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 > 第0751章 这是什么样的节操和精神?

1921年8月中。

苏北高邮湖附近,某乡镇,四栋十几层高,各长上百米、组成口字型合围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大楼内,密密麻麻几乎住满了人。

而此刻,就有无数人跪拜着感恩感激麻匪天团的慈悲。

大雨还在一直下。

此刻这口字型合围的大楼外,足足淹没了一层一切的大洪水,就正从高邮湖内向外倾泻,冲过一楼区域,一路向东南而去。

这个苏北小镇大约一万多人,抛开居住在各乡村的人们之外,镇子本身也有三四千人口,大几百户。

除了原本镇上的土老财、大地主士绅是全家需要掏钱进入这大楼避灾,普通百姓家庭都是免费入住,一户一到两三个不等大小套房。。

有一说一,这在镇子边缘修建的四栋大楼,在21世纪人们眼中,绝对是简陋、低配的标志,不止类似于港岛七八十年代的廉租屋公租房,电力都没有修起来。

也就只有化肥池、排水排污等设施比较完善。

然后玻璃窗和铁门配置比较妥帖,其他的,全是毛坯房无装修样式,同样没有电梯,住在六层以下的还好,六层以上的只能天天和楼梯较劲奔波了。

就算这样。

持续两个多月的大雨中,洪涝已经出现,原本镇子里一层建筑几乎被全部淹没,滚滚浑水混合着各式各样的事物,犹如灭世天魔一样在摧毁一切。

但小镇大几百户人家,九成九都能及时带着以前的家当转移、迁入这样的大楼避灾,这一切,足够了。

足够很多人跪拜着感恩麻匪天团。

很多老一辈,以前有过遭遇洪水经历的老人, 更是日哭夜哭, 都不知道到底是高兴感激的痛哭,还是回想起了以前在灾荒中各种不堪经历, 再对比眼下……

当然,在洪灾中,也偶尔会有令人无语的一幕幕,比如不少青少年拎着网兜, 驾着小木船, 在口字型合围的大楼院落内捞鱼,有人还在雨天里冲进水里嬉戏玩耍等等。

高邮湖身为苏省第三大湖,生长在湖水边的人们,好多都是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水性的。

大洪灾出现后, 外面各种奔腾而过的洪水很危险, 没人敢轻易下去,不过冲入口字型合围大院,被四栋钢筋水泥混凝土大楼包围住的水力,就平缓多了。

当马三和宫二, 穿着蓑衣、驾着一艘小乌篷船沿高邮湖而来, 抵达这个救灾点外时,远远看到一幕幕人生百态,这两位高手都忍不住感慨起来。

“短短两三个月,九爷麾下基建团队, 建造的这种大楼像是繁星一样遍布苏北平原, 真是功德无量,不知道救助了多少人。”

在21世纪人们眼中, 这类毛坯房没电力的十几层高楼大院, 肯定是low到爆,极度不宜居。

但是在1921年这个时代人们眼中,这就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人间小奇迹。

从古至今, 从黄河还没改道,经常夺淮入海, 再到今天, 苏北平原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洪涝水灾了。

以前的人们只是随波逐流, 来一波水灾死一波,靠命抗。

但这如繁星一样崛起的楼群, 覆盖了几乎所有乡镇、村落,真是有种彻底改天换地, 终结水灾威胁的趋势和气概了。

哪怕马三是东北人, 以前对这种水灾的印象不深, 可几个月来一直奔波在苏北,他脑海中,都不知道听了多少次一些以往经历过水灾的老人们形容的各种逃荒、逃难史了。

这次真的不一样。

有巨大的楼宇群可以避灾,不用在洪水中四散逃命,还有一批批运输来、囤积的粮食。

大家只需要等到洪水过去,大雨季过去,再走出楼群重建家园就行了。

如果这种模板推行全国……好吧, 推行全国难度虽然大,但希望还是在的, 就说这次,五万在册的麻匪精锐,配合两万多各式各样工程车、卡车团队, 职业司机就超过六万人,还有莫愁师太在上沪的水泥厂、钢筋厂等各种工业企业配合。

苏北百万计的百姓们帮忙,才能在两个多月里修建出这样的人间奇迹。

发动那么多人, 对抗大洪灾,几百万人吃喝拉撒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还好……九爷有钱啊,也不对,是牛不落财政部猛人多!

1920年2月份,有一群财政部大佬搞出来1点5亿镑,相当于十几亿大洋的财力,基本大头全花在去年的北五省兴修水利和全国道路大基建上了。

不过那还没花完。

这次九爷又从牛不落财政部搞出来五千万镑,相当于五亿大洋的财力来支援苏北、湘南大基建,没有这充沛财力,真的搞不定这人间奇迹般的基建。

两个月大基建,说是花钱如流水,一点都不夸张,还算是小的了,花钱如洪水还差不多。

就说从北五省去年改造出来的粮仓里运来的粮食,也不是免费发放给苏北、湘南百姓,大部分人都是在之前两个月,各种基建中掏力气干活,赚大洋。

现在改用大洋买粮。

没有劳动能力的,就是一天基本食物能保命,不会饿死,想吃饱以及吃好,也需要从其他方面赚钱。

不是赵总做不到免费供应,而是劳有所得,这个基本标准得定好,他能免费养苏北、湘南百姓一时,不可能做到一世,另外还有升米恩斗米仇的老话,不是没道理的。

在马三站在小船里感慨中,宫二眺望一下水路,调了下头瞄准口字型大楼入口,才开口道,“九爷是否功德无量,不需要你来拍马屁,我倒是好奇,师兄你怎么不修炼葵花宝典啊。”

“金七少那么有诚意,免费无偿教导你……”

一句话,马三直接破防。

整个人都凌乱了。

两个多月前的上沪大猎杀,他最初被金燕西展示出来的实力,震惊羡慕到爆,当阿七表示愿意无偿教导他时,马三也激动澎湃的不成样子。

直到那一晚,去了金燕西房间,看到了修炼前提……

形意拳高手马三哥直接萎了。

如遭雷击。

然后,为了避免一些事,比如传出去的话,会让金燕西经历各式各样的奇妙眼光,他至今也没对外说,包括没对师妹说,修炼葵花宝典需要什么前置条件。

这段时间以来,宫二都不止一次好奇发问了。

马三没法解释啊。

在雨水中吭吭哧哧片刻,马三还是叹息道,“我早就说了,修炼葵花宝典需要极高极特殊的天赋,恰好我没那个天赋,都入不了门。”

他老马才二十五岁,正年轻呢,怎么可能会切了?

区区两三寸的事?有什么舍不得的?

这是金燕西不止一次蛊惑他的词语。

但马三真的很想对天发誓,他就是宁可饿死,被人打死,也绝对割舍不了那两三寸啊。

简单敷衍一句,马三快速转移话题,“快点摇船,咱们还有正事要做呢。”

他和宫二出现在这里,不是闲的没事,而是大洪水已经来了,出现了,高邮湖近区,很多乡村乡镇一层建筑全部被淹没,离这大湖远一些的地带,才是一层淹没一半,或更少……

他们组成巡逻队伍,穿梭来往各地,就是为了查询,这如繁星一样散落苏北平原的乡镇、村落,各地粮食储备是否还充足。

有没有有被洪水冲垮大楼的危险和危机。

甚至各地的百姓是否还健康,有没有瘟疫之类情况出现。

暂时还不需要直升机大亮相,在洪水中勾连整个苏北平原甚至湘南的情况,那及时巡逻,只能靠各种船在洪水里转移探索了。

马三和宫二都是高手,两个人穿蓑衣驾驶一艘乌篷船就行,普通的麻匪精锐,基本是一个陆军班一组,散步苏北和湘南各种收集消息,上报处理。

…………

一段时间后。

坐在一栋大楼三层的大会议室内,看着乡镇里的乡老、士绅们搬上餐桌的各种食物、酒水。

又简单了解一下这四栋大楼里大几百户人家的概况,马三和宫二都是长舒一口气。

这个乡镇还好,没大意外发生,粮食够用,没瘟疫,他们也就放心了,等吃饱喝足,就该驾驶小船继续去村落级救灾点巡查了。

这种巡查很多时候都是无用功,白跑。

不过在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时,马三都觉得这类无用功,越多越好,多就代表着没大事。

………………

上沪法租界。

汪公馆,两个多月前侥幸在金燕西刀口下没死的汪芙蕖,正一脸谦卑的对着赵总道,“九爷,又有一千万镑资金搞定了,不过这次有个牛不落皇室成员被抓了……”

“连皇室派去财政部的大员,都是九爷您的人?这实在是……太高了。”

上次汪芙蕖这位民国财经专家,经济学家,接待一个从鲁东来上沪,打算配合土肥圆咸二,和即将抵达上沪的病毒军团一起搞大事的岛国人。

岛国佬直接被杀,他免了一死,主要就是青帮查到的资料里,汪芙蕖本身还没有投靠岛国,最多是有亲近岛国人的倾向。

汪芙蕖本身也不知道岛国人的病毒计划。

这才幸免于难,没被猎杀,后来事情一汇报,赵总才想起了,这货不是伪装者里的人物么?十几年后汪伪班子里的财政司副司长。

本着赶一只羊也是赶,赶几只也是赶的心态,赵总就把他招募进来,和牛不落财政部的那些贪污犯一起做事,交接各种财富生意了。

至于老汪有亲近岛国人的倾向?这个没法直接搞,其他不说,之前的皖系执政多年,从上到下哪个不是靠岛国支持发展起来的?白秀珠亲大嫂都是岛国女人。

即便是南方一些进步人士,也多的是留岛出身,亲岛国的。

目前为止,老汪做的还不错。

至少各种资金调动、转账以及花销等等,做账做的很妥帖,而此刻在向赵总汇报某位牛不落皇室成员落网一事时,汪芙蕖的侄女汪曼春,也正一脸惊叹、敬畏的瞻仰着赵总。

现在汪曼春才十七岁,是跟着汪芙蕖求学,还远不是十几年后汪伪班子里的烈焰红唇特工头子。

小姑娘也根本无法理解,名震国际的麻匪九条,是如何做到一次次在牛不落这全球第一列强财政部里插钉子,一次次贪污转移辣么辣么多财富的。

皇室成员都沦陷了?是九爷的人?

为了帮着九爷搞钱不惜冒着暴露、去坐牢的风险搞钱。

这是什么样的节操和精神?

之前五千万镑相当于五亿大洋,这次又是一千万镑相当于一亿……还是那句话,哪怕是十年后,1931年全民国的海关、盐税等等综合,一年才四亿多。

这还是要算上通货膨胀的。

这样的九爷,太令人高山仰止,仰望了。

赵总则是喝了一口茶,笑道,“落网就落网吧,没事,你安排一些人,即便那位和以前的众多贪污犯一起坐牢,也要让他们在牢里生活好一点。”

“还有,若是被发配流放的话……最好把人搞出来,这都是为我们做过不少贡献的。”

不管北五省的大救灾兴修水利大基建,还是这次苏省、以及同样在开花,也修出了成果的湘南省水灾抗灾。

这以亿计的牛不落大洋,是出了神力了。

没有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就没有那么多物资人力可以及时调动。

就说阿紫从阿妹家搞各种车辆,搞成熟的司机,除了威压也要有利诱,你得让很多享受了免费套餐的人,有活下去的奔头,才能用心做事,而不是出工不出力。

缺钱了怎么行?

就是北五省粮食运输,那些帮忙种出来粮食的,不也得有一份劳有所得的收获?

麻匪天团都要发工资以及加薪的。

和李莫愁一起办水泥厂、钢筋厂的普通、正常商家、生意人,供货苏北和湘南,不也得有利可图?是的,自从莫愁手下工厂订单源源不断,大力出货开始,跟风而起的水泥厂、钢筋厂等等,也是在上沪、以及江·浙甚至萨南康等各省遍地开花。

机器什么的都是进口阿妹家的,有钱景,就真不缺投身新行业的企业家。

没有足够的钞能力,还真的做不到,在苏北和湘南一起发动百万级民众,来配合大基建啊。

还好赵总有神通。

坐着和汪芙蕖交流一阵子,下了几个命令后,赵总就离去了。

等老汪恭送赵总远去,才一脸微妙的对汪曼春道,“以前还想过送你去岛国留学,争取多学点知识,以后肯定用得上。”

“不过现在的岛国,东京和名古屋各种闹麻匪也就算了。”

“大阪还闹僵尸群了……动静似乎不小。”

“若是有机会的话,你去给白姑娘当个丫鬟怎么样?别觉得叔叔在害你,若是能给白姑娘当个通房丫鬟,就是你这辈子最大的登天途径了。”

原本正心潮澎湃的汪曼春,瞬间凌乱。

这叔叔从小把她带在身边各种培养,的确是对她很好,也希望她能像各种进步青年一样有一个好前程。

但突然跳跃到通房丫鬟上?

她是个白秀珠年龄差不多,但凭什么她就是丫鬟命,就不能做梦想一下当小姐么?

话说在遇到赵总之前,汪曼春倒也有过一个有好感的异性朋友,算是她师兄,明楼,以前也跟着老汪一起学习。

然后,老汪这叔父骚操作来了,为了吞下明家在上沪的企业和财产,不止杀死了明楼的父亲,还设计暗杀过明楼和明境,即便那一对姐弟因为命大,没死……

当汪芙蕖把这件事情和她坦白后。

汪曼春都清楚,这辈子和那位根本不存在可能了,杀父之仇,还有暗杀他们姐弟的仇……太大了。

………………

汪公馆外,赵总打算上车的时候,一道身影快速走来,“九爷,牛不落那边有大批情报人员入境。”

这是手腕纹着发财牌面的麻匪头目。

麻匪嘛,除了一到九万、一到九条,一到九筒,东南西北风,红中发财和白板也是牌啊。

不过红发白,是隶属于麻匪团队里特有的情报人士。

以前是麻匪其他成员,兼职打探情报,红发白集团则是在一直在各种培训,受训。

赵总看了眼发财,笑道,“你们磨炼了那么久,也该正式出场了,老王,我挺看好你的,你是有天赋的人。”

伪装者里的老汪和烈焰红唇小汪他是见到了,也收下为他做事了,而眼前的发财,也是伪装者故事里的一员。

王天风。

他不知道王天风是啥时候加入的麻匪团,只是在挑选情报人员组局的时候,这位自然而然就进入,还很快脱颖而出了。

麻匪团那么多人,代号各种大头目、小头目的本身就有很多很多人,能被赵总记住名字的,不多啊……

话语下,王天风一脸的激动敬礼,“卑职保证不负九爷厚望,这次我们红发白亮相,一定会给牛不落一个教训。”

其实吧,牛不落大量情报人员入境,就是追查各种财政部丢失的财富的,即便没有多少证据……可赵总这里花了洪水一样的钱财,都是从哪来的?

没证据怀疑到他也是合情合理的。

无非是牛不落也没办法对赵总随意上手段,怎么上?联系北洋施压?那是搞笑,以前岛国多少次联系北洋施压,哪次有效果了?

更别提牛不落驻民国各种大使、领事,基本全是赵总的人了。

派行动人员绑架暗杀?同样没起过什么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