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局势
这一次在两淮地区的战事,苍飞威风固然威风,但过程却是显得极其惊险。
他手下没有得力的高手帮衬一二,一路上厮杀消耗极大,特别是施展音波功这消耗性极大的武功,让他尚未和真正的高手对战的时候,内力就消耗了近半,后来和周颠,以及史火龙等交手,内力更是急速减少,最后差点儿老猫烧须。
值得一提的是,史火龙这位丐帮帮主的实力,有些超出苍飞的预料,比他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也是他判断又误,才会被史火龙给打成重视,险些当场出丑。
不过,此战凶险的同时,也给苍飞极大的助益,两淮地区尽数被他收入囊中不说,他的武功也再进了一步。
武功修炼到后期,特别是成为绝世高手之后,想要继续进步是极其艰难的事情,就算苍飞也不例外,所以他才会次次都冲锋在前,和敌人大肆交手,为的就是希望可以在战斗中获得足够的感悟。
这一次就是很好的体会,他已经很久没有试过这么惊险的战斗了。
半个月后,苍飞的伤势就完全痊愈,随后半个月他整理了这一次的收获后,就选择了马上出关。
……
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天下的局势就已经出现极大的变化。
天下四大势力,秦国、正道、明教和元朝,起始之时元朝乃是天下公敌,苍飞建立秦军,联合正道和明教,同心协力的反元。
但是在元朝式微,义军实力远超元兵后。形势就开始转变起来。
当有共同的敌人,利害一致之时,秦国、正道和明教当然可以戮力同心。但是元朝的势力大减,连中原都失去。仅剩下北方地区后,元朝这个矛盾就渐渐的减弱。
特别是偏安江南的秦国,已经和元朝断掉了联系,和元朝隔着明教和正道,双方的冲突大为减弱,连争斗都无法达成。
当时正道和明教都曾邀请苍飞北伐,但是此事轻易就被秦国一方否决了,甚至苍飞几乎忘记有过这么一件事情。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他还是其他的秦国高层,都不可能会答应这样的事情,隔着大老远,跨越明教和正道两大势力,讨伐元朝。
如果说击败天鹰教还可能只是苍飞侥幸的话,在杀掉彭和尚,夺取江西后,再无人敢轻视苍飞了。
不轻视,就是重视。
在苍飞偏安金陵搞发展,玩内政的时候,其他人也只是觉得苍飞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并不将苍飞列为劲敌,但是苍飞势力膨胀后,其他人当即将他视为眼中钉。
一来是苍飞显示了自身极大的潜力,二来是苍飞首先大规模攻打其他义军,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义军是为了推翻元朝才建立的,如今元朝尚未覆灭,苍飞就开始玩自相残杀,而且苍飞还凶残到连岳父都不放过,殷天正所在的明教固然容不下苍飞,而以正道自居,讲究尊师重道,礼义廉耻的六大派,也是对苍飞这种不尊重长辈的人,极其不耻。
于公于私,对付苍飞是准没有错的,所以才会有正道联盟和明教,在武当山举行结盟大会,商议如何联手对付苍飞。
苍飞的反击,原本是为了震慑群雄,结果却起到了反效果,他当即发飙,在武当山下击杀杨逍,羞辱峨嵋派,后来更是进军荆襄,将铁冠道人和武当派铲除。
到了这个地步,正道和明教依旧没有选择妥协,苍飞只好继续出击,攻下两淮,周颠身死,丐帮高层也被一网打尽。
这个时候,苍飞已经拥有半壁江山,兵锋临近中原,形势和之前又大大不同了。
以前秦国只能算是地区性的政权,但是此时可以直接威胁山东、中原、关中和四川,天下诸多势力都不能及。
而且秦国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他有一个统一的核心,完全由苍飞统治,不要说势力分散的正道联盟,就算是明教也没有秦国那么团结。
另外,秦国的领土乃是铁板一块,国土之内其他势力都被剿除掉,但是正道和明教的势力却是犬牙交错,例如中原和河北地区,就是正道和明教并立,双方势力难以分辨。
这也是正道和明教都没有正式建国的原因,连国都都不知道建立在哪里好,建国也就是一个笑话。
苍飞攻下淮北之后,位于海外的戴绮丝和韩千叶被孤立开来,只有千里迢迢派船上山东才能接洽,来回日久,势单力孤下,再无法对秦国造成威胁。
而中原直面秦兵威胁后,已经到了大都城下的朱元璋和说不得再无法淡定,只能率军南返。
他们原本是打算先攻下大都,将元兵驱逐出关外,再回头和苍飞争斗的,结果被苍飞这么一闹却是功亏一篑。
河南颍川,乃是明教在中原的势力中心,而这个时候不单是明教的高层汇聚于此,就连正道联盟在中原的高层都赶赴此处。
明教一方,说不得、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和韩皎儿,全部都是明教精锐。
另一边,除了朱元璋、徐达、汤和、邓愈、花云、吴良和吴祯兄弟,这些正道义军将领外,还有少林寺的空闻、空智和空性三位大师。
正邪双方,在以前曾势如水火,但是在有共同的敌人后,自然而言的选择了联合,什么狗屁正邪统统摆在了一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