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水尸棺 > 第二十三章 大师兄

黑水尸棺 第二十三章 大师兄

作者:人面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这些人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刘姓师叔和一个双目失明的老者,我那时候还没去过西藏,只在电视上见过一次藏族人的样子,刘师叔的样子,几乎和我在电视上见到的藏族人一模一样,高高的鼻梁,黝黑中带着一丝红润的脸颊,还有那一身大襟的袄子。

当庄师兄向刘师叔行礼的时候,刘师叔先是点了点头,又对我说:“你怎么不行礼啊?”

刘师叔说话的时候,听语气,好像是半开玩笑的样子,可他的声音很硬,像铁锤敲打在钢铁上一样,而且他那双眼睛,就是笑呵呵的时候也让人觉得特别严肃。

我当场就被他吓到了,扭扭捏捏地站在庄师兄身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时候旁边的老者推了刘师叔一下,笑着对我说:“你别听这家伙瞎扯,你们那一脉,向来是没什么规矩的。”又转过头对庄师兄说:“有学,你先带着他去北屋吧。”

我注意到他说话的时候一直闭着眼,才知道他是个盲人。

庄师兄朝老者行过抱拳礼之后,就领着我到了北面一个比较暗的屋子。

关上门以后,庄师兄开了灯,才舒了口气,笑呵呵地对我抱怨:“唉,有时候真是羡慕你们守正一脉的人,向来都没这么多规矩,不像我们,每次见了师叔们,都要一个一个地行礼。”

我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又好奇地问庄师兄:“我以前老听柴爷爷嘴上说‘守正、守正’的,可问他的时候,他又不多讲。这个守正一脉,到底是干啥的呀?”

庄师兄也搬了把椅子坐在我面前,很郑重地说道:“不是刚刚跟你说了,柴掌门是你的师父,以后可不许叫柴爷爷了。你们守正一脉虽然规矩少,可尊师重道还是要有的。”

正说着话,门就被推开了,从外面进来一个熟人,为什么说是熟人呢,因为这个人我见过,他之前就在筒子楼和老李太太家出现过,就是那个领导模样的人。

我两眼都瞪大了。怎么连他也来了?

庄师兄对我说:“他是冯有义,和我一样,也是你的大师兄。我是屯蒙一脉的大师兄,他是豫咸一脉的大师兄,今天过后,你也是大师兄了,你是守正一脉的大师兄。”

庄师兄的这番话说得我云里雾里的,就见冯师兄也搬了把椅子坐过来了,冯师兄看起来比我爸还要年长一些,可坐过来以后,却对着庄师兄叫了一声“庄哥”。

我没听错,也没记错,冯师兄当时不是叫的“师兄”,就是“哥”,可庄师兄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岁左右的样子。

这时候冯师兄还在调侃:“庄哥,你这几年是怎着保养的呀,三十好几的人了,怎着看上去跟个青少年似的。”

那时候的人可不像现在,三十多岁的人和二十多岁的人相比,不管从面相还是着装上,都有着不小的区别,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来。

庄师兄和冯师兄看起来关系很好,两个人应该是许久没见面了,一见面就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庄师兄说,他们屯蒙一脉的人比较注重保养,看起来也普遍比较年轻,不像豫咸和我们守正这两脉,常年风吹日晒的,老得比较快。

当时我就琢磨着,以后我成了守正的门人,也会变得看起来比较老相。可事实上,守正一脉和豫咸一脉相比,风吹日晒、人长得老相,那都是小事。

通过庄师兄和冯师兄一言一语的对话,我才知道,守正一脉隶属一个叫作寄魂庄的……门派?说它是门派,它又不太像,因为寄魂庄从西汉建立开始,就没收过多少门人,发展至今,整个寄魂庄也没多少人,如今聚集在老家属院的三十多口子人,几乎是寄魂庄的所有成员了。

我那时候还没学过历史,自然也不知道西汉是什么年代,不过听冯师兄说,西汉那个年代距离现在很远很远,寄魂庄能沿袭至今,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在寄魂庄,除了守正一脉,还有屯蒙和豫咸两脉,听庄师兄说,他们屯蒙一脉的传承下来的东西全都和筮卜算命有关,冯师兄那一脉则是堪舆风水、择宅选墓,而我们守正这一脉,如今是整个寄魂庄最重要的一脉,负责红尘证道。

红尘是什么尘,怎样证道,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是不可能想得明白的。

不过既然两位师兄都说起了守正一脉的重要,我心里,竟然莫名地有了一种自豪感。

听两位师兄说,在守正一脉刚刚建立的时候,是没有道术方面的传承的。守正一脉的前身,其实就是寄魂庄的守门人,或者称作“门丁”也不为过,平日里只负责防火防盗、保卫寄魂庄的另外两脉,可一世祖建立这一脉的时候,就给守正一脉定下了要在红尘之中印证大道的重任。

说句实话,我至今都不能完全明白守正一脉的“大道”究竟是指的什么。

冯师兄说,至于守正一脉刚建立的时候,在另外两脉眼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因为年代太久远,已经没人知道了。可是隋朝末年那会,寄魂庄出了一件大事,从那以后,守正一脉不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这一脉中,也渐渐衍生出了很多道术。

其实说是衍生,也不确切。因为这些道术中,很多是来自道家,还有一些甚至来源于武家,只是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经过一代代守正门人的钻研,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术法体系。

至于隋朝末年的寄魂庄到底出了什么事,这些道术又是如何传入守正一脉的,两位师兄谁也说不清楚,我也只是听庄师兄说,当年寄魂庄好像来了一个十全道人,就是这个人,险些把寄魂庄千年基业付之一炬。

可对于十全道人的事,只有每一代的掌门人才知道内情。

我顿时来了兴致,就问庄师兄:“那柴爷……我师父他知道内情咯?”

庄师兄摇摇头:“师叔就算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的,十全道人的事,是寄魂庄的不传之秘。哪天你也成了掌门人,自然有人把内情告诉你了。”

听庄师兄这么一说,我心里就变得有点失望了。

这时候,门外有人在喊冯师兄了:“有义,怎么进去那么久?香火数好了吗?”

喊话的人对于冯师兄来说好像有着很大的威慑力,冯师兄“呼”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跑到桌子前抓了一大把香火,又急匆匆地出去了。

我看到放香火的那张桌子上还放着几个卷轴,庄师兄顺着我的眼神看过去,又对我说:“那三张画卷上,是咱们寄魂庄的三位祖师。天师老子,地师庄君平,还有一世祖李子府。”

我当时就纳闷了:“老子?”

“李耳,”庄师兄很耐心地解释:“老子,就是李耳,咱们寄魂庄的‘道’,就是从黄老学说衍生出来的,所以要奉老子为天师。不过寄魂庄的建立者,则是咱们的一世祖李子府,庄君平是他的老师,也是咱们的地师,据说这寄魂庄这个名字,和咱们地师还有很大的渊源,也有人说那是地师的出生地,不过这些年我查了很多资料,对于这个说法,也没有百分百的论证。”

对于寄魂庄,其实我至今也有很多疑问,既然是源自黄老,为什么只奉老子为天师,黄帝呢?对于此,连我师父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而关乎于寄魂庄的“道”,同样没人能说出它到底是什么。

只是在很多年以后,我曾听屯蒙掌门师伯说过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疆,又有谁能悟透?”

大道无疆,谁能悟透!

后来庄师兄又跟我说了很多话,他说,寄魂庄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谁也说不清楚的“道”,另一个,就是传承。不论是那一脉,都要花费毕生的心血去守卫这两样东西。

他又说起了尊师重道的事,说之所以把老子和庄君平奉为天地两师,是因为“天为乾,地为坤”,尊师,就是对天地乾坤的尊崇和敬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乾坤更大、更重要。

虽然庄师兄对我说的这些话,我大多没有听懂,可在他说话的时候,我的确是很用心在听着。他的声音好像有种魔力,让人不自主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他所说的话中。

直到客厅里有人呼喊庄师兄,说三位掌门来了,庄师兄才匆匆的出去。我本来也想跟着他一起去见老柴头来着,可庄师兄却让我留在屋里,他来叫我之前不要出去。临出门前,还嘱咐我不要乱动屋里的东西。

我就这么干干地做了一小会,大概过了几分钟之后,隔壁的屋子里就进了人。

隔壁的屋子很静,我能听到其中有个人在吧嗒吧嗒地抽旱烟,这声音我太熟悉了,不是老柴头还能是谁?

又过了一会,我就听隔壁传来一个很温和的声音:“你先出去吧,等吉时到了再来叫我们。”

刚听到这声音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庄师兄在说话,可一想又不对,庄师兄虽然声音低沉,可听起来还是挺年轻的,可这个声音,却有种很沧桑的味道,应该是出于一个老人之口。

隔壁先是传来了关门声,接着就有一个很洪亮的声音在说:“师弟啊,不是我说你,那个李老太太的事情被你弄得这么大,万一被有心的人看见了,可是要招来灾祸的!”

“当时那种情形……实在是火烧眉毛啊!”这次说话的人是老柴头……最近总是“老柴头老柴头”地写,如果他老人家知道我这么写他,恐怕又要和我急眼了。

重新说一遍,这次说话的人,是我师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