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幽冥通宝 > 第683章 断魂乡的传说

幽冥通宝 第683章 断魂乡的传说

作者:人面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7:36 来源:小说旗

古婆婆提到的这块蛊师禁地,我也曾在家里的古卷上看到过一些相关记载。

第一次有人发现那个地方,还是征和二年。那一年正好爆发了西汉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巫蛊案,天下蛊师几乎尽遭屠戮,十不存三,当时有两个苗疆蛊师被当地平民告发,为逃避官兵追捕,无奈之下潜入百里大山躲藏,误打误撞之下找到了一个名为桃源乡的地方。

至于这两个蛊师叫什么,又是如何找到桃源乡的,古卷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只是说那座村庄与世隔绝,住在那里的人,不管是所用的文字语言,还是风俗习惯,都和外面的人有很大的差异。

蛊师到了这里以后,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款待,并决定在这里长期居住下来。

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发现,这里的男人从来不耕地,女人从来不织布,所有人每天只顾着纵酒高歌,却从来不缺食物,也从来不缺衣裳。

两人心中好奇,就问当地人为什么从来不干活,食物和衣裳又是从哪里来的?

即便语言不通,可他们还是从村民那里得到了答案,村长带着他们来到了桃源乡的东边,那里长着大片桃树,即便正值冬季,树上也结了硕大饱满的过世,这里的结出来的桃,足有成年人的胸口那么大。

桃子没有肉,也没有核,只有一层半寸厚的外皮,村长将外皮打开,两个蛊师竟看到,里面竟然是料理好的食物,红肘子、蒸鹿肉、烤羊腿,各种各样的食物,应有尽有。

后来村长又打开了第二个桃子,里面竟然装满了华丽的衣裳。

这些桃树不用施肥,不用浇水,自己就能长,每摘下一个桃子,第二天就会在枝桠上长出一个新的桃子。

即便当地人什么都不干,还是能活得无忧无虑。

要说这两个蛊师也是吃饱了撑的,有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弄明白这些桃树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一天晚上,他们趁着村里人都在熟睡,就拿着锯子进了桃林,竟然将一棵桃树给拦腰截断,只为了看看树干里到底有什么。

桃树一断,树桩上就涌出了大股液体,天色暗,两个蛊师也看不清这些液体究竟是什么颜色,放大胆子尝了尝味道,几乎没什么滋味,只是稍带甘甜,就以为那可能是某种甘甜的泉水。

由于怕吵醒熟睡中的村民,蛊师没敢多待,带着锯子回到了村里。

那天晚上,他们简单讨论过桃树林的事,认定树林下方可能有一口灵泉,也就是靠着泉水的灵韵,滋养出了这些惊世骇俗的神树。

第二天一早,村子里弥漫起了一股浓郁的血腥味,所有村民就聚集在了桃林附近,两个蛊师也去了。

昨天还茂盛的桃林,竟然在一夜之间彻底枯萎,所有的桃子都不见了,只剩下那些枯萎干瘪的树干,在树干的纹路中,还流淌着腥臭的血。

被蛊师砍断的那棵树也是鲜血直流,在树桩的断面上,甚至能看到一根根蚯蚓似的血肉。

这下蛊师们慌了,他们害怕遭到村民的报复,趁着大家都没缓过神来,赶紧逃离桃源乡。

两个人可能都是练家子,脚力非常好,虽说也有反应过来的村民企图抓住他们,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他们的脚步。

眼看就要逃出桃源乡的时候,追在后面的村民却传来了连连惨叫,蛊师们回头一看,竟发现村民身上起了大片脓疮,脓疮破裂,一时间皮开肉绽。

两个蛊师还算是有良知,当下也不跑了,赶紧转过身去救人。

村民浑身暴疮,这明显就是中了毒,两个蛊师也算是个中高手,可用尽了办法,也无法将村民身上的毒解除,甚至还有一个蛊师因为接触到脓血,自己也身中剧毒。

剩下的一个蛊师眼看同伴暴毙,村民也救不活了,瞬间没了胆气,心惊胆战地从桃源乡逃了出来。

出山的时候,正好碰到前来抓捕他的官兵,加上他心里发寒,这一次竟也没能逃脱,当天就被送进大牢。

古卷里记载的这些内容,也正来自蛊师被押上高堂时,提供的一份供词。

负责审讯他的人人也没把桃源乡当回事,只以为蛊师装疯卖傻,就把他关进大牢,打算严刑拷打。

不过当行刑人来到牢房的时候,蛊师已经死了,也是暴疮而亡,和村民的死状一模一样。

别以为这件事到这儿就完了,从蛊师暴毙的第二天开始,当地就出现了瘟疫,说来也怪,这种瘟疫对常人无害,偏偏只害蛊师,当地本来有五十多个蛊师,竟然在三天之内四个了干干净净,每个人死的时候都是遍身生疮,脓血渗入经脉。

那一年,湘西一带的蛊师可以说人人自危,都怕这道厄运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兴许也是老天开恩,瘟疫没有朝其他地方蔓延,而随着时光流逝,当地人也渐渐忘了桃源乡的传说。

这不过这个传说,至今还在九黎十八山的蛊师当中口耳相传。

桃源乡在他们口中也不再是那个衣食无忧的人间天堂,它被改名为断魂乡,成了九黎蛊师绝对不能涉足的禁地。

说实话,对于这个传说,我是不怎么信的,毕竟桃子里长出衣服、粮食的事,实在是不合常理。

但古婆婆对此却深信不疑,应该说,九黎蛊师对这个传说,都是深信不疑。

在隋唐年间的时候,甚至有几个蛊师自发研究传说中的种种细节,虽说每个人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都不同,但得出来的结论都十分相似,那就是,当时村民不是中毒,而是中了一种凡世间无法可解的奇蛊。

毒是不会形成瘟疫的,但蛊虫却有可能大量繁殖。

这种蛊虫的初期形态应该是比较微小的虫卵,可以伴随着风落在人类身上,它们会顺着毛孔进入血管,并在短时间内孕育出成虫。

误入断魂乡的两个蛊师之所以没在第一时间暴毙,就是因为他们常年养蛊,对蛊有一定的抗性,延缓了虫卵的发育。

那个接触过村民脓血的蛊师之所以瞬间暴疮,应该是因为村民的脓血中含有蛊虫的成虫,这东西一旦发起威来,但靠蛊师身上那一点抗性,是根本抵挡不住的。

至于这种蛊虫为什么只会对桃源乡民和蛊师造成伤害,却对常人无害,并没有得出合理的解释。

古婆婆说,禁地里的蛊物威力奇大,从西汉至今,也有很多自视甚高的蛊师寻找过它,因为只要能将它控制住,就相当于得到了巨大的力量,即便想要控制它必须面临万劫不复的凶险,可面对利益,还是有人铤而走险。

九黎十八山也没有放弃过去桃源乡的寻找,但他们并非打算将奇蛊据为己有,而是想要将桃源乡封存起来,派高手日夜看守,以防心怀不轨的人进去。

直到建国以后,行当里的各个宗门因为都要到宗教局报备,受国家统一管理,九黎的人才渐渐和中原门派有了合作,在此之前,大部分巫傩宗脉和汉家宗门是极少联系的。

五十年,古婆婆找到了夏宗明,就是寄魂庄的那个大掌门夏宗明,委托他推算桃源乡的位置。

不得不说,夏宗明的筮卜手艺确实厉害,竟真的算出了桃源乡的大体位置,也就是老山寨所在的这片林子,但他只算出了大致位置,却也没能算出桃源乡的入口究竟在哪。

后来古婆婆带着人到当地来勘探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在民国年间建立的城镇,当时城镇已经荒废了,只剩下一些残破的建筑,后来他们在镇子里又发现了一些三百年前的古屋,断定在康熙年间,曾有人找到过桃源乡,并在这里设置了据点。

当时古婆婆一行人也曾在这一带寻找桃源乡的入口,足足花费了两年时间,却寻而不得。

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将当地的情况,以及自己的一些猜测告诉九黎十八山的山主们,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在老镇的基础上建议一个新据点,一面是为了防止他人接近桃源乡,一面也是扎根在这里,继续寻找桃源乡的入口。

在建立新寨的过程中,有人在山腹中挖出了一间密室,里面存放了大量日式装备,也就是因为这,他们才知道老镇子其实是日本人修建的。

可这地方原本就非常难找,山外还有几个类似于鬼打墙的风水局,寻常人根本进不来,没人能说清楚,那些日本人究竟是怎么摸进来的。

后来九黎的人也曾设法和日本的阴阳师联络过,意在询问他们,当初来到这里的人,究竟有什么样的目的。

这一次的联络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果,阴阳师中也没人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一直到去年夏天,左有道在渤海湾抓到了一个名叫芦屋正信的阴阳师,并将这个人送交组织查办,经过审问得知,这个阴阳师之所以潜入国境,其最初的目的,竟是为了寻找长生秘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