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封神之截教大仙 > 第九回[济水河中泛舟子,似水波逐浪]

待把饭蒸上,又从梁上取下肉糜,切成小块,放些油盐酱醋搁锅里炒了,话说这炒菜也是梦中学得,此时多用蒸煮熬,煎炒炸还无人用过。

季禺今番也算开了先河,与炒菜相比,只觉之前的蒸菜如同嚼蜡一般。

食过午饭,时候已至晌午,季禺思付:少君在昌邑,距此山路有数十里,树已寻得,还是赶早进城通报一番,虽只有一根,却也对得住他的赏钱了。

当下打点行装,打水擦脸洗手,弄个干净,把头发挽了个髻用竹签插上,

取了件儿左襟长于右襟的绸服,这个却是当年束发之年嫂嫂送的,一直没舍得穿,此番进城,却要穿着。

只因自五帝定伦,有夏开朝以来,征伐四夷,自有夏夷之别。

东夷,西戎,北狄皆为披发断发,衣为左衽,

而诸夏不论王公,国野百姓,皆束发右衽,把居于城邑的称为国人,而季禺这般居于乡里的称野民。

平时乡里就罢了,即要入城邑当束发右衽,以示夏人,不然在城里会被甲士当蛮夷给捕了做奴隶。

收拾完备,遂自榻下取了八贯钱,把那一缎锦绸也包了,即出了折溪,向北朝昌邑而去。

此番未但柴,步履轻疾,不足一个时辰即过了枯云涧,过了枯云涧,又有两条道,一条旱路走十八里到昌邑,一条水路走济水二十八里到昌邑青水渡。

季禺如今不差钱儿,自是阔绰的走水路,顺道打算看看兄嫂去,即到枯云涧渡口寻船。

正值春分,济水两岸草木青青,水面碧波荡漾,午时,太阳虽烈,却也有几艘小蓬船靠在岸边儿。

季禺见岸边林下又个茶棚,围坐了几个戴着斗笠的,遂几步走进道“几位可是梢公么?劳烦渡我一渡”

几个戴斗笠着粗布的见季禺一身锦衣不敢怠慢,当中一人忙起身道“不才正是这济水摆渡的,先生是往昌邑去么”

季禺见这人面色黝黑似碳,一脸络腮须若豪强,国字脸貌忠厚,倒不像俗类“正是要去昌邑,要多少钱,几时能走?”

这汉子笑道“正值春汛,河泛水涨,乘船的人少,须等人齐了走先生若不急,明日一早八个钱”

“若是有事,现在走也成,只是空船到清水得四十钱,”

季禺如今腰缠八千大钱,只觉这点儿如牛毛般的,也不还价即道“船我包下,现在就走”

那黑汉一看,这锦衣先生果是个阔绰的,忙道“好好好,请先生随我来,”

季禺随这黑汉进了艘稍大的乌蓬船,这个长约二丈五六,宽三四尺,中间一竹席左右圈了个客棚。

黑汉拿了个丈许长的竹竿,把船撑出渡口,见季禺出手阔绰,有意结交,即向季禺攀谈道“小的叫白青,在这济水撑船十余年了,先生是南边儿楚江氏来的么?”见季禺摇头遂又道“那是防风氏?”

昌国以东南为防风氏九国,宗主国为徐国[徐,越,吴,江,为四百乘之国]

西南乃楚江氏三国,宗主为楚国,楚,荆,滇,五溪族,楚江氏地域最广,却人口最少,境内异族众多。

正南是三苗氏百族,三苗也有百洞,千寨,部众不下百万,却互不统一

白青疑惑这个束发右衽的先生,总不能是三苗来的吧。

季禺见这白青似是个话痨,只好道“吾也是昌国人,自青岭乡来的,你即姓白,想是枯云涧白家的吧,吾叫季禺”

白青一顿,转过身打量着季禺,目露疑惑“你是折溪卖柴那个?”这回连先生都不喊了

季禺洒然笑道“正是不才闲人,折溪山中樵子”

白青愕然,啥时候砍柴的都这般有钱了,着锦衣,包蓬船,转身继续撑起竹蒿道“你是不是还有个兄长唤作伯苍?在青水渡开船行的?”

季禺疑惑道“你们认识?”

白青翻了翻白眼“怎的不识,你大兄在青水渡黄家上门,得了数艘大小舟楫,常在济水两岸泛舟捕鱼。

手下有十好几个梢公,在三百里水道闯下好大名声”

季禺对水上什么的,实不感兴趣,往日只知大兄人脉很广,从小也是个浑不吝的孩子王,还会些武艺。

其犹善水上功夫,还有个浑名儿叫水鹞子,也就是说他泛舟时能如鹞鹰捉鸡一般,一头下水,能凭空捉鱼起来。

后来在青水黄家上门,黄太公走后,得了黄家家产,这些年来夫撑舟楫,妇织锦缎,弄得家底儿好生兴旺,又添了数艘大柯。

两人一路说着话,泛舟而上,虽是逆水而行,这白青的撑船技术着实不赖,说是二十里水路,却比岸上旱路快得多了。

约莫走了一个半时辰,日头稍微偏西,即到青水渡靠岸。

这清水渡可不比枯云乡,渡口舟来舟往,靠渡口停着的都有百十条船。

清水也是个大乡,且接连黄河,南抵济水,因这一段儿河宽百十丈,且时长澄清,遂叫清水。沿河十五里有二百余户人家,家家会水。

并乡中七十余户,共有两千余丁口。

季禺结钱上岸,见码头街道两旁有百十家屋子,只一条街两百来步。

随即走到一家顶上铺了青瓦的院子,见院儿门敞着,即走进中堂,见两个垂髻小儿穿着黄肚兜儿,正在院里面耍泥巴。

季禺悄悄走过去,把蹲着的那个小的一把抱起,逮着光腚,弹了一把牛子,对大点儿的说“黄鱼儿,半年不见,怎的你小子还在撒尿和泥巴耍哩”

另一个大点儿的,见了季禺忙跑到偏屋织房门口叫道“阿娘,阿娘,山里的那个二叔来咧”

抱着的这个小的才两岁,连话都不会说几句,见季禺把他抱起,缩腿儿伸手,咿咿呀呀得直要下来。

偏堂闪出一妇人,盘云髻,黄罗裙,面颊有些泛黄,人还未出,声已传至“是叔叔来了么,今天怎么有闲空过来,可吃了晌午?快进堂屋里坐”

季禺见黄氏出来,忙放下孩子笑着说“嫂嫂,我大兄在屋里没?我有喜事要与你们讲”

黄氏领着季禺进了正屋,摆上蒲团案几,道“你兄长早上出舟去了,得傍晚才回来,你有甚喜事儿?走累了罢,我去把饭菜蒸上”

季禺道“不累,我乘舟过来的,我蒙少君所命,已寻到了宝树,少君曾说要封我为下大夫,如今不仅算国人,且还要当官了”

遂把寻树一事给嫂嫂讲了,只是减去了霁云公的事,只说是自家苦寻的。

黄氏得知亦是大喜“叔叔你将得官身,吾亦心喜,待你兄长知晓你这般出息,得高兴成什么样咧”

季禺又取下背囊,把钱取了七贯,并锦绣一缎递到黄氏手中,“嫂嫂,这都是少君赏赐的,这些你拿去,我之前于山中多靠你们接济,莫要推辞,就当是给小侄儿的。

这一缎布,你可以给你们家做件儿新衣,还要劳烦嫂嫂与我也做件衣赏”

黄氏推辞不过,见季禺孝顺兄嫂,执意要给,只得接下。

黄氏忙让季禺安坐,她即出门采买瓜果菜蔬,豕肉,说要做几样好菜给季禺庆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