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水尸棺 > 四百九十九章 鬼娃儿

黑水尸棺 四百九十九章 鬼娃儿

作者:人面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杜康说,老杨家的日子不好过,这次我们去,他是拿不出东西来招待我们的。

在杜康说话的时候,仉二爷一直目视着前方,做出一副什么也没听到的样子。

山路难行,途中有骑着摩托车人路过,他们看到我们的时候,都像是要张口说话,可每个人都是欲言又止。

我问盖栋:“这些人怎么回事?”

盖栋似乎没想到我会主动跟他说话,他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笑着说:“他们车拉不动我们。”

我不解:“什么意思?”

盖栋依旧只是笑了笑:“等一会你就知道了。”

果然,二十分钟之后,有一辆摩托车从我们对面驶来,一辆小小的车子,竟然同时坐了五个人,而且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的,似乎要出远门。

直到那些人走远了,盖栋才对我说:“这条路走不了车,全靠这一辆一辆的摩托车将村里人运出来,将村外的人送进去。我和师父也坐过,十里山路,一个人只要三块钱,很便宜的。”

我这才知道刚才过去的那些人为什么欲言又止,他们大概原本想问我们要不要搭车的,可看到仉二爷的体型,他们就只能放弃了。

个头太大,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

十里山路,最初的一段还算平坦,越到后面,路就变得越发难走,有些地方坑坑洼洼,有些地方则十分泥泞。

即便我们的脚程不算慢,依旧花了两个小时才走完这段路。

交通的不便注定了羊场村的贫穷。整个村子建在一座山的半山腰上,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错落而无序,几个叼着旱烟的老人坐在村口的位置,望着夕阳的方向聊着些什么。

我没听清他们聊天的具体内容,只是觉得他们所用的方言和四川的方言非常相似,好像只有个别词汇的发音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在村子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座屋顶下陷的破房子,这里就是老杨的家。

走在村路上,我远远就看见屋顶上压着很多砖头和挡雨用的破油布,屋子的一角还破了一个很大的洞,里面堵上了一个纸箱似的东西,挡住了屋外的风和我们的视线。

杜康提着腊肉和饼干走到屋子门前,喊了一声“老杨”。

起初没有人回应,过了大约三五分钟以后,一个**岁大的孩子拉开了屋门,从门缝里伸出了脑袋,看到杜康以后,他脸上立刻展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杜爷爷!”

杜康揉了揉他的脑袋,将装饼干的袋子塞进了他的怀里,问他:“你爷爷呢?”

男孩指了指山坡的顶端:“爷爷去山上扫墓了,晚上回来。”

杜康点点头,男孩接过腊肉,就一溜小跑地回了屋。

我们也陆陆续续进了屋子,一进门,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霉味,刘尚昂的五感比我们所有人都强,他不由地皱起了眉头,拿手在鼻子前不停地扇着,驱赶着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

杜康笑了笑,对他说:“忍忍吧,咱们就住一个晚上。”

刘尚昂点了点头。

除了四面围墙,房子内部没有其他的墙体,只有几根粗壮的木头柱子顶着房梁,我看到其中一个柱子上有条很宽的裂痕,里面还结了蜘蛛网。

男孩径自走到一个用黄泥砌成的灶台旁,又捡了柴火,好像要生火做饭。

我将吉他包递给了粱厚载,过去帮忙。

十年前,大舅家的灶台也是用柴火的,我对拾柴做饭这种事很熟悉,男孩好像有些怕我,我走过去以后,他就怯生生地躲到了一边。

直到我点着了灶地的干草末,将柴火一根一根地方进去的时候,男孩很惊奇地问我:“你会生火啊?我爷爷说,城里人都弄不了我们这里的灶子。”

我抬起头来,给了他一个笑容:“你叫什么?”

“杨喜乐,姨伯他们都叫我小草,我爷爷叫我鬼娃儿。”男孩很认真地回答我。

他很瘦,手上脸上都粘着黄土和灰尘,我从口袋里拿出湿巾来给他擦手,一边问他:“你喜欢哪个名字?”

男孩依旧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说:“我喜欢爷爷。”

他没说喜欢哪个称呼,只是说他喜欢爷爷。

我将湿巾扔进了火势渐渐猛烈起来的柴火堆里,对他说:“晚上我来做饭,你先吃点饼干垫一垫,别吃太多了,省得晚上吃不下菜。家里有米吗?”

男孩摇了摇头。

我有转身问刘尚昂和粱厚载:“你们俩谁身上带现金了?”

他们两个掏了掏口袋,还真凑了不少钱,我就让他们到村里去,向村民买一些米和菜,如果能弄到面粉和咸菜,也尽量弄一点回来。

刘尚昂和粱厚载出门的时候,仉二爷还吆喝了一声:“顺便问老乡要一坛米酒。”

听到仉二爷的话,杜康不由地冲二爷笑了,可二爷没理他,将头扭到了一边。

鬼娃拆了一包饼干,问我们吃不吃,仉二爷说:“你自己吃吧,我们大人不稀罕这个。”

后来鬼娃就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灶台边,看着我做饭。

我问他家里有没有热水,他说没有,问他有没有烧水的壶,鬼娃也是摇头。鬼娃说,家里就有一口铁锅和一个炒菜的铲子,家里来了这么多人,碗可能不太够。

于是我又给粱厚载打了电话,让他们把餐具的问题一并解决了。

我盛了半锅水,将锅放在灶台上慢慢烧着,之后找到了用树桩做成的大菜板和一把有些卷刃的菜刀,切起了腊肉和鲜猪肉。

鬼娃一边吃着饼干,一边在旁边问我:“叔叔,你的头发怎么这么长?”

我说:“因为我懒得理啊,你可不能跟我学,男孩子,还是头发爽利一点好。”

过了一会,他又问我:“你脸上的疤是怎么弄的?”

我脸上的疤,是当年和罗刹战斗的时候留下的,这些年过去已经淡化得差不多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你看得还挺仔细的。”我笑了笑,对鬼娃说:“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啊,不听话,可淘了,这个疤就是因为淘气留下的。”

鬼娃咧着嘴笑了。

我朝他看了一眼,才发现他从刚才开始就一直拿着一块饼干小口小口地啃着,好像舍不得吃似的。

“这包饼干你可以吃一半。”我笑着对他说:“别耽误了吃饭就行。”

他像是乐开花了一样,将菜板上的一包饼干抱在了怀里。

仉二爷也凑了过来,他看着鬼娃,鬼娃却一直盯着我切好的一片片腊肉,又时不时地看看我。仉二爷笑着对我说:“你跟这孩子很有缘分。”

我笑了笑,没说话,继续处理菜板上种类稀少的食材。

约莫过了半个多小时,刘尚昂和粱厚载就拎着东西回来了,刘尚昂手里是各种各样的菜,以及一个装着餐具的大塑料袋,粱厚载则抱着大米和酒坛。

他们两个将所有东西都堆在了菜板旁边,之后刘尚昂才对我说:“当地人好像没有吃面的习惯,没弄到面粉。”,粱厚载则跑去摘菜了。

锅里的水已经烧开,我让鬼娃找来盛水用的缸子,将热水全都倒了进去,让刘尚昂再混上一点凉水,给鬼娃洗洗脸。

在这之后,我又收拾好了菜,开始做饭。

仉二爷就一直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我。

到第三个菜出锅的时候,仉二爷突然对我说:“有道啊,你越来越像你师父了。”

我说:“二爷,有时间的话,去趟山东吧。”

仉二爷:“怎么了?”

“前几天给庄师兄打电话的时候,我听庄师兄说,陈道长好像还没从我师父的事上缓过来,”我在脑子里整理了一下措辞,接着说道:“他身边的人太少了,一个人,有些事总归是想不开的。”

仉二爷却叹了口气,摇头道:“老陈就是那样一个人,就算我去了也没什么用。如果李良能回来就好,他比谁都了解老陈。哟,说起来,李良走了有十年了吧?”

因为油不够了,我刚才又热了锅,一边将肥肉放进去炼,一边回应道:“嗯,十来年了。到现在我也没明白,李爷爷当初为什么走啊?”

仉二爷先是说:“他是为了躲情债。嗨,一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回头你自己问他吧。”,之后仉二爷又转移了话题:“我说有道啊,你现在也是守正一脉的掌门了,传承的事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了?收个徒弟吧。”

我无奈地笑笑:“我自己都还没完全出师呢,怎么教别人啊。再说,守正一脉收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仉二爷问我:“老夏他们没给你算过什么时候能收徒吗?”

我摇头:“夏师伯只是说,等我的徒弟缘到了,自然会有徒弟的。还说我收徒会比我师父轻松得多,这一生弄不好还有两个弟子。不过他就说了这么多,其他的没向我透露太多。”

正说着话,屋门被推开了,我和仉二爷同时朝门口那边望过去,就看到一个身形纤细的老人走了进来。

他一进来就看到了杜康,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杜师傅什么时候来的?”

杜康笑着回应他:“有一阵子了,听喜乐说,你到山头上坟去了。”

看样子,这个老人就是老杨了。

老杨将草帽挂在墙上,一边回应着:“去给老太太烧两张纸。喜乐的事怎么样了?”

杜康站起身来,朝我和仉二爷这边扬了扬手,说:“这位是仉二爷,那一位是左……掌门,这次你给我们引路,不管结果怎样,他们都会将喜乐接到城里去。喜乐上学的事你也不用操心了,他们都会操办好的。”

听到杜康的话,老杨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接着又转向了我们,流露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们了,鬼娃儿从小就命苦,你们别看他这个样,脑瓜灵光得很。哎呀,你看,我也不大会说话……”

说着说着,老杨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尴尬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