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水尸棺 > 四百六十七章 琐碎的一年

黑水尸棺 四百六十七章 琐碎的一年

作者:人面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辅导员让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可在座的同学显然对这个提议并不感兴趣,很多原本伸着脖子盯着我头发的人,一听到辅导员的议题就叹口气,将身子半坐半瘫地靠在了椅子背上。

我当然没有介绍我的家乡,只是问他们:“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不止这个岁数?刚才我说年龄的时候,我发现有人皱眉头。呵呵呵,没恶意啊,平时我在外面走动的时候,经常被人看作三十多岁的大叔。”

他们立刻来了兴致,有人拿我的长相开玩笑,也有人问我为什么留长发。

我很诚实地告诉他们,我留长发是因为这一年来找不到理发的地方,不得已留长的。

有人问我为什么迟了一年才来上学,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和我一个宿舍,他说我的那张床位现在已经成了大家的储物空间了。

我还是没有太多地隐瞒,只是说我师父一年前过世了,我要给他老人家守丧一年。

然后就有人问我,我师父是干什么的,教我什么?

我只是说是教我功夫的。

紧接着我就后悔说了这样的话,因为大多数男生一听到“功夫”这两个字就变得兴奋起来,有人问我学得是什么功夫,也有问我是什么门派的,对功夫了解多一些会问我练的是内家拳还是外家全,还有人问我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怎么样,为什么现在MMA(综合格斗)的大型竞技场上很难看到传统武术的身影?

我绞尽脑汁回答着他们的问题,有些说的是实话,另外一些答案,则是我平白杜撰出来的。

不过说到传统武术的实用性,我不得不多说两句。

其实很多人将传统武术和“花架”、“套路”混淆了,其实很多传统武术练到后期都是不记招式的,甚至有一些所谓的传统武术只是一些武学易理,或者说武术体系、流派,像自然门、截拳道,不外如是。当然,截拳道糅杂的东西比较多,不仅仅是传统武术里的东西。

再说套路,戳眼、封喉、踢裆,这样的套路在武术里面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有人说这些都是下三滥的手段,但没人否认,这些手段就是最实用的。但这样的实用性只针对真正的博命杀敌,不可能在拳台上体现出来。

也有人常常拿传统武术和其他国家的格斗术做比较,有人觉得武术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格斗术,也有人觉得武术和世界上其他的格斗术比起来不值一提,也有人给出了看似中肯的意见,觉得两者各有优劣。

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讨论好像没有任何意义,传统武术的门派、流派何止百计,互相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认为,传统武术这东西,很多时候是不能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讨论的。其他国家的格斗术也是一样。

仉二爷说过,没有最好的拳术,只有最好的拳手。就拿他来说吧,他的拳路看上去全是破绽,可是谁能打得过他?我师父也说,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拳,能经得住上千年时间考验,一定都是好东西,但好东西最终能变成什么样子,还是要看承袭它和传播它的人。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赞同仉二爷和我师父的观点。

我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却没想到竟然引起了一场辩论,不过他们不是和我辩论,而是在讲台下互相辩论起来。

在这期间,有个坐在前排的女生问我,我师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沉默了一会,才对她说:“我师父……是个内心很慈祥的人,可每次教我东西的时候,都要刻意做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这番话说到最后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师父对于我来说,远远不止是一个记忆,他已经融入到了我的性格里,成为了我人生中永远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永远不会离开了。也就是在那一刻,一年来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悲伤,终于溶化了。

在和我的大学校友见过这一面以后,我以为他们就是一群爱问问题、爱笑爱闹的人。可接触多了我才发现,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是这样的,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后来又有专升本的插班生来到我们专业,可这些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身边的人却完全失去了当时对我的那种好奇。

我曾和粱厚载探讨过这件事,粱厚载说,他们之所以对我好奇,是因为我看上去远比正常人要危险,而这种危险的气息,则代表着一种另类的未知。

说真的,我到现在也没理解粱厚载是什么意思。

刚入校的这一年对我来说是最为忙碌的,因为我要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学完两年甚至三年的课程。

我以为对于我这种智商的人来说,这完全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在我所在的那所大学课程并不算多。

不知道看这本书的人有多少是和我年龄相仿的,有多少人跟我上过差不多类型的大学。

我所在的那所学校,在管理上是非常松懈的。基本上很多课想去就去,不去也没人管你。在那样的四年时光里,学习基本上全靠自觉,但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混一个文凭。

考试,一半的人靠抄,四分之一的人靠实力,还有四分之一的靠补考的时候抄。有些人刚上大学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每天一大早提着暖壶去图书馆排队,有些人出于自愿或者不自愿地到学校外面打工,在这些人里,有人靠着打工赚到了毕业后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我宿舍里就有这样的例子。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选择虚度这四年的时光,有人疯狂地谈恋爱,有人疯狂地打游戏,也有人无聊透顶地天天呆在宿舍里。

有一次我和一个舍友聊天,我问他用这样的状态生活,时间岂不是全都被浪费掉了?可他却说:“我这是休养生息,用四年时间养精蓄锐,毕业以后更好地应对社会。”,而我竟无言以对。

其实我也算是大学中游戏大军的一员,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也沉浸在了那一款整整影响了一代人游戏里,每天下副本、打战场,每周公会活动我都是第一个到的。

网瘾这个词,也是在那一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过很快,随着数字信息全球化进程加快,这个词汇也渐渐被淡化,如今已经几乎消失了。

那一年,我一直处在一种玩命学、玩命玩的生活状态里,每天睡六个小时,两个小时练功,八个小时学习,六个小时打游戏,不管哪一件事都是全身心地去做,不中断也不休息,将每天吃喝拉撒的时间压缩到两个小时以内。

现在想一想,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疯狂。

零七年年末的时候,庄师兄又给我打电话,让我尽快将四个学年的课程全都修完,因为到零八年六月份以后,我师父就已经去世整整两年,我将在那一年的七月份正式继任守正一脉的掌派,以后恐怕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了。

庄师兄说,我好不容易才考上了大学,别到毕业连学位证都拿不到。

用一年的时间学四年的课程,我当然不可能做到,当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赶进度,能多学一点就多学一点,可即便是这样也没耽误我每个星期的公会活动。

那时候我也在游戏里认识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这些人中有一些也融入到了我日后的真实生活中,不过他们和我正在讲述的这些故事关联不大,我在后文中提到他们的机会应该不会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我刚上大学的这一年里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仙儿自打我给师父守丧开始,就回了东北老林,说是要回家省亲。

说话你在老林子里还有亲人吗,据我了解,一般的野生动物最能活的也就是活个几十年,您老人家都好几百岁了,那些亲戚朋友还有健在的吗?

直到我走进大学校门以后才知道,仙儿在老林子里逛了一圈就跑到罗菲那里去了,我也不知道她那段时间为什么不联系我。

我记得,大概是零八年年初的时候,我在郊区买了一块很小的场地,建起了一个小工作室,我偶尔会采购一些木材,在这里打几口棺材,也垒了池子,用来制造草纸。

零八年三月份,冯师兄在我的老家帮我盘了一间店铺,说我以后就是守正一脉的掌门了,需要一个不大不小的门头做做样子,毕竟对于很多行当里的人来说,我算是一个生意人。

至于我师父为什么没有做这样一个门面,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师父的名气够大,不需要了吧。

零八年四月,冯师兄将我在老家的门面房打造成了一家银饰店,五月份,我接到了胡南茜的电话,她那边有一个不错的生意,但我还有一个月就要回寄魂庄继任我师父的位子,我怕时间会有冲突,就放弃了这个单子。

当时阎晓天已经从胡南茜的生意圈里彻底退了出去,我退单的时候,胡南茜显得很为难。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直到零八年六月之前,生活中的琐碎事非常多,但这其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庄师兄和冯师兄帮我打理的,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学习和游戏上。

六月中旬,我回到寄魂庄继任守正一脉掌门的位子,和阎晓天的继任仪式不同,我们守正一脉继任讲究一切从简,我也只是在师族谱上将自己的名字描成了红色,又和夏师伯、赵师伯一起吃了顿饭,继任仪式就算结束了。

回到学校以后,我原本还想像过去的一年中那样过日子,可就在我返校的第二天,庄师兄的一通电话又将我从正常人的生活中拖了出来。

我记得很清楚,庄师兄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大概是早上八点左右,那天上午没课,我晨练结束以后原本打算去图书馆借本书,当我快要进入图书馆大门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

我接起电话,电话另一边立即传来了庄师兄的声音:“厚载到你那边去了,他大概九点多钟到,你去火车站接一下站。”

听到庄师兄的话,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开口问:“厚载要来?他怎么没跟我说呢?”

庄师兄叹了口气:“他手机欠费了,车票钱还是我给他汇过去的。我说你这一年到底怎么回事,厚载一个人在北京边打工边上学,饥一顿饱一顿的,你也不问问。”

平时我也经常和粱厚载通电话的,但他从来没提这些事啊。可被庄师兄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这些年生意赚的钱全都在我的手上,师父去世以后,粱厚载的学费和生活费确实应该由我来承担的。

我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而且一忘就是一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