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水尸棺 > 五百七十六章 风眼

黑水尸棺 五百七十六章 风眼

作者:人面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话间,耿师兄的目光投向了河道对岸,我顺着他的眼神望过去,就见河对岸只有一片面积更为广阔的沙滩,越过沙滩,好像又是一片荒地。

由于距离太远,我也无法确定那里是不是荒地,但有一点可能肯定,那里并没有出现朱栓柱口中的荒村,八十年过去,也许那个村子早就不存在了。

后来耿师兄一个人走到了河岸上,并嘱咐我们几个都别跟着,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我们几个身上的炁场太强,会影响他的判断。

我站在沙滩外围,就见耿师兄拿出了风水盘,一个人在岸边来回踱着步子,他有时候看看手里的风水盘,有时候则站定在原地眺望。

等了将近两个小时,耿师兄还是反复做着同样的举动,刘尚昂有些不耐烦了,就凑到我身边小声地问:“道哥,你说,你耿师兄到底行不行啊?”

我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下:“别多嘴!”

刘尚昂吐了吐舌头,坐在地上默默等着了。

这时候,我看到耿师兄蹲下了身子,望着河对岸发起了呆,他这一蹲就是半个多小时,我感觉,耿师兄应该是发现了什么。

又是半个小时过去,耿师兄缓缓转过了身子,朝我这边伸出了右手。

我还以为他需要我递什么东西,就远远地问:“要什么?”

就听耿师兄大喊:“过来扶我一下,我腿麻了!”

我:“……”

我们几个赶紧冲过去,将耿师兄扶了起来,刘尚昂还在一边说风凉话:“耿大哥,你蹲这么久,腚上容易长病啊。”

耿师兄显得有些尴尬,但他依旧很明智地忽略了刘尚昂的调侃,对我说:“有道,我找到风眼了。”

一边说着,他伸手指向了对岸:“风眼就在河滩边上,炁口一定在风眼以北三十里的地方。”

三十里,十五公里啊!

我和粱厚载帮耿师兄捶打着大腿,而耿师兄在说完刚才那番话以后,又开始望着河对岸出神。

后来他又拿出了风水盘,让罗盘上的指针指向对岸,随后才对我说:“行了有道,别捶了。咱们找条船,到对岸看看吧。”

当时河岸上就停着一艘清理垃圾的垃圾船,两个船员在河滩上架了一张小桌子打牌。

我和船工谈了一下,他们答应以每个人十块钱的价格送我们过河,耿师兄嫌贵,还想要讲价,可人家的态度很坚决,一个人十块,一分钱不能少,你爱坐不坐。

就在这时候,岸边又来了一条渔船,渔民听说我们要过河,说他正好也要到那边去,可以顺道送我们一程,不收钱。

鉴于寄魂庄今年的资金比较紧张,我最终选择了那条渔船。

到对岸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了,河滩上的游人渐少,只剩下几对情侣和刚将渔船停靠在这里的一些渔民。

载我们过河的渔民姓高,在船上,我们和他有过短暂的交流。

听他说,他们打来的河鲜,有一部分运到了附近的饭店里,剩下的就送到北边的水产市场那边去,他大概是觉得我们像是来旅游的,就告诉我们,水产市场附近有一个龙王庙,是河口附近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了,如果我们要拍照,可以到那里去。

耿师兄问他水产市场离河岸有多远,他说他也没算过,不过应该有三十多里地吧。

我们离开河滩之后就打了一辆车进入市区,但没有去水产市场,耿师兄说,要先动风眼,再动炁口,不然可能要出乱子的。可现在风口附近的人太多,行动不便,所以就先到市区吃晚饭,另外他还着重强调他从今天上午到现在一直没有吃东西,让我请他吃顿好的。

说真的,我第一次见到耿师兄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一个非常正经的人,也曾一度因为他身上那股过分雅致的气质而感到自惭形秽,可接触多了我才知道,耿师兄根本就是假正经,什么儒雅、风雅之类的也是他强装出来的。

我们几个都不懂风水,耿师兄怎么说我们都得听着,他说炁口现在还不能碰,我就得等到晚上,他说他要吃川菜,我们就得带着他找川菜馆,他说了,他只有在吃了辣以后才能保证大脑清晰。

好在附近还真有几家川菜馆,我随便找了一家就把他对付过去了。

等他吃饱了饭,就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我问他要不要去河滩那边看看,说不定渔民已经撤了,可耿师兄却说不着急,八点以后再动身。

我们就在饭店里一直陪着他耗到八点整,随后才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到黄河口。

渔民们都已经离开,河滩上变得非常安静。

耿师兄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天,对我说:“等到亥时再上沙滩。”

听他这么一说,我也看了看手表,现在是八点四十五分,离亥时还有十五分钟。

我问耿师兄:“耿师兄,你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么?”

耿师兄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对我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自带着耿师兄来到黄河滩至今,连续六七个小时,我几乎都是在等待中度过了,这最后的十五分钟对我来说变得极为漫长,我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粱厚载他们几个也和我一样压不住烦躁,在耿师兄身边踱来踱去,可耿师兄却依然望着河道,一句话都不说。

终于到了晚上九点,夜穹的云层微散,月亮的光辉洒在了河面上。就在月亮露出来的这一瞬间,我察觉到河滩上出现了一道阴气,可它来得突然,消失得也非常快,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无影无踪了。

耿师兄取出了风水盘,侧过身子朝我们招了招手,随后就快速下了河滩。

我跟在耿师兄身后,就发现他根本不看路,一双眼睛紧盯着手中的罗盘。走了大约三四分钟,耿师兄停了下来,指着他的脚下说:“这里就是风眼,挖!”

刘尚昂立即拿出了工兵铲,耿师兄冲他摆了摆手:“用手挖。”

他一边说着,一边蹲下了身子,就用一双手在沙滩上挖掘起来,我们也没敢闲着,赶紧凑过去,和耿师兄一起将泥沙一把把地掏出来。

由于我从小就练手指上的功夫,挖掘的速度快一些,耿师兄他们则主要是将我掏出来的泥沙从洞口挪开,防止它们回流,仙儿和罗菲没有参与这次的挖掘,我们趴在地上挖,他们就在一旁看着。

“你们看这是什么?”

我这边刚掏出一把沙土,就听身后传来了仙儿声音。

她快速凑到我身边,将一个很粗糙的碎陶片递给了我,我看了看那个微微弯曲的陶片,问她:“你在哪找到的?”

仙儿:“它刚才就插在你们挖出来的沙子里呢。”

耿师兄从我手里接过陶片,仔细看了看,又对我说:“这应该是陶碗的碎片,你看,陶片周围都被打磨得很光滑,说明它曾在沙土流动的时候经历过剧烈摩擦。”

“沙土流动?”我不解道:“其实有个问题我刚才就想问了,朱栓柱不是说,他和疯和尚掏洞的地点位于荒村内部吗,可这里的沙滩应该无法承担房屋的重量吧。我的意思是,朱栓柱他们去过的那个村子,应该不在河滩这一代吧?”

耿师兄说:“早在八十年前,这里应该还不是沙滩。一世祖创的小三才局有个特点,那就是人气越旺的地方,土地会变得越来越肥沃,可人少或者没人的地方,土地就渐渐荒了。朱栓柱提到的那个村庄在八十年前就没有人居住了,八十年过去,就算是良田也变成了黄沙。”

粱厚载在一旁问:“土地荒不荒,也和风水有关系吗?”

耿师兄想了想说:“大概是有的吧,反正豫咸一脉的古籍上是这么说的。接着说小三才局的事,在这个风水局里,土地一旦荒芜,地底下的沙土就会缓缓流动,六十年由东向西,六十年由西向东,以一甲子为周期往复循环。其实风眼的位置比之六十年前也有了变化,过去它应该是在更靠东的位置,现在却到了这里。不过这样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就算是生活在当地的人也很难察觉到。”

说起来,我们的一世祖确实是个千年难得一见的奇人,她不但传袭了祖师爷的相命术,还自创了这么多特殊的风水局,过去我还不知道,她创出来的一些风水局,竟然能引发地质层面上变化,这确实有点超出我的常识了。

其实早年我也听师父说过,一世祖最精通的其实就是风水堪舆,其次才是筮卜算命,至于我们守正一脉的各种术法,则大多是经道门传入寄魂庄,一世祖本身并不擅长。

我问耿师兄:“师兄,咱们到底要挖多深啊?”

耿师兄说:“只要地底下冒出黄水来,咱们就停手。”

说完,他又探下了身子,打算继续挖土,粱厚载则在一旁说道:“上次来黄河滩的时候,我看到有不少人在滩上踩沙挖沙,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经常有游客在这里挖沙……为什么陶碗的碎片还在?不是早就应该被人挖走了吗?另外,每到河水水位上涨的时候,应该也会带走一些沙吧。”

耿师兄笑了笑:“你太小看这个风水局了。如果不是刻意寻找,没有人会在风眼上方动土,就算是河水冲刷,也带不走风眼附近的泥沙。好了,赶紧动手吧,今天晚上咱们还得去看看炁口。”

其实我们挖了这么长时间,坑里已经出现黄水了,但这些水只是浸在泥沙里的黄河水,没有翻涌的迹象。

我们一直挖到十点多钟,沙坑底部先是冒出了大股气泡,紧接着,水就开始翻涌起来,大股大股带着浓郁阴气的水喷涌而出,瞬间就漫出了沙坑。

粱厚载眼疾手快,迅速摸出两张辟邪符,贴在了耿师兄和刘尚昂的后背上。

耿师兄看着翻涌的黄水,紧紧皱起了眉头,随后,他又朝着北方眺望,口中自言自语地说道:“**南流,炁口在北,确实是一世祖的小三才格局。那个炁口……应该是一口井,或者是……不对,肯定是井,井口两侧应该会有金土镇堂的格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