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封神之截教大仙 > 一百回[仙家根源 清虚之炁]

封神之截教大仙 一百回[仙家根源 清虚之炁]

作者:黄梁梦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7:24 来源:小说旗

半月过后,季禺中极戒满,于上清宫后山顶坛持授中极大戒,中极大戒二百八十六条,从言谈至修行生活,道德规仪,皆已有戒律束缚,值得一提的是,持戒之时,枣青四人依旧俱在,都已持过中极戒。

四人听闻元辰楼遭焚一事,莫不群情激愤,只觉其中定有隐情,不过也都为季禺庆幸,事闹的太大,牵扯仙人下界查探,幸亏仙人明鉴前后,为季禺澄清此事,否则受罚事小,按破戒处理是肯定的了。

几人有是五年未见,皆已有变化,或长髯垂胸,或须发斑白,不过五人却精神抖擞,全炁全神,行走动作间已然初具道意,虽无神通法术,但言谈举止也是有道全真,或言辞犀利,或能一语中的,眼光皆已略微摆脱事务本身,能直指要隘核心,显然都是有道行之辈。

相见难,别亦难,若非戒律,几人直想痛饮一番,以诉离别,奈何如今几人于观内皆是高功道人,事物繁多,直好再次互相道别,互相预祝各位好友,平静持过十三载中极大戒,再见面或许已是神仙中人。

持过戒后,季禺换过了云衣鹤敞,戴上莲花鱼尾冠,中极大戒的道箓,已经是各宫观的顶级之列,位比持戒失败的各宫掌阁主,只比方丈,主持差一筹。

莲花鱼尾冠同莲花如意观一般,皆系神仙所戴,以表此时就算季禺持戒失败,半部地仙术是少不了的,这个地仙与枣青的地行仙不同,是真正的地仙功果,炼得好了已有机会长生不死。

戴莲花鱼尾冠也表示季禺几人已经算是神仙预备了,仙缘已经到手,只是若心大些,不满足区区地仙道功,才会坚持继续持戒。

中极大戒一十三载若丝毫不差的持过,可以选择立即上碧游宫,也可以选择继续修成终极天仙大戒,持天仙大戒戴的便是莲花如意冠,以表示大罗道果,而莲花如意冠一般也是三界神圣之流才能佩戴。

只是季禺这高功道爷的威风还没摆够一天,持戒次日一早,便被老方丈派人绑到上清宫中央大道场的立柱上,旁边还绑着玉全,二人将要被绑在这里,暴晒一日,不能进半点水米。

这里来往的道人众多,往各院各房走,皆要路过这里,众道人目光奇异的低瞟着季禺,高功见多了,可在道观里被绑着的高功道长还是头一回碰见。

虽然奇怪,但一众道人还是纷纷朝季禺二人行礼,玉全羞的像鸵鸟一般把头埋在后颈,季禺则坦然自若,微笑回礼,甚至遇上相熟的道友,季禺还主动回礼攀谈。

被晒了一整天,玉全口干舌燥,无精打采,季禺依旧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时不时还找玉全聊两句。

天阳终于缓缓落下,玉全却来不及高兴,因为悲哀才刚刚开始,宫中祖师殿执律法师亲自请出祖师像下的七星鞭,朝二人走了过来。

七星鞭乃是以恶龙筋为骨,外绕龙皮缠束,是当年用来惩戒犯错仙家的,此鞭有个特性,不拘你是仙人还是凡夫,是**凡胎还是不坏仙体,抽在身上都是一样的疼,即是上清镇殿之宝,于仙人来说也算得一件法宝。

“二位道友,贫道得罪了,禀公执法,若有冒犯高道,还请原谅则个”执律道人稽首一礼,这句话泰半是对季禺所说,至于玉全不过初真小道童,还不够当执法道人大礼。

“无碍,无碍,贫道有失察之责,累使经阁大火,惊动上仙,理应受此罚,道友不必留手,务必严谨执律”玉全垂首不语,季禺却微微一笑,朝执律道人颔首回礼道。

执律道人从旁边道人端的盘子里揭开红盖布,取出三尺七星鞭,当先朝玉全走去,默念几句咒语,也不管玉全惊恐表情,一鞭斜抽下去,玉全只挨了一下,忍不住惨叫一声,垂首晕了过去,执律道人摇摇头:

“这孩子晕过去也好,通苦也能减轻些”

也不弄醒玉全,依旧是一鞭下取,疼晕的玉全只觉灵魂都在颤抖阵痛,双目睁开,大声惨叫一声,再次疼晕。

“道友这鞭子倒也奇异,打在人身,痛于人心,点人忏悔,指人了悟,而身外却无半点伤痕,玄妙,玄妙,快来吧,免得误了吉时”季禺还有心笑着与众人讨论七星鞭玄妙之处。

“道爷真个洒脱,好神仙风骨,倒底与俗类不同,那道爷且忍耐好,贫道得罪了”执律道人托着七星鞭,走到季禺身边,即是敬佩季禺风骨,也有些不忍如此高道受苦,面色复杂道。

说罢见季禺闭目靠于柱子上,颔首示意,执律道人也不再多言,举鞭挥下,“啪…”一身皮鞭入肉之声响起,季禺脸旁一抖,只绝浑身疼痛难禁,连心中紫府灵台,皆再颤抖。

见季禺虽痛,却不吼不叫,闭目不语,执律道人敬佩不已,也想快点结束季禺痛处,连着又抽几鞭,至地四鞭时,绕是季禺九牛神力之身,也被打的轻哼一声,痛得面目拧在一起。

打到第七鞭时,一直闭眼站立挨打的季禺脑袋无力一垂,歪倒在一旁,虽忍耐一声不吭,但显然也晕了过去,抗过最后三鞭。

执律道人鞭完最后三鞭,连忙把鞭子递给身旁小道,见季禺无声垂手,连忙用手探季禺鼻息,发现依旧温热,执律道人松了口气,连忙亲自把季禺解下,与几位道人抬下来,执律道人叹息道“得亏玉枢道兄体质不凡,否则打死如此高道,贫道此生心亦难安,大家帮忙把他们背到丹鼎殿修养吧”

季禺在丹鼎院,采药房整整趟了三人才悠悠转醒,辛有童儿时刻照看,灌些汤药吊命,将养半月吃了好像灵药季禺才能自家下床走动,只是略微动弹,就浑身疼痛难禁。

辛亏常与丹鼎院老道时常论道辩经,这些老道对季禺感官不错,变着法儿弄些蓬莱秘传丹丸,灵药给季禺服用,修身养神,强身壮神,就这般季也修养了半载,方才能自然走动,打拳练剑,彻底痊愈。

虽是挨了鞭打之痛,但季禺也只觉因罚得福,不仅交了丹鼎院一干道友,自身于红尘中的劫气,杂念也被彻底洗去,紫府重新仙光氤氲,灵台光芒万丈,身心快乐轻松。

刚刚痊愈不久,老方丈就传人过来寻着季禺面壁,季与丹鼎院一众高功道别,跟着道童背着包袱出了上清宫,一路走上后山,爬了约莫数里山道凹谷,进入一片崖壁之下,崖高数十丈,定上白雾缭绕,一片迷蒙氤氲,微露半边洞口。

道童儿指着崖上宫口道“道爷你看,那个就是桐柏崖,上边就是阳泉洞,也是道爷你的面壁之所,顺崖边有绳梯,可以登上去”

季禺颔首点头,道童儿领着季禺绕过白崖,顺着绳梯攀爬了数十步,登上阳泉洞,顺着丈许宽的洞口走进去,内里洞壁光滑,长数十丈,四周简朴,石桌,石床,石墩,洞里一股清流叮咚响起。

季禺走近一看,一条三尺清泉横穿而过,水上白雾蒸腾,犹如仙家神水,洞定有七个拳头大的窟窿,照澈七道日光,呈北斗排列。

“这个水名唤白阳泉,是上古仙家阳泉子与此洞修道之时,用来淬剑的,此洞也是阳泉子开辟,后来作为我上清宫面壁修行之地”道童儿解释道,随后朝季禺稽首一礼“道爷就于此面壁吧,三餐斋饭自有典造院道人自崖顶吊下,这洞中颂经修行,打拳炼剑皆可,只是面壁期间不得出洞一步”

季禺颔首同意,示意知道了,朝道童摆摆手“贫道晓得了,你自去复命吧”

“那道爷安好,小道告退”道童再次一礼,转身出洞下了桐柏崖。

季禺一人盘坐洞中,面对墙壁垂下帘,缓缓入定,感受紫府灵台中那一缕逐渐养炼茁壮的清灵之炁。

此炁为先天之本,所有生灵皆有,产自婴儿孕育,只是自人兽出生之后渐渐消散,随着人逐渐长大,心思渐多,被后天浊气所沾染,逐渐削薄蒙蔽。

此炁也是造化之基,是孕育生命,造化真如之本,自母胎生降,若此炁彻底污浊,人亦会垂老将死。

但此炁只会污浊,却不会消散,人若死去,此炁反本归源,不增不减,不多不少,径反清虚,等待下一轮生机孕育。

而持戒便是通过逐渐减少浊气的侵染,以道经,规仪,养神,存思,逐渐洗净心中尘垢,直至道心通明圆润,此炁也渐渐剥离后天尘浊,径反清虚真性。

道人也以此为长生之基本,以各类仙术丹法,谨固牢藏休泄露,直至彻藏此炁于身中,此炁不再流逝,人也自然无生无死,不老不坏。

这些随着季禺道行逐渐增高,阅读道经逐渐增多,已然明白,持戒为何用处,自然不敢懈怠,哪怕是面壁,也是仍然功课不绝,不曾少过一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