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修真大工业时代 > 第四十二章 长虹贯日,上

修真大工业时代 第四十二章 长虹贯日,上

作者:试剑天涯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4:27 来源:小说旗

接下来的日子,张浩是忙碌并充实着——一个拥有化神根基的孩童,调皮捣蛋就是必然的。更别说作为张浩和周雪瑶的孩子,可以说是当前世界第一公子。

好在张浩有办法,想要折腾,去研究部吧,战甲法宝、飞机火箭、船只潜艇等等,应有尽有。

至于教育、修行等问题,直接按照大人的标准要求。不过也有专人指点。

孩子的问题解决了,然而世界的问题,却刚刚开始。

茂土之洲作为特别地区,加上东盟(大洋集团)、西盟、玄黄集团的有意放纵,却是成了一个罪恶之都;好吧,称之为罪恶或许过了,但称之为混乱之都绝对合适。

在这样的一个混乱之地,很多“问题人物”在这里汇聚。

所谓的问题人物,主要是这次大清洗留下的尾巴。

全世界范围的清洗,加上张浩等三方高层也不想引起太大的浩劫,也就适可而止。那么,自然有很多小尾巴,主要是修为在元婴及以下等级的,也有少许化神、法相级的漏网之鱼。

不过其中更有大量来自三方的间谍,且形成了相当的力量。

在这样的状态下,茂土之洲成了一个法外之地。各种各样的事情、事物,在这里都有。

这里有走私——三方的很多重要设备,这里都能找到。当然这是三方主动泄露的,通过间谍完成的。这样做,有利于利用混乱之地的人才,来完成另类的检验和技术积累。

这里有禁药——一些用修真者血肉炼制的丹药等。这是全世界都明令禁止的,但是最近死亡的高手太多,其中就有部分尸体来不及处理,被偷走了。甚至还有人趁乱杀人。

用修真者血肉炼制的丹药,纯粹、易吸收、丹毒极少,可以说是最上等的丹药。

可以想象这个市场的火爆。

这里更有一些杀手组织、情报组织等等。自然的,这里不缺少强盗、海盗等。

张浩一手开启的‘海盗潮流’,却是一发不可收拾;更别说现在也有意放任。目前海盗的盈利能力或许有点下降,但同样可观。真正的高风险高收益,一本万利。

当前世界因为三足鼎立,局势较为混乱,却也给了海盗等创造了大量的机会。不过海盗们却不知道,三方却也借机演练军事等。其实他们的很多同行,都拥有军人的身份~

最后引起世界混乱的,就是大洋集团选择公开了红河文明的相关消息。这些消息,也给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各种各样的好事、坏事、奇事、怪事等,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方对峙的局面,竟然引来了不少人的指责,甚至有人找到张浩,说你们这样做是自取灭亡。

对于这些人,张浩会让情报部门筛选,真正有能力的,会暗中接触,并尝试吸引加入大洋集团。没有通过考验的,就算了。

此外就是佣兵工会了。因为世界三方对峙,小冲突不断,佣兵行业前所未有的火爆。而实际上很多佣兵团已经‘不纯’了,或明或暗的都有三方的影子。大家其实是借助佣兵团来练兵、检验军事器械和技术等。

在这样的气氛下,时间悄然来到了天元19年年底。

终于大洋集团发布了一个令无数人期待已久的消息:火箭试射!真正的火箭试射!

此前大洋集团的世界研究中心也不断试验,却始终未能突破引力。直到这一次。

《大洋日报》刊登了这次技术突破。为了将飞船送到太空,大洋集团以及整个东盟、还有西盟、玄黄集团共同合作研究了一年半时间。

三方在科学领域的合作,是公开的,大家并没有掩盖;但三方之间的对峙也是存在的。总之这就是现在的世界,有对峙,有合作——实际上本质是合作的,对峙是表面的。

根据《大洋日报》刊登的消息,这一年半时间来,世界航天研究中中心,突破的技术有:第三代核裂变反应堆技术、220万超高压输电技术、纳米超导技术、激光技术和聚光技术、激光推进技术、超级材料、航天发动机技术、等离子推动技术、电磁技术等;

此外还有一些外界了解极少的技术:最新的45纳米芯片技术、64位软件技术、半人工智能化技术、超远程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射电望远镜技术、红外遥感技术。

此外也有大家最关注的高速环境下储物技术不稳定的问题,也解决了——利用纳米级材料打造了超硬材料。

说穿了原理很简单,运动越激烈,对空间阵法造成的压力就越大,普通材料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因为这会造成分子、乃至原子层面的震颤、滑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纳米技术,直接将原子固定下来。

发现这个问题的,竟然是玄黄集团的研究人员,更确切的说是凌波集团的人员;当然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大洋集团的人员。

解决了这个问题,按说火箭就能直接利用化学燃料升空了。可惜,这个技术解决的有点晚了,而此时激光推进技术,竟然成熟了。

当然了,用张浩的话说,两种技术都要储备。储物技术利用的是阵法等玄黄文明遗留的,大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对于这种技术,目前大家的研究思路就是:可以借用但不可以倚重!

真正是激光推进技术,这是大家一点一滴积累的技术,是可以倚重的。最重要的是,激光技术可以用来推进飞船,同样可以用来毁掉飞船。

而这一次飞船的发射,利用的就是激光推进技术。

也是因为采用了激光推进的技术,这一次发射的不是火箭,而是飞船。飞船内,自然是有人的!

是的,第一次发射就采用了载人航天。形势所迫,一切都要从快。至于说危险……应该没有。因为这‘载人’载的是法相高手,他们就算完全暴露在太空中也没事。此前大洋集团已经做了相应的测试。

此时已经是11月下旬,而发射的时间是12月3日——据说请了不少算命先生、甚至包括占星师(不是现在的天文学家),大家算了之后说12月3日,宜出行!

好吧,向太空发射飞船,对于整个天元星来说,可不就是‘出行’吗。

发射地点,是在航天中心南方靠近海边、一片名为‘宁江平原’的地方。

这宁江平原范围,有上百公里,地质稳定、多为岩石基质,土层薄,水流充沛,风雨较大。不太利于农业,但却是工业发展的良好用地。

这一次发射,大洋集团采取了完全开放的姿态,欢迎大家过来参观。不管你来自哪里,大洋集团都欢迎,哪怕你是来自茂土之洲的非法分子。

但所有人必须保持秩序,若有谁想要搞事,小心大洋集团顺藤摸瓜找到你的跟脚,连锅端了。对于那些想要破坏发射的家伙,那必须要斩草除根。

在这一期报纸的最后版面,是整幅的广告:大洋集团新设备,无线电影音播放器,好吧就是无线电视。

无线电视,可以接收来自大洋集团的节目,包括但不限于新闻、音乐文艺、影视作品、功法教育等,甚至这一次飞船发射、以及太空景观等,都可以通过电视观看。

只要999……

电视售价最低999元,相当于10块下品灵石的价格;这样的电视是黑白色的,只有12×12厘米。

最大的黑白电视有50×50厘米,售价高达5.9万元;相当于0.06块上品灵石的价格。

这个价格,真心不贵——相比于修行资源来说。

黑白电视采用了电子显像管技术。

此外还有彩色电视,最小的有彩色电视是30×30厘米,起步价就是6.9万元;最大的彩电可达1.6×1.2米,售价高达365万元,相当于3.65灵元、上品灵石,这个价钱对于绝大部分修行者来说,也不贵。

彩电采用的技术,包括两种:液晶显示和高清彩色电子显像管。

价钱一样,自由选择。且以目前技术看,电子管清晰,液晶还有些模糊;不过液晶主打超薄。

电子管电视最大能做到0.86米正方形;超过这个的,就只有液晶显示。

在报纸发行后,大洋集团、以及全球相关代理商的商场中,就同时铺货。不过时间都晚于大洋集团总部这边。

电视一经推向市场,立即就火爆了。大洋集团的渠道售价,与广告价格一致,代理商以及更多的二道贩子,价格就更高了,但依旧供不应求。

到12月3日之前,大洋集团产能扩张了一倍之多,却依旧供不应求。

而3日这天早上,张浩以及大洋集团高层,就乘坐客机,向南方的世界航天研究中心飞去。随行人员等,整整用了三架快速客机,共约300人。

几乎在大洋集团抵达的同时,东盟方面也有两架快速客机抵达。其实现在东盟的办公位置,就在晨土之洲、大洋集团的东海公国的汉江东府,靠近文城——这里现在是东海公国的陪都。

除此之外,全世界各地都有代表前来,甚至根本就是各国、各圣地的高层。

比如,栖霞之国,刘欣雨直接带着太子刘新海来了。刘新海和张晓宁刚见面就疯一块去了。

其实张晓宁正式出生后,张浩就带着小家伙去了一趟栖霞之国。不过这转一年了,张晓宁这段时间身高从五六岁样子,直接蹿到十岁样子。聪明程度远超一般的青少年。疯狂程度更甚。

张浩却和刘欣雨一起说话,聊聊最近。

当初张浩和刘欣雨商量过土地购买置换等,最终因为全面战争爆发,也没有进行了。没有必要了。栖霞之国也没有去暗中收购玄真教治下的国家。

现在栖霞之国拥有三块飞地:曾经的逍遥派范围,还有昆仑之洲西方,曾经属于昆吾、西凉、西宁三国的土地。

还有玄真教,则拥有了仙隐宗的范围,以及昆仑之洲上曾经的陈朝、魏朝的土地——两块土地中间还隔着一个西周王朝。也就是说,玄真教弄了三块飞地。

昆仑之洲剩下的土地,是梁朝的。

再就是天都派和明教,均分滔土之洲;而后两方又在积极争取茂土之洲北方部分的土地。茂土之洲虽说成为保护区,但保护区主要是中部和南方。

张浩和刘欣雨的交流,涉及到个人感情很少,大部分是国际局势,这与两人的身份有关。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红河文明。不过这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张浩很快就转移到了目前的飞船技术上。

张浩带着刘欣雨来到了发射中心,直接进入内部。

两人漂浮在高空,与发射塔塔高;此时正有大量技术人员在忙上忙下的做最后的检查。

发射塔高达上千米,呈现圆锥状,底座直径高达三百多米,顶部如同火山口,直径缩小到40米;内部孔径约26米。

其实这就是一个超级大炮,飞船从下方发射,会利用高温高压空气进行弹射,获得不错的初速度。

随后激光推进技术上场——这个发射塔本身,就是一个激光发生与聚集装置。

为这个装置供电的,是足足4座大型核电站,共12个机组。

实际运行中,需要动用3个核电站9台机组,还有一个备用。

当地时间九点出头,一座大型飞船运输车缓缓出现。车辆宽度足有40米,长度有60米,整一个移动的钢铁宫殿。上面居住的不是君王,而是一座飞船。

飞船直径约20米,整体其实就是一个火箭造型,不过粗短很多,长度不足60米;相比于导弹、或者此前试验的火箭,就是一个矮胖子的造型。

倒是底部有如同伞状折叠的裙片。

刘欣雨静静地看着,看着这里的一切。围绕发射中心,四周是一圈圈的工业设施。电场、工厂、研究中心、防御,公路、铁路、水路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这里没有多少繁华,反而有些严谨、乃至死板。但这里的工业规划却给了刘欣雨一种超越语言的震撼:

严谨、秩序、协作、高效、冷静、恢弘,这里才是高科技的中心。

相比之下,繁华的都市多了浮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