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 536.黄铮的应对之策

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536.黄铮的应对之策

作者:法学院新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46: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重新鼓励了打起退堂鼓的十级鼓手程盈盈,顾允回到乐园大楼,走进黄铮的办公室。

黄铮一向是个稳健的管理者,他学霸出身、操作精准、思考深刻、行动力强,性格上又特别沉稳低调,是个被称作石佛一样的青年。

他早早泡好了一壶明前龙井,等待顾允的到来。

当拼乐园进入互联网主流人群的视野中时,它已经是一家用户规模接近3亿的小巨头,此时距离它成立不到三年。

众所周知,拼乐园是一家电商平台,让用户发起拼团,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涵盖全品类。

“从今年的前三季度来看,我们拼乐园GMV(网站成交总额)已经超过唯品会的429亿元,成为全国电商销售额第三大的公司。”

黄铮没有问顾允电话里的问题,反倒是讲起了拼乐园的现状。

事实上,顾允没有怎么插手的拼乐园,是乐园集团旗下规模成长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

如同当年突然爆红的快手和抖乐,拼乐园顺应了数亿规模新增用户的大势。

“我大概知道你想问什么,现在来看,我们默默发育了这么长时间,确实已经具有了独立的基本条件。”

接下来,黄铮在投影仪上点开了一张图。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在占据中国网民55%左右的三线以上城镇,拼乐园在三线、四线城市的渗透率(21.38%、35.34%),甚至超过手机淘宝(20.31%、31.50%)。

“低价 拼团”,是消费者对拼乐园的理解,也是被拼乐园验证,能迅速传播、短时间内积累上亿用户的方法论。

外界包括流量方企鹅,将其定义为社交电商、销货平台。

但在拼乐园创始人、一手看着拼乐园长大的黄铮眼里,这些解读并不准确。

“我认为,公众对拼乐园的关注,比它的发展速度滞后半拍,其实我们就算没有微信,也一样可以活下去。”

刚刚创业时,垂直电商走上风口,平台式微,拼乐园却正从垂直自营转向综合平台。

当人们谈论“电商下半场”,认为电商领域已经被瓜分殆尽,流量已经不能再指数级增长时,拼乐园默默积累了1亿用户。

当拼乐园正式出圈,被业界视为社交电商领导者的时候,拼乐园却开始试图离开微信。

早在2013年初,顾允就曾经和黄铮讨论过,一旦微信这个流量入口不再畅通,该怎么办?

即使在当时的语境下,大老板很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但黄铮却很早开始警觉,并且着手布置。

告别了大并购、大竞争的动荡,互联网秩序进入了较长时间的稳固期,而抖乐、快手、拼乐园等公司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冲破既有秩序的可能性。

不过,更深的产业链条、更强大的敌人和更短的时间窗口,都让拼乐园的处境更加复杂。

它面临着关于假货和诱导分享的争议、做好产品和保持增长的内部矛盾、与企鹅的复杂关系,以及和阿里的短期较量与长期竞争。

多维度的战争交织进行,之前阿里、京东走过的坑,拼乐园或多或少都要走一遍。

“案子的事情,我刚刚听盈盈大概说了一下,我认为重点其实不在于微信怎么操作,而是我们的自身实力。”

黄铮的问题找得很准,甚至在顾允来的路上,还把月度报告心血来潮整理成了ppt。

他认为,拼乐园和淘宝的竞争,将是电商未来的重要看点。

这可能比百度信息流和其他搜索业务的对决更有趣——因为它是一场巨头转身、后进者突围的战役。

双方各有优劣势:淘宝占据搜索和信息流推荐两大场景,能够降维打击。

拼乐园不能取代淘宝在搜索场景下的主导地位,但在反向低价定制等内部创业上非常灵活。

“乔布斯在苹果复出的时候曾拍过一个广告,里面说,你可以赞扬他,你可以侮辱他,伱说他什么都行,但有一点你不能做到,就是你不能忽视他。”

黄铮笑着说。

“大家都觉得,我们没有了微信,根本不足为惧,实际上拼团和低价并不是我们走到现在的核心。”

拼团和低价,其实是电商领域存在已久的工具和竞争手段。

早在数年前,淘宝拼团产品“聚划算”就曾引爆全民拼团,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时代,实现100亿元人民币年GMV。

多年后,拼团再一次大规模地进入消费者视野,就是来自元抽奖”的链接。

其中大家感到跨时代的发明是,只需按下支付,连账号都不用填写,你就能完成拼团,成为几亿拼团网友中的一员。

“低价 拼团”,是消费者对拼乐园的理解。

可是黄铮看到,从蘑菇街、贝贝,到初创公司,大小玩家纷纷前往微信掘金,与拼乐园在价格、品类等方面差异化竞争,却难以复制它崛起的速度和规模。

这才是黄铮挺直腰板,告诉顾允,这个阶段拼乐园即使失去微信也不会死的底气所在。

背后的原因,一是没有看到低价拼团的阶段性作用;二是忽视了拼乐园的产品势能;三是低估了拼乐园转型和自我跃进的可能性。

如同无法在短视频领域再造抖乐和快手一样,复制拼乐园的时间窗口已过。

“拼乐园的成长,是移动互联网第三波人口红利的必然结果。”

说到这一点,黄铮无比自信。

第三波人群主要来自三四五线城镇人口,数目有五六亿之多,他们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微信,以及红包带来的移动支付。

并且,这波用户更多来自家庭,相比前两波用户,他们承担了中国主流消费的下一步走向。

企鹅觉得,没有了微信,很多人会放弃拼乐园,转投其他电商平台。

但对于三四五线人口而言,即使微信全面封杀拼乐园,一时间他们也无法找到取代拼乐园的下一个电商平台。

拼乐园在这不到三年的时间,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

这或许是淘宝没能抓住机会的原因——独家社交工具的缺失和支付宝使用门槛。

此外,在供给端,同时期淘宝去低端化进程加快,淘宝开始降低对低质量、低价大众商品的流量支持。

“顾总,淘宝有800万商家,能获得有效订单的不足一半。现在来看,出口转内销大潮带来的大量社会过剩产能急需释放,拼乐园就算失去了微信,也依然会成为商家眼中值得一试的平台之一。”

“在新的环境下,消费者需要有一种新的消费场景。”

黄铮续上一杯茶。

顾允点了点头,自打创业开始,两人之间经常会有这种关于未来的讨论。

最初是借助微信场景拼团——这也是拼乐园在短时间内形成传播裂变,用户获取成本非常低的原因。

之后拼乐园迅速进入第一个上升期,创业初期到一个完整年,其单月成交额迅速突破1000万元的大门槛,付费用户突破2000万。

但进入2013年后,拼团阶段性红利已过,很难再达到类似的引爆效果。

“之所以,企鹅有恃无恐用微信来威胁我们,是因为外界将拼乐园当作拼团工具去研究,复制低价、复制拼团。”

“看来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外界的定义并不准确,忽视了作为产品的拼乐园,以及作为重生者和顶级创业者的创始二人组极其了解人性。

拼乐园的产品使命是“多实惠、多乐趣”,正好对应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这是抛开微信流量因素的第二阶段,拼乐园能够保持更快增速的原因。

同样是低价拼团产品,拼乐园让用户感觉“买到就是赚到”。

这源自拼乐园对性价比定义极其微妙。

比如拼乐园上架的第一款商品,是1元秒杀乐事薯片。

明明如此低价,却曾经收到过消费者投诉。

“虽然只有一块钱,薯片寄过去碎了不能吃了,消费者就会觉得没占到便宜,说你是骗人的;但只要还有一半能吃,他就会觉得值得。”

黄铮和顾允讲起了,他母亲在拼乐园上的消费。

花10块钱买了9个芒果,2个是坏的。

阿姨前来对黄铮抱怨,但再下单还是选择了拼乐园。

“10块能买到7个好芒果,那也不亏。”

在内部,这个产品运营原则被解读为“让用户觉得占便宜”。

而这,就是顾允和黄铮提前布局,对抗微信流量平台垄断,试图走出自己新路子的核心举措。

可以看到,拼乐园做了大量分红包、抽奖、砍价等运营活动,持续刺激用户各种消费**——冲动消费、发泄消费、理性消费、攀比消费等,最终达成购买。

“我们现在,给用户一种不点进去、不买就亏了的感觉。”

因此,即使面对差异化竞争和平台流量断崖式下跌的危机,拼乐园依然有着能吸引消费者不断回来的能力。

“上次你说了优化了整整三轮,就等这一刻。”

黄铮笑着点开下一张图,那是他独自操刀的新项目,优化拼乐园App。

图中显示,拼乐园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微信生态外有了独立的位置。

一个月均日活千万级、首周装机留存60%左右的App——拼乐园。

“自从专心在App上之后,我发现根本就不存在社交电商,这是个伪概念。”

黄铮笑道。

社交拼团,核心是希望构建“人以群分”,它应视为了解用户的窗口,而非被看成一次点击、一个增长手段,这是拼乐园在早期跑出来的核心原因。

而当对用户充分了解后,平台就给用户推送最适合他的商品,App是用户能实现此目的的平台,因此微信不是唯一、终极的场景。

这是外界很少察觉的。

因为企鹅一直以来,并未给拼乐园开设入口。

从诞生于微信开始,拼乐园与微信的关系更像是一场“猫鼠游戏”。

拼乐园需要微信,微信是一个可以触达用户、了解用户的窗口。

微信也需要拼乐园,在社交电商打法初期,拼乐园曾作为官方示例,对外展示了社交电商的势能,也吸引了一大批人加入微信生态体系。

但当拼乐园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平衡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交易过分依赖微信社交场景,会让拼乐园失去部分主导权。

诉讼事件之前,拼乐园就已经正在利用如“App点评返红包”之类的运营手段,鼓励人们更多去App停留,甚至不用分享,直接在App里拼团。

“你看,根据数据显示,我们拼乐园App的渗透率,从年均1%左右,提升到11月的19.37%。”

顾允看到这个数字,心里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

这个有力的数字,足以让拼乐园脱离微信,进入更大的领域、更平台化的竞争。

之前积累的分析用户的能力,在新的竞争领域,也能创造新的场景——个性化推荐。

从千人十面、百面到千面,这是他的远期战略规划,也是拼乐园必须要走的路。

成长于微信、从微信脱离,是发展需要也是未来需要,也是乐园集团希望看到的。

“没了微信,下一步的新用户拓展,就得是这个位置了,难度很大啊,一二线的用户不好伺候。”

顾允点了点投影仪上的地图。

数据显示,拼乐园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已经非常接近网民渗透。

若需要在失去微信后继续保持用户增长,拼乐园需要去一二线城市找用户,显然这会是一场消耗战。

一开始消费者可能因为“价格低、不会吃亏”的新鲜感选择拼乐园,但对于一二线用户来说,随着消费升级和对部分产品的失望,用户就会抛弃它。

“这个你不用担心,眼下解决平台商品问题,最好的切入口是运营管理和供应链升级。”

黄铮早就有了关于这个方面的思考。

很长一段时间内,淘宝曾面临假货、劣质产品的指责。

拼乐园也如此,原因之一是拼乐园以商品为运营单位,放大了商品问题的后果。

不同于淘宝,拼乐园没有店铺和购物车的概念,商品都是独立运营,并且每一款产品必须经由运营小二看样和定价。

能形成爆款的商品一般高频、刚需和低价。

低价则有可能,让商家降低质量标准。

同时,用户需求极其难以预测,单个商品若突然成为爆款,短时间内出货量巨大,而大多数C端商家因为资金问题都没有充足的备货。

应对的策略只有错发货、让消费者退款,去市面上买,或者干脆下架,因为拼乐园对48小时内未发货的商家,有着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

一旦出现商品质量问题,用户考虑到退换货成本放弃退货,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同时,这还强行压缩了单品生命周期,给非工厂的商家更大压力。

因此,用更多技术取代运营、更规范的管理,必然是拼乐园在失去微信后,接下来的调整重点。

第二是供应链升级。

“改造供应链是双十一之后发展的重点,品牌是快速迭代的,我们只需要保证有新品牌时,拼乐园上的用户能看到它。”

黄铮表示,下一步要扶持多个拼品牌,打造独家口碑。

当下,争夺用户不仅是抢增量市场,还要抢用户有限的注意力,商品质量和供应链的提升,是说服用户停留的最佳方法。

拼乐园早期依托于微信,以拼团等形式撬动了巨大流量和用户资源。

但随着运营的深入,尤其是要提高拼乐园“逛”的属性,增加用户粘性,在微信体系内获客边际效应递减是必然的。

这也是其大手笔进行品牌类支出的主要原因:通过品牌提升,获得自然增量,并带动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

“大半夜,我是真的没白来啊,老黄。”

“没想到我只是指了个方向,你落实这么充分。”

和黄铮的一番长谈之后,顾允增添了十分和企鹅掀桌子的底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