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水尸棺 > 八百五十八章 疯和尚(一)

黑水尸棺 八百五十八章 疯和尚(一)

作者:人面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夫子说,莫流子原本姓曹,是老曹家百年前的家主,他不到十岁就成了曹家的家主兼百乌山长老,在那个年代,百乌山除了当代掌派以外,整个百乌山就属莫流子的修为最高。

至于莫流子因何离开百乌山,又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之下入了佛门,老夫子也说不清楚,他也只是听说,莫流子在失踪前一年去过灵岩寺,那一次,莫流子在灵岩寺住了足足半个多月,打那以后,他就对百乌山的权利倾轧失去了兴趣,并于一年以后失踪。

在莫流子失踪以后,百乌山曾发动了所有能发动的力量寻找他的下落,可除了搜集到一些零星的江湖传闻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线索。

老夫子说,莫流子在离开百乌山之后,经常和一个算命先生往来,而关于莫流子的那些传闻,大多也是从他那里传出来的。

百年前,这位算命先生也算是筮卜界的名人,但极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行当里的人都管他叫“一介先生”,听老夫子说,每当有人问起他的姓名时,一介先生的回答总归只有一句话:“不过一介草民耳,无名无姓。”,于是就得了“一介先生”这样一个绰号。

一介先生说过很多关于莫流子的事迹,但也不知道是他说得不够详细,还是老夫子没听全,大部分故事听上去都是支离破碎,没头没尾的。

不过莫流子在前往黄河口之前,曾和这位一介先生在老阳山同住,对于那段时间的发生事,老夫子还算还原得比较完整。

据说在那段时间里,莫流子还曾碰到过一只灵猫,鉴于老阳山离渤海湾很近,在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开始怀疑,也许莫流子当初碰到的那只灵猫,和老仉家养的那只黑猫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由于老夫子当时聊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总是东一句西一句,完全没什么重点,我花了大把功夫才把整件事缕清楚。

说实话,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老夫子空有一身好道行,却教不出好徒弟来了,他说话的时间一长就容易没重点,甚至把自己前面说过的话给忘了,到最后又一次一次地重复,让人不胜其烦。

顺带一提,如今老夫子的修为已经恢复,不过听闫晓天说,他自上次破关失败以后也看开了,不再追求修为有大提升,这些年常常在陕甘一带走动,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也算是乐得清闲。

好了,言归正传。还是来聊聊莫流子的事吧,老夫子说的那件事也发生在八十年前,我料想,莫流子应该是碰到灵猫以后,才带着阴玉去了黄河口。

这件事的起因是莫流子到老阳山找一介先生探讨棋艺,他们两个算是忘年交,关系非同一般的好,本来是探讨棋艺,可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老阳山一带的风土人情上。

一介先生对莫流子说,当地有拜猫为神的习俗,不但敬猫,很多人也有养猫的习惯,几年前村里闹饥荒,村民们宁肯将山上的树吃个精光,也不曾打那些猫的主意。

饥荒过去以后,也许是猫神受到了感念,将自己的徒子徒孙都迁到了老阳山上,以至于山间早已见不到鸟兽,到了晚上,时不时就会有一连串的叫猫子声。

莫流子早年也听说过有些猫天生通灵,甚至有些修成精的老猫还能通鬼神,但若说起将猫作为神灵来祭拜的,他还是平生头一次听说。

一介先生说,当地人拜猫为神的习俗是从明朝末年开始有的,那年头兵荒马乱,大军过后,良田都变成了荒地,当地人没了庄稼,断了活路,后来老阳山上来了一只大虫,它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了粮食分给村民,打那以后,大虫就住在了山巅上,村民们都把它当成了山神。

大虫,就是老虎。

莫流子很好奇,就问一介先生,既然是老虎救了村民,为什么当地人拜猫而不拜虎呢?

一介先生说,那东西虽说看起来像大虫,可眉头上独独少了一片虎纹,老虎头上带着“王”字,可它没有,所以也有人说,当初救了村民的,不是大虫,而是一只成精的大猫。

加上自大虫住在山巅以后,当地就经常能看到猫崽子,这些猫也不怕人,白天就跑到村里来找吃的,到了晚上,全都回到山巅那边去。

村民拜猫神的习俗,也就是从野猫出现以后才开始。

说起来,早年救过村民的那只大猫也没在山上待多久,它走了以后,来接替它掌管猫群的,是一只头顶镶玉的黑猫。

那只猫看起来比寻常人家养的家猫还要小一些,通体黝黑,可在腹部却有一簇金毛,顺着脖子一直长到尾巴,到了夜里,那一缕金毛还能发光,就像是条金线一样,还有它额头上的那块玉,到了晚上也跟夜明珠似地发光,远远看去就像是开了第三只眼。

听说在康熙年间的时候,村里有个叫张重五的人赶夜路遇上了邪祟,被吓丢了魂,后来还是那只黑猫坐在村口,一下一下地叫,把张重五的魂给叫回来的。

村里人只是觉得黑猫灵验,但没人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

可村民不知道它的来路,一介先生却知道一些内情。

他是个算命先生,常年在四海之内游走,吃遍四海,也听遍了四海之内的奇异传闻,有一年他途径南海,就听说了一件奇事。

说是在明朝初年的时候,南海一带曾出现过一个游僧,这个老僧人平时不念佛号,也不像庙里的和尚那样斋戒,整日在沿海地带游逛,但也不去化缘,渴了就喝溪水,饿了,就驾着一条小船,到海里去打一些海货来果腹。

有几个渔民看他整天在附近神游,也是出于好奇,就问他在干什么,游僧告诉打渔的人,他在找一颗玉,还说哪天如果他真的找到玉了,就要到龙王那里去还债,再也不回来了。

听和尚这么一说,渔民只是觉得怪,但谁也没明白他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直到有一年,海上毫无征兆地起了风浪,渔民都不敢再出海,就这么一天天等着海上静下来,可那风浪一直没有衰退的迹象,反倒变得越来越猛了。

也就在风浪最猛的时候,有人看到和尚急慌慌地跑到海边,驾着他的小竹筏入了海。

他跑得快,几个年轻人想拦住他,可愣是没追上。

和尚走了一夜,风浪也持续了一夜,到了次日清晨,风浪又毫无征兆地停了,当渔民打算收拾收拾渔具出海的时候,却看到和尚的竹筏从远处慢慢地飘了回来。

就像和尚说的一样,一旦他找到了玉就再也不回来了,竹筏上没有和尚的身影,却多了一只通体黝黑的黑猫,在黑猫的额头上,还嵌着一块宝玉,远远望去,就像是长了三只眼睛。

那只黑猫身上带着一股子威势,赶海的人远远看着它,可谁也不敢靠近,就见竹筏飘到岸边以后,黑猫就一下蹿下了筏子,接着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当地人没再见过那个游僧,也没再见过黑猫,只在当地留下了这么一个传说。

这样的老故事在岁月的打磨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神韵,当地人也只将它当成了一段传闻而已,没有人会去考证它的真实性。

当初一介先生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没当回事,直到他来到老阳山下,听闻这地方也曾出现过一只头上带玉的黑猫,才隐隐感觉从南海渔村流传出来的这个故事,十有**是真的。

对于一介先生的说辞,莫流子却有些不以为然,且不说当年的游僧是如何从海上弄回了这样一只猫,单说南海和渤海之间的距离,何止千里,就算这只猫再什么神奇,单靠四条肉腿,也不太可能穿行这么长的距离,跑到老阳山那边来定居。

不过他倒是很好奇,当地的村民为什么要拜猫为神呢,难道说,这座山上真的有神灵?

带着这份好奇,莫流子在老阳山住了下来,他也想看看,在老阳山的山巅上到底有什么。

一介先生告诉他,如果想探知老阳山的神奇,可以在下个月的朔月进山,到时候山上会起雾,如果莫流子被困在山上出不来,就有机会见到那只黑猫。

老阳山,虽然山名中带着一个“阳”字,但实际上却是个阴气很重的地方,听到一介先生这番话,莫流子就明白了,朔月起雾,说明这座山上有不干净的东西啊,所谓“被困在山上”,应该是说,到了山间起雾的时候,很可能会碰上鬼打墙。

一介先生靠着筮卜算命为生,但本身并没有什么道行,他只知道莫流子是个五荤俱全的野和尚,可并不知道他身上还有修为。

莫流子大概是寻思着,自己反正来也来了,索性就在朔月的时候进山看看,顺便把山上的邪祟清理了,也算是为自己攒下一份功德。

可让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他竟然破不了山上的鬼打墙,最后还是靠黑猫来给他解围。

到了朔月那天,莫流子草草吃了些东西,随后拜别一介先生,独自上了山,临走前,一介先生将一条珍珠手链交给了他,并嘱咐他,如果在山上遇到了黑猫,就把这条链子献给它,还说这条链子是村民给猫神准备的供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