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媚尊天下 > 第四六二章 无为有处有还无

媚尊天下 第四六二章 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云书尘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恨”两个字是林香仙子刻在石头上的,那两个字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

心中无恨,说明那时的她是通情达理的人,虽然身在林香门,擅长的是用毒,可是,却也有自己的一套是非对错的观念,在这件事情上,她有错在先,所以她不怪柳亭风,当然,也因为她心中对柳亭风还是有好感的,若是一个她无比厌恶的人,就算是她有错,也肯定会怀有恨意。

既然当时的她都没有恨意,今天的恨意又从何而来呢?

穆千媚心中突然充满了疑惑,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林香仙子为什么会对柳亭风痛下杀手?事情发生的时候都不恨,这么长时间过去,何以会突然就有恨了!

深思半晌,穆千媚依然想不通,就干脆不再想。

看着柳亭风的墓碑,穆千媚不禁回想起与柳亭风相处的一幕幕往事,有一起练剑的,有一起吃饭的,有一起战斗的,有一起相依相偎的……但是,更多的,还是教他读书识字的场景,穆千媚教得很随意,想起什么就教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教科书,完全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方式。

不过,柳亭风却学得很好,因为心思单纯的缘故,他记忆力惊人,几乎是过目不忘,而且善于思考,还能举一反三,所以,他的知识储备算是很丰富,但也很杂。

想起那些画面,穆千媚突然想起,她好像跟柳亭风提过一本经典的书籍《道德经》,可是,由于时间的缘故,并没有讲完,后来忙于杂事,就把这事给忘了。

此刻无所事事,穆千媚就对着墓碑说道:

“亭风,我今天就给你把《道德经》完整的读一遍,算是给你上的最后一次课吧!”

说完后,穆千媚先让自己平心静气,然后在脑中回想《道德经》的经文内容,感觉自己进入到了一种比较空灵的状态后,才缓缓的轻启朱唇,声音舒缓而又充满韵律的开始朗诵起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穆千媚开始朗诵的时候,还是在一边回忆一边朗诵,读着,读着,她渐渐进入到了一种玄妙的境界之中,眼睛微微闭着,已经不用刻意回忆,口中发出的声音,完全顺着思绪自然而然的往下朗诵着。

她已经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也忘了眼前的一切,没有无剑山,没有茅草屋,没有坟墓,没有墓碑,甚至感觉自己也便成了虚幻。

随着她的朗诵,眼前的一切确实在渐渐的变得虚幻,先是墓碑没有了,接着坟墓没有了,再接着茅草屋没有了,渐渐的整座无剑山也都化为了虚无,一片雾蒙蒙中,只有穆千媚独自坐着,微闭着眼睛,在充满韵律的朗诵着。

随着她朗诵接近尾声的时候,连那雾蒙蒙的环境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雾一点点的变淡,直到穆千媚念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那些白雾终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周围的环境也终于变得完全清晰了,原来这就是一个山洞,正是之前桃花仙子带他们来到的那个山洞。

进入山洞之前,桃花仙子就说过,入了山洞,就会迷失到一个幻境之中,能从幻境中清醒过来的人,就算是通过了第二关。

穆千媚并没有从那种玄妙的境界中清醒过来,她依然微闭着眼睛,继续沉浸在那种玄妙的境界之中,似乎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

以前读《道德经》的时候,她只是当作一种对人生的启迪,感悟如何做人和做事,比如做人就应该如水一样,所谓上善若水,就是要善于便利万物,不与人纷争不休,有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

比如做事就应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

那时,她感觉,《道德经》就是她为人处世的人生准则,从中悟出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可是,她却很少将《道德经》与修炼结合起来,只有修炼太极的时候,会下意识的用到一些理论。

此刻,她才发现,修炼中,道德经的理论其实贯穿于修炼的始终,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修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于道。

修炼先是顺应自然,认知万物,然后才能在万物中寻找到规律,并逆向寻找万物的本质,那就是道。

因此,修炼本身既是顺应自然,又是逆天行事,若是只是简单的顺其自然的话,就是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可是,修炼却是为了提高修为,而后达到长生不老,这是违反常态的自然规律的,所以就是逆天而行。

成功者寥寥无几,可是,这却成了无数人的梦想。

不一会儿,穆千媚从那种玄妙的境界中醒过来,她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居然身处一个山洞之中,片刻的惊愕之后,她的大脑才慢慢的恢复到正常状态,原来,此前的一切,都是幻境之中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一场虚幻而已。

为什么会有那场虚幻的经历呢?

仔细一想,穆千媚就明白了,在她的两世为人中,最刻骨铭心的事情,就是她的两段感情经历,一段是叶恨秋,一段是柳亭风。

西山看枫叶,成为了她与叶恨秋最后也是最深刻的记忆,所以幻境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梦都西山。

就算在幻境里,叶恨秋最后也消失在了茫茫的红叶之中,也幸亏她是两世为人,大脑中其实有两段人生的记忆,所以她才会想起她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所以认为自己身处梦中,也才会有梦醒之时,不然,就是那一段幻境,她也无法真正的走出来。

而到了第二段幻境的时候,她就完全没有意识到那是幻境,因为她已经从梦中醒过来了,就会下意识的认为那就是真实的世界。

这时,她终于明白,她一直极力回避和隐藏的一件事情,其实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心魔,那就是林香仙子。

平时,她都会云淡风轻的和柳亭风说那件事,认为那不过是一场阴差阳错的孽缘,事情过去了,也就结束了。

可是,潜意识中,她还是非常在意的,自己深爱的男人,阴差阳错下,却与别人有了亲密的关系,她总是告诉自己,既然是一场误会,就不应该太在意,毕竟,当时的两个人,都不是有意的。

然而,内心深处,她终究还是深感遗憾的,就仿佛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上面,却有了一点点的小瑕疵,平时把玩欣赏的时候,她就刻意的回避不去看那一点点瑕疵,却不知,越是刻意回避,那瑕疵反而会刻入了她的心上。

她不用去看,眼睛是看不见了,但是却在心里刻下了更深的痕迹,天长日久,已经成为了一道心魔。

幻境中,当林香仙子出现并杀死柳亭风的时候,她有两个选择,要么杀了林香仙子报仇,要么自杀去陪伴柳亭风,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真正的入魔,杀死林香仙子,就会连柳亭风的孩子一起杀了,自然也就坠入了魔道。

自杀分两种情况,当她在西山上跳入枫林的时候,她是已经意识到自己身在梦中,所以不会真正的入魔,若是在她知道柳亭风死的时候自杀,那就是在清醒状态下的自杀,就会沉入更深的幻境之中,算是为情入魔。

很幸运,她做出了第三个选择,放走了林香仙子,自己选择活着,并且无巧不巧的选择在柳亭风墓前朗诵《道德经》,让自己在玄妙的状态中得到了真正的清明,反而走出了幻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