“顾总,从数据上来看,乐园集团的点餐量确实从年初开始一直有所提升。”

孙佳君回答后,顾允转头望向身边一言不发的贺璇。

“你觉得这说明什么?”

“.说明,食堂大厨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加强?”

贺璇思考了几秒钟,明明乐园大楼里,午餐和晚餐都给大家准备了现成的饭菜,食堂里负责做饭的大厨也开了高额的工资,为什么还是有人点外卖?

“格局还是小了。”

顾允把手中的普洱茶放回桌面,向贺璇指了指饿了么办公室的战略图说道。

“你发现了吗,现在点外卖是刚需,不是说我们给员工准备好了好吃的饭菜,他们就会乖乖跟着大家一起吃,总有人会选择打开外卖软件的。”

“人和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在工作中的习惯是把事情做完再去吃饭,有的人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吃,有的人注重一个新鲜感,不愿意每天吃类似的菜系,面对同样的伙伴。”

“饿了么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简简单单归咎于我们的师傅水平不行,做饭不好吃。”

“就算是我们邀请国宴的大厨来,也一样有人不愿意吃食堂的。”

孙佳君明显对顾允的言论很是赞同,她点着头,精明干练的中短发微微飘动。

“顾总说得对,我们在数据分析上基本不考虑用户选不选择点外卖的事情,因为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用户习惯建立之后,后面就是正增长。”

开疆拓土,用户点餐的习惯建立之后,其实后面所需要的事情就不算特别复杂了。

平日里她所负责的片区餐厅偶尔会遇到客户端上的一些小技术问题,孙佳君通常会去协助处理餐厅反馈的问题。

下午则是去拓展和维护餐厅的时间,晚上则会用来上传餐厅的菜品图像,和安排第二天的计划。

今年年中,是孙佳君第一次来到江城。

这段时间,也正是饿了么在沪城总部,决定在全国快速扩张的时刻。

在六月中旬的一次高管会议上,创始人张旭豪提出要快速扩张,并在年底铺到200个城市。

“顾总,我们过来的第一个星期,五个同事挤在一个只有两张床的房间里,平均每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三小时,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说实话,那时候忙得忘了租房。”

孙佳君回忆起了自己当初打拼的岁月,刚刚毕业不久的她有些感慨。

“我毕业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同学选择南下,来江城参加乐园集团的校招,我那个时候准备考研错过了,最终没考上,才选择加入饿了么这个初创团队。”

大家都明白,要背地里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所以,你在京城刚刚落脚,就选择来了江城开拓市场?”

顾允饶有意味地望着面前的孙佳君,突然觉得这个女孩很有意思。

“对,我有很多同学在乐园集团工作,所以我觉得开拓这里的市场,对我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会。”

她这个举动背后的意义不言自明。

当大家都觉得加入乐园集团、阿里、企鹅这样的大厂大企业才有未来的时候,她想通过在初创团队证明自己的方式,来告诉后人两条路究竟孰优孰劣。

来到江城打拼,孙佳君发现餐厅对新事物的态度和在京城大不相同,短短两天的时间居然有五十家新餐厅加入。

早在几个月前,孙佳君带着另一个同事开拓京城市场的时候,最初的餐厅只设定在大学城附近的餐厅。

那时几乎是求着商家合作,当地的商家一听说网络订餐多以为是骗子。

更不用奢望商家会使用“在线支付”,让钱经过平台。

即使在餐厅里发传单,也会被脾气不好的老板随时赶出去。

直到有吃螃蟹的人站出来,与新平台合作一两个月之后,商家开始信任市场经理,也发现开通外卖业务生意会更好,才开始慢慢接受这一形式。

而在大学附近开餐馆的老板,大多互相认识,甚至有的人还是同乡。

当暑假餐厅歇业休息时,口碑就渐渐开始互相传播。

“有一个叫饿了么的平台给我们生意,就做了一个月,生意越来越好,现在还主动给我们补贴。”

年中之后,孙佳君被调往江城市场开拓之前未曾涉足的白领区。

她发现,江城这个地界,尤其是乐园集团附近的餐厅老板,似乎对新鲜事物有着巨大的接受程度,谈起来根本没什么难度。

“比如光谷软件园附近餐厅有150家,现在接受外卖配送的餐厅估计能有100家,那几天我们开始成宿成宿的接餐厅。”

“这个其实比较正常,你可能不知道两年前的光谷软件园是什么样的,这些老板敢于下注,跑过来投资开餐厅,做饭馆,他们对社会风向和经济形势的理解深着呢。”

顾允这样分析来到江城之后,与饿了么合作的餐厅暴涨原因。

早在光谷软件园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的时候,他们就能跑来投资,恐怕这些老板是整个江城最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了。

别说接个外卖软件,就连在抖乐上发搞推广,这一套都已经有人无师自通了。

江城的工作充满了奇迹,前期开拓市场虽然很苦,但当孙佳君再次去到以往合作的餐厅时,她发现餐厅的态度也慢慢变了。

“那些老板赚到了单子后,简直跟膜拜我们一样,有时还问要不要过去吃午饭。”

“确实,你们饿了么在这一点上挺与众不同的,很有魄力。”

和区域经理聊到一半,顾允对饿了么的构架又有了新的理解。

作为大老板,他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了解,就跑到沪城去和饿了么的创始人谈入股。

从沟通中顾允看到,饿了么给一线的市场人员,也就是每个区域的区域经理很高的权限,包括费用分配、后台操作等。

作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最上级的领导也大多是放权管理,反正给个目标,给个预算框架,随便你去搞吧,不行就给你换个区域,再不行走人。

说白了,谁也不比谁权威多少,谁说的都不一定是对的,大家自己去试,按实际效果来评判。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饿了么整个队伍诞生出了各种神奇的人才。

听孙佳君说,比如饿了么之前的top sales,开始是沪城大学的区域负责人。

他是个奇人,在饿了么工作的时候,貌似还背着几十万的债。

他的传奇经历是,只花了一个月时间,用一个活动就把这个区域做到了几乎一年的年度目标。

当时为了搞活动把几个月预算都搭上,这还不算,还自己往里贴钱。

“牛逼.”

这样的赌性,所以大概顾允也能明白为什么他会背赌债了。

不过像饿了么这种管理方式,其实也不是完全的好事。

作为一把手首先得有这个度量,而且给下层太多权利本身也是把双刃剑。

在高度自由,狂放发展的模式下,饿了么市场经理勒索商户,利用手里权力收点小现金之类的事情,日后并不在少数。

总之授权还是收权,这其中的度需要上层掌控。

但不管怎么说,就是这样的狂放,让饿了么作为一个草根团队,成功度过了野蛮生长期。

“孙经理,你们的地推是有什么诀窍吗?我曾经也发过传单,但是我总觉得发传单,在推广上效率很低,甚至可以说是没什么效果。”

一行人聊的话题天马行空,就连贺璇也发表起了自己的观点。

在她眼里,饿了么更加牛逼的一点是,其独一无二的地推模型。

贺璇最初跟着顾允的时候,那时小乐学习还在萌芽阶段,如何赚到第一桶金,顾允给她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她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地推,发传单。

实际上相比后来的信息流广告投放,千人千面算法,地推这样的效率跟先进高科技比,简直像是小孩子昂着头想和大人比身高。

饿了么的地推,核心也不是笨拙的人工宣传,而是高度数据化。

“我们大概是在2012年初就完成了内部数据平台,基本上是以楼为单位,有了这些信息,其实就能估计到总共有几栋楼,加上市场经理实地负责,更是准确到一栋楼里有几个房间,每个房间有多少人。”

作为内行人,孙佳君笑着解释道,打消了贺璇对地推的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准确预估出每个市场经理每波推广到底需要发多少张传单,同时还能很清晰地显示每个市场经理的效率高低,每栋楼的有效程度等。

然后就可以在团队的周例会上,由大家一起讨论,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还能这样?地推还能这么玩?那我们是不是也.”

贺璇原本以为自家公司的先进管理思路,就已经是各行各业最高级的了,没想到山外有山,她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行的,这个只有外卖行业可以,我们实际上是做不了的。”

顾允摇了摇头,他开口打断了贺璇。

饿了么的地推方式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是只有外卖这个领域才有可能做到的。

试想在其他领域,有哪种消费具有这么强的地域限定性?

又有哪种消费可以做到早晨发传单中午见效果?

还有哪种消费可以不分人群地做出横向对比?

唯有餐饮!

也正是因为这样高度的数据化,才能支撑地区经理坐在办公室里,给全国出营销方案的点子。

理由很简单,一通百通。

“顾总,聊了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您这次来是”

闲话聊完,孙佳君总算忍不住发问了。

“我打算入股饿了么,能不能搭个桥,找你们张总聊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