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王爷的江湖 > 第146章 太后:孩儿他爹啊,给娘俩盖个新房子吧

荣宝宝和房之湄对日月山之事尚且一知半解,至于江湖之中其他宗门更是知之甚少。

荣宝宝对江湖的了解,基本来自于黑姬之口,至于看着她从小长大的日月山山主、重画媚等人,也没有从她们口中听到多少江湖事。

毕竟她们对荣宝宝来说,更像宫中女官,身上没有什么江湖气息。

房之湄知道的多一点,大概也就是在关注守安哥哥和珈蕴仙子恩怨情仇时听到的那些。

亲眼见到的终究不如传说。

荣宝宝和房之湄只感觉“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大道独仙”这个外号好像非常厉害。

已经不像江湖人了,是行走世间的神仙了吧!

“太阳和月亮经过天空,江河流经大地,表达的是一种永恒、伟大的感觉。”秦守安对她们解释道,“这是我给师父起的外号。”

说完,秦守安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只有这样的外号才能配得上师父。

他还给师父起过“流光一瞬华表千年剑道之终”,“千千星辰灼灼月光红书一页”诸如此类的外号。

师父觉得羞耻,不许他在对敌的时候大喊这些外号。

其实不管秦守安喊出什么外号,对面只要发现她是姜红书,基本就是心惊胆颤,要么跪下,要么跑路,总之再怎么威风的外号,也增加不了更多震慑力。

“守安哥哥,你给你师父起外号,江湖人听到了,不会觉得有自吹自擂的感觉吗?”房之湄有点想笑。

尽管守安哥哥已经长大了,变成更加成熟、可靠和值得信任的模样,但实际上他依然是她们熟悉的那个人,给师父起听起来这么帅气又威风的外号,就像他小时候给大家起外号一样。

“就连黑姬都没有这么长的外号!”荣宝宝想了想,黑姬就说过,她常常因为闯荡江湖时做了一些英明神武、伟岸光正的事情,而被江湖人赠送了一些外号。

黑翼女龙王、黑白双煞之黑煞、黑衣大鹏鸟、飞天黑侠、黑龙仙王什么的。

荣宝宝想不明白是什么样的事迹,才能获得这些外号,但是要说外号数量,黑姬在江湖中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黑姬?

黑姬是太后娘娘身边的人,自然和荣宝宝接触较多。

秦守安不禁忧心地看了一眼荣宝宝,难怪总觉得现在荣宝宝没有房之湄那么机敏聪慧了,原来根源在这里。

他这样的分析是有理有据的,看看唐婉蓉就知道了。

琅琊王妃原本应该是小心谨慎,精明强干兼备城府心机之人,但是自从她把黑姬和白姬请到身边,唐婉蓉最近都干了些什么事?

以最近的小母牛事件为例,要是遇到真的禽兽,唐婉蓉就不是肚脐眼被人画牛欢喜那么简单了……还好秦守安禽兽不如。

看来不管是为了荣宝宝,还是为了让唐婉蓉保持正常水准管理和经营王府,打理好她那份富可敌国的家业,秦守安都得把黑姬和白姬弄到自己身边来。

往小了说是为了琅琊王府,往大了说是为了新秦基业。

至于他自己的智商和心境,倒是不担心被黑姬和白姬污染,只有她们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份。

“我师父当然配得上这样的外号,俗话说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想当年我师父第一次下山游历,就帮助新秦军方攻克了前朝余孽在西北方最重要的城池……”

秦守安悠然回忆着,这事儿在江湖上流传甚光,并非师父自吹自擂。

“因此天道门也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和嘉奖,这也是我会拜入天道门门下而不是其他宗门的缘故……”他有些感慨,师父若能未卜先知,知道她那一剑会为她招来爱徒,不知道会不会施展的更加畅快愉悦。

“毕竟前朝覆灭并不算太久,许多江湖宗门依然和前朝余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子拜师能够达成多高的武道成就还是其次,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秦守安在游历时,就遇到有些前朝余孽想要刺杀他,失败之后就骂师父是朝廷走狗,只是师父并不在意辱骂,她不认为自己是走狗,同时觉得狗比很多人都强,又忠诚又好吃。

“后来我才知道,师父当时一剑斩破玉门城关,只是因为她见天高云阔之下,漫天黄沙滚滚,而城关之后却是水草丰茂,绿意盎然,犹如两个世界交织一线,她心中的剑意汹涌,便随手挥了一剑,并无他意……”

讲起师父的事情,秦守安便滔滔不绝,毕竟她可是第一个真正用武力让秦守安心服口服的人。

大宗师只是传说,连天道门掌门这位大宗师,秦守安都没有领教过有多厉害。

日月山山主也是大宗师,可是她一来状态异常,二来被秦守安鞭笞、镇压、掌击时也没见她有多大本事。

不过那能够把人抽干,他尽其所有也满足不了她的能力,倒是让他心有余悸,略微感觉到体虚腿软——当然指的是她抽走秦守安真气,而秦守安所有真气也填不满她几个穴道之事。

只要吃了广寒蟾宫丹,秦守安还是不怎么虚她的。

终究还是师父厉害,嘴里说着她不过天下寂寂无名之辈,江湖却尊她为仙子。

……

……

秦守安和两位妹妹闲聊玩耍后,回到了海棠春坞,怀瑜让晗心和月卿先去睡了,她坐在床边,手里拿着那本被她不知道翻了多少次的医书在看。

书卷边沿显现毛边刺,书页略微发黄,印刷谈不上精致,字迹倒是清晰。

怀瑜没有穿鞋,肉光致致的双脚搭在一起,落在地上的影子仿佛展开翅膀的鸽子,双腿摇摇晃晃,那鸽子便要展翅欲飞。

裙摆轻薄而通透,遮掩不住双腿的线条,腰肢轻盈却要承上启下,长发垂在胸前为她增添了文静雅致的气韵,清清淡淡的眉头微微皱起,嘴唇紧紧地抿着,似乎认真研学的女学士,满脸对学问的渴望与疑惑。

“这本书的字,你认得全了吗?”秦守安从她手中拿过书看了一眼。

秦守安小时候跟着明士隐读书写字,没有过多久,明士隐就觉得他不是很适合教秦守安,于是拿了各种各样的书给秦守安看。

这些书种类繁多,内容五花八门,一部分更是留存久远的古籍孤本,秦守安也难以琢磨,自然不可能通读。

怀瑜看的这本医书就是其中之一,是流传甚广但是真假难辨的《春帝医书》。

“呜……认不全,可是有些字看起来像画画,可以猜一猜。”怀瑜认识的字还不如月卿,很多时候她去问月卿,月卿也不知道,于是渐渐地遇到不认识的字,怀瑜也不去问月卿了,全靠自己猜。

秦守安翻了一页,发现里面就有很多字他都不认识,于是他指着一个扭曲复杂的字问怀瑜,“那伱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这个字的意思是……呜……”怀瑜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根据自己以前猜字的经验分析道:“就是下雨的时候……下雨的时候……还是要做针灸。你看这里歪歪曲曲的几点,其实是烧火的意思,就是说要把针才火上烤一烤。”

“啊?”秦守安怔了一下,根据怀瑜的描绘,这字看起来好像真的是这么个意思。

他不禁笑了起来,自己的大丫鬟好像并不是特别蠢笨嘛,且不管她猜的对不对,能够动脑筋,开发思维逻辑能力就是好事。

于是他坐了下来搂住怀瑜,一手伸进她怀中,一手握着医书,问她别的字是什么意思。

怀瑜乖巧地任他施为,脸颊红扑扑的,努力让脑子不是一片空荡荡的晕乎乎的,讲解着自己的看法。

若是新鲜没认过的字,怀瑜自是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想象出来,可是前边她已经读过了的,倒是能够复述出来,给了秦守安不少启发。

根据怀瑜的解读,这本医书前面的内容,秦守安读起来居然也还通顺,尤其是记载的一些针灸技巧,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读了一会子医书,秦守安放下床帐,搂着早已经体酥如棉的怀瑜,滚进了被窝中,在外面没有当成采花贼,可是这家花也还是足够香的。

……

……

太阳当空照,小鸟喳喳叫,飞来飞去拉便便。

这龙吟城的晚春似乎终于要走了,秦守安刚刚回来时,那南淮河的水才刚刚褪去寒冬夹杂冰雪的感觉。

如今那些戏水的鸭子都格外精神了些,从那暖洋洋的河水中走上岸,摇摇摆摆地寻着偏僻处,“嘎”地一声就拉出个蛋来。

还有些孩童捡到了野鸭子的蛋,装满了竹编篮子,拿到集市上来售卖,这些野鸭蛋个头小一些,却也卖的便宜,常常一小会就售卖一空。

这些小孩拿着赚的铜板,有些马上就换了各种吃食,有些则懂事地交给爹娘补贴家用,得几句夸赞,脏兮兮黑乎乎的脸蛋上便浮现出了灿烂的笑容,竟然比这晚春还让人觉得暖一些。

“米粉……红汤辣公鸡粉……”

“关扑香囊、画扇、珠佩!”

“运轮射箭……呦,这位客官中了野鸡一只!”

“琅琊王府要十岁以下的小丫头!长得好看的可以送来瞧瞧……卖不卖身都可,卖身的进内院养着,不卖身的在外院先学规矩……注意:要长得好看!”

河岸上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争执吵闹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晚春的人间烟火,而对于市井小民来说,关注着其中有用的事儿,满足口腹之欲或者寻些乐子才是正事。

至于繁华长街尽头,三坊七巷里高高在上的琅琊王府,今日里要办些什么事儿,根本不是小人物能够关注的。

大人物们才知道,琅琊王府今日世子继位。

往常世子继位,都是早早就能定下来日子,然后府中便可准备着庆典,把邀请观礼的帖子拟定下来。

光是宴席上用的食材,就得提前很久,能用什么不能用什么,什么规格什么级别,花销多少,都要厚厚的账簿算计着。

还有京中一些著名的戏曲班子、杂耍社都需要提前约下,琐碎杂事非三五日就能完成。

这琅琊王世子继位却是很不一样,一开始被人拖着不办,让人以为是宫中的意思,结果现在又匆匆决断,宗正寺的人急头白脸的,琅琊王府倒是从始至终没有急过。

反正琅琊王府什么准备都没有做,自是不可能宴请观礼,三坊七巷等着看热闹的人们只知道今日礼部、宗正寺和宫里宣旨执礼的人进了王府,从此以后大家见着那看似漂亮却残暴凶狠的年轻人,都要唤他“殿下”了。

……

……

秦守安在海棠春坞换上了亲王衮服,按制:冕服俱如东宫,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导,红组缨,两玉瑱。

冕冠,玄表硃里,前圆后方,前后各九旒。每旒五采缫九就,贯五采玉九,赤、白、青、黄、黑相次。

平日里晗心和月卿认为海棠春坞的小丫鬟们,连衣冠制式都分不清楚就想把她们取而代之,是眼高手低,而这时候包括怀瑜在内,她们也不敢给秦守安穿衣打扮了。

几个原本服侍老王爷的婆婆,沐浴更衣后,神色凛然地给秦守安穿衣,海棠春坞的三个大丫鬟只有在旁边屏声静气,聚精会神学习的份。

“殿下!”

给秦守安穿好衮服,几个婆婆眼含泪光,她们被尊称一声“婆婆”,其实年纪并不大,只是资历足够老。

她们原来在老王爷身边的地位,就像现在海棠春坞的三个大丫鬟,伺候了老王爷一辈子更衣,如今大概是最后一次正式的服侍殿下穿上亲王衮服,难免有些感怀。

秦守安招了招手,怀瑜连忙从怀中几个红纸包。

“这是红包。”秦守安把红包发给几位婆婆。

几位婆婆不明所以,打开看了看才知道里边装着银票,连忙谢过,这时候主子打赏是常有之事,但是这用红纸包着倒是显得别出心裁,前所未见。

殿下打小就诸多奇思妙想,婆婆们早有耳闻,收好了红包,再次笑着表示谢意。

婆婆们离开以后,三个大丫鬟顿时喜滋滋地围拢过来,有喊“殿下”的,也有喊“王爷”的,叽叽喳喳欢呼雀跃,秦守安也拿了红包发给她们,“这个叫改口红包。”

其实三个大丫鬟各自拿着一堆红包,等下由她们给除了唐婉蓉的所有人发红包……这是秦守安的主意,至于其他封赏则是账房负责,让府中下人自行前往领取。

“走吧!”

秦守安看了看等身铜镜中的自己,心中微微有些喟叹。

世子才是真正逍遥自在的身份。

当他真正继承王位,从这一刻起,他身上不止承担了整个琅琊王府的安危前程,还有九州府府君的职责。

继位仪程繁杂冗时,从上午开始,一直到黄昏时才结束。

随后太监于征宣读圣旨,陛下敕封琅琊王秦守安为九州府府君,同时送来了印鉴、金券、玉册和赏赐,光是是礼单就足足有两尺厚,让于征读的口干舌燥。

读圣旨中途不能停顿,于征读完后,连喝了三碗茶,好在随着唐婉蓉怡人香气扑面而来的,还有一张银票。

对于太监来说,银票的香气,远比女子的体香动人,王妃再美……咦,好像有些不对,宫里是不是漏了册封太妃的仪程?

还是以后再补?大概如此,平日里大家自然改口就是。

秦守安刚刚回城时,陛下就赏过,这次的礼单虽然厚重的惊人,让人对于琅琊王府的圣眷之隆瞠目结舌,但对于关心朝堂政事的人来说,并没有传达令人意外的讯号。

真正让人揣摩的,反而是太后娘娘的封赏。

亲王继位,按制一般只有陛下封赏。

太后娘娘封赏,其实多多少少有些不合礼制,但是这也无伤大雅,也没谁那么没眼力价,会因为这点事去劝谏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引起龙吟城中无数官员议论纷纷的是,太后娘娘的封赏比陛下还要隆重丰厚,除了各种珍宝金银,她直接给琅琊王在寂静照鉴庵和抚仙湖中间赏了一块地。

这块地曾经让荣家垂涎三尺,荣国公曾经亲自向太后娘娘开口讨要,准备建造别院颐养天年。

荣国公讨要的只是今天太后娘娘封赏面积的十分之一罢了。

当初太后娘娘拒绝的理由是,她不希望在观海听涛崖上赏景时,看到左侧有庄园别院,破坏海天一色的纯净。

荣家便只好另外寻了一块地,尽管也是在寂静照鉴庵附近,但风景气势却终究有所不如。

现在呢?

更有工部的官员根据图纸计算了一下,发现这块大得出奇的地方,刚刚好只比皇宫的总面积小一亩。

这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意思……总之工部这位官员发现了这一点后,满朝文武心中生出了惊涛骇浪。

据说就连皇帝陛下都大惑不解……不过也有人说太后再怎么乾坤独断,这事儿也会和皇帝陛下商议。

有门路的则从京都府尹苏长情的夫人荣尚卿那里探知,刚刚回宫便又离开了龙吟城的太后娘娘,已经再次前往寂静照鉴庵。

太后娘娘不打算召见和接见任何人,自然也没人能试探一下太后娘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

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大家的打赏,夏花经常刷后台打赏和月票的,每次都会看着大家的名字大喊:祝老板长生不老,永远不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