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修真大工业时代 > 第六十三章 超级工程

修真大工业时代 第六十三章 超级工程

作者:试剑天涯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4:27 来源:小说旗

“求救?”张浩接到了太空过来的消息,仔细一看顿时有点哭笑不得,登陆舱竟然被狂风吹跑了,张浩嘴角抽搐一下:不能笑,因为大洋集团的登陆舱也被吹跑了。

不过相比于猎人号和其登陆舱,大洋集团的登陆舱是一次性的,完全不用考虑以后返回问题。而且大洋集团派遣的是机器人,也不用担心生死问题。

但显然,猎人号的成员不同,他们还要返回呢。

想了下张浩开口道:“先让机器人找到他们的位置,建立通讯联系。再看看实际情况。”

“那费用……”秘书小心地问道。

“告诉独孤俊杰,如果只是简单定位一下,我们就赚个人情。但如果需要我们协助……看情况吧,最高可以将我们这次打造和发射金星探索火箭的账单给他们寄过去。”

秘书:……

张浩拍了下秘书的肩膀,“你要这样想,因为这次救援,我们耽误了探索金星的计划,也影响了天元星文明发展的脚步。他们必须要做出补偿!”

秘书:……我更无语了。

作为今年刚毕业,幸运闯过千军万马,最终被张浩挑选为秘书的白凤山,一边享受别人艳羡的目光,一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北斗学府每年都会从毕业生中挑选一名最优秀的,成为张浩的秘书,为期一年,然后会根据表现、能力、以及张老板的个人喜好等等,安排到相应的位置。

仅仅因为这个,就足以让北斗学府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学府。更别说北斗学府本身的教学能力也是独占鳌头。

一年后,有人能直接成为总督,有人会进入科研机构成为项目负责人,当然也有人会得不到重用。

比如上一届的师兄,如今只是在世界会议中心做管事;顺便说下,这个世界会议中心,是旧的那个,在大洋集团旧地,就是肥土之洲西方的那个弹丸之地。

据说这师兄收受贿赂被张总逮着了,成为北斗学府有史以来最大的笑话。

不过接触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实张总……挺腹黑的!比如这一次,这明显就是要将大洋集团研究金星探索火箭的资金压力,转嫁出去。

怪不得当初张浩一定坚持要和猎人号火箭一前一后的发射呢,原来在这里等着对方啊。

也是,第一次探索金星,还直接就是载人登陆,不出问题才怪!

白凤山一边向外走去,一边思考;等来到自己的小办公室,立即将张浩的相关答复,一字不该的发给了独孤俊杰。

如今,独孤俊杰可算是意气风发了,人家风光出任大洋集团与东盟联合打造的太空基地、曙光号的总负责人。而曙光号基地作为整个天元星进军太空的桥头堡,对目前整个太空发展,都有极大地影响力。

换句话说,独孤俊杰现在相当于太空事业部总督!

当然了,不可能完全独孤俊杰说了算。独孤俊杰手下还有沈海明,同样对张浩、对大洋集团董事会直接负责;而其余东盟各国也都有自己的代表。

独孤俊杰接到张浩的决断后,立即给沈海明下令,沈海明则对金星项目组下令,很快消息就传到了金星外太空方汉乐这里:

大洋集团可以救援,我们也将全力协助;不过救援不是免费的,请予以确认。

方汉乐还能有什么选择,只能确认;五分钟之后,大洋集团的机器人开始动作,根据方汉乐这边提供的坐标,向失事地点探寻。

接下来只要静静等待就好。虽然不确定哪些机器人要多长时间来搜寻目标,但怎么也用不了几天时间。以石沧海等人的修为,扛个十天半个月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

大洋集团这边也只是简单关注金星上的事情,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却已经转移到了新的项目上:一系列的太空工程建设上。

而第一个工程建设,是大洋集团计划已久的太空巨炮:超级导轨炮。

此外还有大洋集团牵头、东盟各方参与的太空工厂,当然还有太空采矿。经过数年筹划,相关技术等,终于成熟了。

而张浩、以及独孤俊杰、乃至整个东盟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太空巨炮上。太空工厂当然重要,但大家更知道巨炮的意义。想要对抗红河文明,需要强大的、且拥有特色的太空武器。

强大,不用多说,不强大不足以对抗红河文明的威胁。

而特色,也很重要。这涉及到武器的防御问题。

根据从玄黄文明翻译的资料中知道,玄黄文明太空中的主要攻击武器,是能量炮(与灵气和阵法有关)、激光炮、粒子炮、以及一些‘超级法宝’设备;但这些武器攻击或许强大,可也相对容易防御。

后期玄黄文明似乎也发展了电磁炮等技术,但却没有找到多少实战资料。可以推测,这技术并没有发展起来。

而大洋集团呢,上来就是电磁导轨炮。

与那些激光炮、粒子炮等相比,导轨炮有很多缺点:笨重、蓄能时间长、飞行速度慢、成本高、需要特制的弹丸,且系统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维护麻烦等等。

但是有一样特点,却让导轨炮脱颖而出,那就是:强大到残暴的破坏力!强大到难以抗衡的、纯物理极限的动能!

不管怎样的防御,一旦被导轨炮命中,就只能祈祷自己的防御足够强大。因为暂时看来,除了硬扛在没有第二种办法。

不像激光、粒子术之类的攻击,弄个什么防御涂层就足够。

就在前不久,大洋集团在地面上测试的、试验型号的导轨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大洋集团现在将尝试在太空建立更加庞大的、威力更加巨大的星空巨炮。

甚至巨炮的图纸,都已经在小范围流传。在太空中,东盟的相关人员,基本上都能看到图纸。

比如栖霞之国的太子、张浩的大儿子刘新海,此时就趴在图纸面前静静地观望,再侧耳倾听旁边的讨论。

要建造星空巨炮,需要强大的工程建设能力。而当前有这样工程建设能力的,就只有大洋集团的第一建设集团。

大洋集团的第一建设集团,是最近五年才正式成立的;但其前身却是大洋集团的工程建设部,部长张越山,大洋集团当初连接肥土之洲和滔土之洲西方的‘大陆桥’,就是张越山负责的。

后来大洋集团的港口建设、城市规划、囊括整个晨土之洲的交通策划、乃至航天中心建造规划等,都是张越山负责。甚至曙光号太空基地的施工图纸上,都有张越山的签名。

大洋集团有太多的人才,但此前很少被外界关注;因为大家更关注的,是修行方面的事情。

直到最近,其余各方才终于注意到这些人才。当玄黄集团都无法建设航天中心、只能租用大洋集团的航天基地的时候,大家才终于醒悟。

而现在,导轨炮的技术设计、制图等,是由葛冬和相关科研人员否则完成的。但具体的施工与建设,却需要转交张越山、以及第一建设集团来负责。

在葛冬等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张越山带着自己的技术团队讨论半个月时间,终于敲定了建设计划。而此时葛冬等提供的可研图纸,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

太空环境和地面环境截然不同,重力、磁场、温度、设备的冷却手段、供电方式、建造设备与技术和环境等等,全都需要仔细论证。

还好,大洋集团的团队有丰厚的技术,半个月后,星空巨炮级别的导轨炮工程终于开始。

得益于曙光号太空基地本身就是功能完备的太空工厂,让导轨炮的建造简单很多。不过哪怕简单了很多,星空巨炮的建造,依旧是当前最具有挑战的超级工程。

首先就是导轨炮的核心部件:导轨。

导轨,也是支架,它一方面需要作为导轨炮的滑行轨道,另一方面也是线圈的支撑结构;其本身还有磁性方面的要求。

星空巨炮的设计长度,为80公里;设计目标,是可以将重达50公斤的特制炮弹,加速到秒速500公里。

按照大洋集团技术人员和军事人员的论证,只有达到这个速度,才算是星空武器!只有这个速度,才能让敌人无法做出反应。

实际上秒速500公里,在太空环境中,依旧慢的可怜。想想光速30万公里,就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力感。

半个月后,当金星上机器人终于找到石沧海三人的时候,张浩已经抵达太空,亲自观摩大洋集团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工程建设。

站在虚空,与曙光号太空基地共同环绕,张浩看到了工程建造的恢弘场面。

曙光号太空基地,已经达到千米规模,中央主体高度/厚度达400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太空城市。不过这个城市大部分地方是钢铁架子,更有七成的面积,属于工厂区!

而此时工厂区正在打造导轨炮的核心部件:电磁导轨。

为了达到磁悬浮效果,导轨炮的导轨,采用的是三角结构,或者说是三相结构,与大洋集团当前主要的发电技术、三相电技术,刚好对应,可以将导轨炮的能力提升到极限。

不过,这样做技术难度极高。相比于双导轨,技术难度提升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但好处也更多。导轨炮在发射过程中,弹丸始终悬浮在磁场中,无摩擦。弹道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轻微调整;只要临近出口的时候,加强某一方面的磁场就好。

而为了生产这样的、近乎完美的导轨炮,却需要深厚的工业技术来支撑。而此时在太空中,一场技术的盛宴,就已经展开。

从地面送来的纳米钨钢粉末,在太空中冶炼;利用大洋集团开发的纳米金属陶瓷烧结技术,在太空的无重力环境下,开始一点点铸造导轨。

导轨的设计长度,就是80公里,无拼接;且为中空结构——实体结构当然更好,但代价就太大了。

只看到太空中,又核电站带动的电磁熔炉将一吨又一吨的纳米钨钢粉末在高温、高压下烧结,最后形成一种同时具有陶瓷与金属色泽的奇异材料——纳米级钨钢陶瓷!

金属光泽就是冰冷的、带有钨钢特有的黑灰色;而陶瓷的色泽,类似于玉石光泽,温润、有种半透明的感觉。

直径高达50米、壁厚30厘米的超级管材,在太空中一点点延伸;四周有激光测量技术,保证这导轨的精度,控制在1mm之内。因为采用的是磁悬浮技术,所以导轨的精度要求,可以稍低。

不过张浩很快就找到了负责工程建设的张越山:1mm的精度也许足够,但我们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这样吧,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精度每提升1丝、也就是0.01毫米,工人的薪水就提升1%;

当精度超过0.1毫米的时候,每提升0.01毫米精度,薪水提升2%;

超过0.2毫米后,薪水提升3%,以此类推。若精度提升较大,可以延长工期;

当然,若精度低于1mm,直接罚款10%;低于1.2毫米,罚款50%;低于1.3毫米,相关责任人全部撤换。

大棒和胡萝卜同时落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起来。

飞船在天地间穿梭、运送材料,工作人员忙碌又谨慎;无声的太空中,无数人正在挥洒热汗;不时有激光擦过导轨的表面,将导轨表面打磨的近乎绝对完美。

更甚至还有技术人员直接用双手抚摸已经冷却的导轨。人的双手,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机器,经过训练的人可以感受到最细微的差别。而后,技术工人会用牛皮纸和超细钨钢粉末,一点点手工打磨导轨。

导轨生产的很慢,主要是钨钢粉末跟不上、以及生产过程不容许丝毫的误差。眼下的导轨炮,承载的是整个天元星的希望。

不过当众人依旧用震撼的目光看待大洋集团的疯狂工程的时候,张浩心头却在抽搐:高估大洋集团的生产能力了。

目前,新的钨钢粉末生产线还在建设中,投产至少还要半年时间;而眼下生产线和生产技术,生产的钨钢粉末的成本价格,依旧很高!

这种纳米钨钢粉末的造价,曾经作为纳米级灵材出售,市场价按克计算;最高市场价值高达每克10灵元——这还是因为最近技术进步了。

大洋集团自己用的话,当然不用那么高纯度的,但成本价也在每克10元左右。而送到太空的话,每克的费用高达14元。算上工人的工资、以及各种耗费,星空导轨炮的导轨的实际成本,高达每克16元。

而导轨炮一根导轨长达80公里、直径50米、壁厚30厘米;导轨内部还有凸起的翅片来加强。一根导轨的设计质量为2400万吨!

按照每克16元造价计算,这一次导轨炮,仅仅导轨部分的造价,就高达千亿灵元。

可以想象,张浩大老板心头是怎样的滴血。还好,新的技术正在突破,这次建造星空巨炮,东盟各方也有大量的支援。甚至玄黄集团和河图世界,为了获得技术,也有可观的支援。

一个超级工程,首先也是一个超级的资本的篝火晚会——烧钱的盛会。

如此持续半个多月,当看到工程进展顺利,张浩也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当前环境下,技术比财富更重要。

这不,张浩还在心痛呢,仙宫号太空基地的负责人、来自广寒宫的傲秋霜,袅袅而来,向曙光号太空基地再次求救:金星上困着的10人,急待救援。而现在有救援技术的,就只有大洋集团了。

“10人?不是三人吗?”张浩目瞪口呆,另外七个又干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