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水尸棺 > 六百四十七章 九星观顶局

黑水尸棺 六百四十七章 九星观顶局

作者:人面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梁厚载说:“你们的一世祖肯定是有术法傍身的。但她在术法方面的传承是从哪来的呢?”

我想了想,说:“从地师那学来的吧?”

梁厚载:“我翻过寄魂庄内阁的书籍,有一本书上很明确地写着,庄君平虽然天生就能凝练念力,但他确确实实是没有术法方面的传承的,他精通周易八卦、阴阳五行,但这些东西最后也只是用在算命和看风水上,你们一世祖的术法传承,不是从庄君平那里得来的。”

我看着梁厚载,笑了笑:“你好像比我还了解一世祖啊。”

梁厚载没笑,他很郑重地说:“你知道柴爷爷当初为什么要找我师父吗?”

我说:“记得当初师父说,他是为了下一个很老的墓,才跑到湘西和贵州去找李爷爷的,说是那个墓地里极可能有一些和古巫术有关的东西。”

梁厚载摇了摇头:“其实我觉得,柴爷爷之所以要找我师父,是因为你们守正一脉的传承和我们的传承,是有关联的。你还记得吧,柴爷爷过去总说你们守正一脉在辰州符上的造诣不深,可守正一脉的封魂符,却是现今最好的镇邪符之一……嗯,不过守正一脉辰州符上的造诣,却是不怎么样。”

我不仅皱起了眉头:“厚载,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梁厚载说:“你们守正一脉传下来的三种符箓根本就不是辰州符,而是一种更古老的灵符,只不过是做成了辰州符的样子而已。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封魂符应该是走身符的一种,这种符箓早就应该失传了才对。”

我心里不禁疑惑,如果梁厚载一早就发现了这些,可为什么到现在才说呢。

梁厚载就像是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似的,不用我张口问,他就说道:“眼下这个墓穴,之所以不靠炁场和磁场就能扰乱咱们的心智,应该是因为当初你们的一世祖在地宫中做了一种特殊的布置。九星管观顶局,李壬风是这么说的吧,其实那根本不是风水局,而是一个巫阵,我们夜郎的古籍上叫它‘弃坛阵’。说真的,如果不是这里出现了这么一个巫阵,我到现在都不能确定,守正一脉的封魂符到底属不属于走身符。”

在梁厚载和我对话的时候,大家都围了过来,但没有人说话,我也保持着安静,生怕打断了梁厚载的思路。

梁厚载继续说道:“弃坛阵、走身符,这都是巫咸的传承,三千年前就已经失传,我也不知道你们一世祖是怎么得到这些传承的,可她就是得到了,而且还一直传到了你这里。另外,我仔细查过师父留给我的古书,你门守正一脉的罡步,也是几乎和大禹创出来的禹步一样的,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了很小的改动。道哥,我现在怀疑,你们的一世祖是在改建乱坟山古墓的时候发现了压制阴玉的法门,同时也发现了这些巫术方面的传承。”

说到这里,梁厚载停了下来,喝了几口水。

我挠了挠头皮,说:“你的意思是……这九座大墓,都和乱坟山下的地宫有关系了?”

梁厚载点头:“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乱坟山那边咱们还得再去一次,看看古墓更深处到底有什么。”

他说了半天,原来是这个意思,可即便是知道了乱坟山下的古墓比想象中重要,对于这一次的行动也没有什么帮助啊。

可这时候梁厚载又说:“现在看来,弃坛阵应该已经发动,如果不能尽快破掉它,咱们都会死。”

我猛地皱了一下眉头:“怎么……这个阵很厉害吗?”

梁厚载:“我也不知道这个巫阵的成阵原理,但我知道,这个阵是可以夺人阳寿的,而且是在人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将阳寿夺走。”

李壬风也说:“啊,对,我也想起来了,师父说过,这个九星观顶局,确实可以拿来改命。蜀南鬼市最初的一批魂票,就是在这个风水局中炼制出来的。”

靠,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早说!

我立即问梁厚载:“怎么把这个阵破了?”

梁厚载摊了摊手:“我哪知道?不过我觉得你应该能找到破阵的方法,毕竟你们守正一脉的术法传承,极可能就来自这些老巫术。”

我挠了挠下巴,问梁厚载:“阴阳五行那套东西,在巫术里也通用吗?”

梁厚载笑了笑:“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如果守正一脉的传承确实是从古巫术中延伸出来的话。”

这时候师伯开口了:“说起来,咱们守正一脉的传承,其中的绝大部分确实是来自道家,不是什么古巫术啊。”

这句话明显是对我说的,我转身望向师伯,师伯则继续说着:“在隋朝之前,守正一脉根本没有术法方面的传承,完全是靠吸取百家之长才形成了如今的术法体系。不过……番天印确实是早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和番天印有关的那些秘术,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你师祖说,那些秘术,也是道家术法的延伸,不过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说法好像站不住脚。”

的确站不住脚,从一世祖以后,寄魂庄两千年来没有出现过能催动番天印的人,常理来说,历代守正门人既然无法催动番天印,自然也无法创造出和番天印有关术法。

过去,师父从番天印上借力的时候也曾有些心得,并从这份心得中延伸出了一些靠番天印来施展的术法,可那些术法绝大多数是无法在番天印被催动的时候施展的,只能靠借力来施展。

师伯的话点醒了我,我想起在师父留给我的那本秘籍中,确实有对阴阳五行的注解,确切地说,那些文字,是从天、地、人的角度对阴阳五行进行了重新解读,其中的一小部分言论可以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了,从未见其他典籍中以那样的方式来解读阴阳。

比如说,秘籍上曾说,阴、阳两炁,是天地本命的一种体现,认为这个世界本身有固定的命数,而阴阳,就是命理流转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阴阳两中炁场,活人天生就带着的那一份灵韵,也会对天地大命造成影响。

我一直以为,这里所说的“灵韵”,和我理解中灵韵应该是不同的,它应该是指的人体身上的磁场。但这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这些年一直忙于奔波,也没有机会去验证。

师伯问我:“你应该有把握破掉地宫里的阵法吧?”

怎么突然这么问了?

我不禁苦笑:“完全没把握,试试看吧。大家都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如果没问题,咱们就继续深入。”

说话间,我特意看向了李壬风,李壬风揉了揉自己的胸口,朝我点了点头。

我从仙儿手中接过狐火灯笼,挎上防水背包,也不再废话,径直朝甬道尽头那边走。

自从进墓以后,我的脑子就变得很乱,所有的思维都好像被碎片化了,很难沉下心来思考问题。可现在我必须努力去回忆秘籍上关于阴阳五行的那些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

一边快步向前走着,我一边不停地回忆和思考,同时也在期盼着梁厚载的推断是对的。

过去,他总是对的,可这一次,我却不是那么愿意相信他的话,我宁愿地宫中没有巫阵,宁愿那道阵法没有从我们身上夺走阳寿的能力。

十几分钟以后,我们出了甬道,进入了一个体积异常巨大的空间。

这里应该就是地宫了,我的脚落在石板铺成的地面上,就听到远方传来迟缓而空旷的回音,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石头雕成的灯座,在狐火映衬下,灯座呈现出一种有些发乌的墨绿色。

我大略打量了一下灯座的结构,和门鼎脚行附近的长明灯一样,这些灯座也是由一个八楞石柱支撑着一个四方形的灯头,在石柱上,也同样纹刻着三条没有头的蟒身。

它的出现似乎就像是要向我证明,眼前这座墓就是一世祖建立起来的。

仉二爷让我小心一些,说是绕过前方的三座大殿就能看到九座高耸的塔身,那些塔里可能有很麻烦的邪尸。

随着不断向前走,又有一模一样的灯座出现在了我的视线中,每个灯座间的距离都在两百米左右。

我一直寻着灯座向前走,一路上仉二爷都没有让我改变方向的意思,说明在这些灯座的尽头,应该就是第一座大殿了。

鬼市里的长明灯,也被我们称为“引路灯”或者“引魂灯”,因为鬼市的结构复杂,很多第一次进去的人很容易迷失方向,可只要是顺着灯走,就能找到门鼎脚行,又或者找到鬼市的出口。墓穴里的这些长明灯,应该也有相同的作用。

我也不确定自己走了多远才看到地宫中的第一个大殿,这个体积硕大的建筑是木制的,在潮气的腐蚀下,如今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房梁和房顶早就不知去向,墙壁也大面积地坍塌,只有殿门前的三个石墩子还大体保持了千年前的样子。

李壬风一路小跑地来到我身边,指着那三个石墩子对我说:“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石椁,叫墓上椁,下面应该是压着尸体的。”

我问他:“这种布置有什么说法吗?”

“这是天葬盖棺,”李壬风说:“下面压着的尸体在入土前应该是被鸟兽啃食过的,就是先进行天葬,让身体的一部分血肉回归自然,然后再入土,留一具不完整的尸体,供后人祭拜。这种布置,在风水上来说也属于将生门做成死门,一世祖这是在提示咱们,整个地宫的风水格局是按照奇门遁甲来的,但生门已经被封死,也就是说,这里的炁场是不外流的。”

炁场不外流,岂不是会造成邪气淤积,一世祖到底是怎么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